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萬座位空蕩蕩,東亞杯首戰雖大勝中國仍難掩“票房慘淡”尷尬
據韓媒CBS報道,比賽開始前10分鐘,從媒體席望向觀眾席的景象,令人驚訝。
2025年東亞足球聯盟(EAFF)E-1錦標賽(東亞杯)在韓國拉開帷幕,但現場氣氛卻顯得有些冷清。
7日晚,本屆賽事的揭幕戰在龍仁市的米爾體育場舉行,韓國隊以3比0擊敗中國隊。然而,現場觀眾人數僅為4426人,與可容納約35000人的球場容量形成鮮明對比,看臺上隨處可見大片空位,場面略顯尷尬。
這是自2019年以來,東亞杯時隔6年再次在韓國舉辦,原本被寄予厚望,但實際票房成績卻堪稱慘淡。更令人唏噓的是,從現場來看,甚至能一眼看出中國球迷的人數明顯多于主隊支持者。
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是球場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米爾體育場地處郊區,遠離主要商業區,公共交通選擇有限。尤其是唯一的軌道交通——輕軌列車車廂狹小、擁擠,引發不少球迷抱怨。
來自首爾江北區的金某(53歲)乘坐大巴前來觀賽,他感嘆:“整整花了3個小時。我知道這里很遠,但第一次來的觀眾肯定都懵了。”
來自仁川延壽區的權燦會(30歲)則表示:“我開車過來用了兩個多小時,而且體育場根本不能停車,只能聽從警察指揮停在路邊走過來。”
家住龍仁的金烈(45歲)也表示理解:“附近交通確實不太方便,我看不少人都是把車停在周邊停車場再步行過來的。”
本次賽事屬于A級國際比賽,但由于不在國際足聯規定的國家隊比賽窗口期內,因此無法征召海外效力球員。韓國主帥洪明甫此次僅召集了23名K聯賽球員和3名J聯賽球員組成26人大名單。
對于一些本土新星來說,這本是一次難得的展示機會。例如中場金奉洙(大田市民)就在本場比賽完成了A級賽首秀。然而,缺少孫興慜(托特納姆熱刺)、李剛仁(巴黎圣日耳曼)、金玟哉(拜仁慕尼黑)等海外明星球員,也讓許多球迷失去了觀賽熱情。
去年10月,同樣是這片球場舉行的世界杯亞洲區第三輪預選賽對陣伊拉克的比賽時,由于大部分海外球員歸隊,現場曾涌入3.5萬名觀眾。相比之下,如今的冷清場面更顯落差。
“6年前也是這樣,當時海外球員沒來,人氣自然就低。”一位接受采訪的球迷感慨道。
此外,當天炎熱的天氣也影響了球迷的觀賽意愿。幾乎所有受訪者都異口同聲地表示:“太悶熱了!”比賽開球時間為晚上8點,此時氣溫達28攝氏度,體感溫度高達30度,濕度達到80%。
盡管如此,韓國隊還是憑借一場干凈利落的3比0勝利迎來開門紅。接下來,他們將在7月11日迎戰中國香港隊,15日再對陣日本隊,同樣在這座球場進行。如何在后續比賽中挽回人氣,將成為擺在主辦方面前的一道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