7月7日
“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
聚焦支點建設持續改進提升營商環境”
第二場新聞發布會舉行
介紹我市
“強化數字賦能
打造智慧高效的政府服務環境”
方面相關情況
并回答媒體記者提問
市政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光興晟介紹全市“強化數字賦能,打造智慧高效的政府服務環境”方面相關情況。他說,政務服務指標是衡量營商環境優劣的18項核心指標之一,提升政務服務質效,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一環。近年來,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始終將強化數字賦能作為核心驅動力,致力于打造智慧高效的政府服務環境。2024年以來,我市相繼榮獲“2023—2024年度中國新型智慧城市(SMILE指數)百強縣”稱號、2025數字中國數字城市人氣獎、“政務服務數字地圖”改革試點先行區等國家級、省級榮譽10項。
光興晟說,提質增效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大力推行“三化”建設,實現“線下跑”“分頭辦”向“線上辦”“協同辦”轉變。大力開展“四減”工作,政務服務事項的時限壓縮比率達91.09%,事項即辦件比率達81.47%,行政許可事項時限壓縮比率全省最優。著力推進“五辦”提能,在全省率先推行“一窗通辦”改革,夯實“一網通辦”支撐,建成“鄂匯辦·仙桃旗艦店”,“1+8”城市圈通辦事項增至1000項,與10省23個市縣簽訂合作協議,辦理跨域辦件16萬余件。數字賦能著力打造“政務服務數字地圖”。推動政務服務全生命周期數字化轉型,目前已對接全市37個部門政務服務職能,完成全市2000余個政務服務事項精細化梳理,“全程網辦”比例達98.3%,“最多跑一次”100%覆蓋。大力推廣“暗標盲評”新模式,啟動評標環節快速糾錯機制,全面推行“評定分離”改革。建成全省首例全信創政務云與全國產化架構的電子政務外網,全省直管市中首個完成DeepSeek接入,構建三級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治理體系。
在回答記者問時,光興晟介紹,“政務服務數字地圖”集成五類便民服務,提供從找事項到辦事項一站式便利服務。群眾進入地圖后,可選擇就近辦事大廳,搜索需辦業務,點擊“事項門牌”查看事項基本信息;遇到疑問,能與“仙小桃”AI智能機器人實時互動,獲取全天候答疑;了解信息,登錄即可進行業務線上辦理;線上辦理遇困,點擊“視頻幫辦”接入人工坐席,通過視頻一對一指引完成業務辦理。若選擇線下辦理,通過“預約取號”選定時間,攜帶證件前往大廳即可辦理。
在“信用+”應用場景方面,我市針對中小微經營主體采取了哪些措施來優化經營環境?市發改委一級主任科員郭夢凌介紹,深化“信用+監管”,打造“無事不擾”環境。推行“非必要不檢查”,實施“無感監管”優先,落實包容審慎監管,暢通信用修復渠道,以良好信用換取寬松友好監管。拓展“信用+激勵”,釋放“信用有價”紅利。為信用良好主體開設行政審批“綠色通道”,提供優先辦理、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等服務;推廣“信易貸”模式,推動金融機構將信用評價融入信貸流程;重點支持信用良好主體參與“長江質量獎”“湖北精品”等政府主導的品牌培育和評選活動,在商標注冊培育、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提供精準幫扶;在政府組織的各類評先評優、示范創建、項目申報等活動中,將信用狀況作為重要的正向評價因素予以考量。
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松介紹,“批供合一”與“掃碼出圖”兩項改革有效破解困局,提升質效。“批供合一”聚焦“三個重構”:重構服務模式,提前介入選址指導與政策咨詢,聯合踏勘一次性核清土地關鍵信息;重構數據流程,創新“數據把關+容缺受理”機制,將原供地多環節嵌入征地報批階段同步辦理;重構審批模式,聯動發改、生態環境等多部門并聯辦理,整合科室職能推行“一組卷多聯審”。改革實現了“減環節、減時間、減資料”:審批環節深度整合,將15項并行辦理,32項審批環節減為18項;供地方案與征地資料同步報批,通過系統聯動、信息推送、證書快速核發,批準供地用時共減少25天以上;利用二維碼精準指引要件、線上實時互動解疑,批地供地材料一次提交,實行共享。“掃碼出圖”推行 “一套圖”全程管控,以“一碼通圖”和“檔案自動移交” ,構建全周期數字閉環,破解圖紙管理碎片化難題。改革體現了“服務效能躍升、管理質效躍升、企業體驗躍升”:系統覆蓋248個項目的全部圖紙,企業申報審批效率顯著提高;完成了57個在建項目圖紙自動歸檔,提升資料管理質效,助力項目推進與信息追溯;仙桃書馨雅苑等項目已實現現場“掃碼”獲圖施工,為項目高效推進提供便捷。
在優化營商環境、服務民生方面,燃氣領域推出多項創新舉措并取得顯著成效。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良平介紹,推行“極簡審批”,將用戶從報裝申請到預約上門踏勘時間壓縮至0.5個工作日,進場施工不超3個工作日;構建“線上線下融合”服務矩陣,線上實現報裝全流程線上化,線下在政務中心設立“水電氣聯動報裝”專窗,節省群眾和企業時間成本。近兩年全市年供氣量均突破1.4億立方米,西氣東輸“忠武”線仙桃分輸站及遷建配套項目等多個氣源項目投產形成雙氣源互補,燃氣管道城鄉互聯互通;采用“人防+技防”,燃氣管網網格化管理,建成燃氣GIS地理信息系統等多項智能系統,安裝942套燃氣閥井智能感知設備,推動燃氣安全治理向事前預防轉型,提升燃氣本質安全水平。
聲明:本公眾號未標明原創的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交流學習之用,不用于商業行為。如有侵犯了企業、媒體、公司、個人的知識產權,請聯系刪除。本公眾號發布的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來源:仙桃日報、仙桃電視臺
責編:周方婷
編審:宋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