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群會吃掉冬眠的熊嗎?一位60多歲的森林守護員表示:80%的人不知道,熊冬眠不是因為冷,也不是因為困,而是因為不容易找到吃的,碰到冬眠的熊,最好別靠近。
2021年,一場熊狼世紀大戰開始,棕熊正在搜尋野狼的蹤跡,森林地形復雜,卻沒有成為熊的阻礙,反而成為熊的助力,在狹小地形,沒有動物能對熊產生威脅,即便是東北虎也不行。
突然熊找到了一個土坑,目測一米多深,洞口極其狹窄,隱隱約約能聽到狼崽的嚎叫,毫無疑問這是一處野狼窩,周圍的成年狼不斷嚎叫,期望能把熊趕走,可熊似乎打定心眼要把這出狼窩給刨開,絲毫不在意成年狼的號角,甚至毫無顧忌的把自己的后背漏給野狼。
沒多久,狼窩里的幼崽變成成年熊的獵物,大半天的時光,熊終于走了,只在原地留下一張張帶血的皮毛,成年狼只能留在原地悲戚的哀嚎,哪怕是麻雀也受不了這樣的號角,可即便是這樣,也沒有狼敢對熊繼續追擊。
成年熊對歐洲狼來說是天敵,是他們不敢下手的對象,在春夏秋季節也就巴拉,熊在這些時間段攻擊性極強,堪稱叢林一霸,跟老虎是王不見王,既然如此,狼為什么不選擇在熊冬眠的時候像熊報仇,一雪前恥。
不是狼不想報仇,也不是狼太過慫,哪怕是熊睡著,依舊是狼無法匹敵的對象,這又是為何?
進入冬季,食物短缺,像熊這樣龐大的猛獸,主動攻擊很難捕殺獵物,因此他們必須在秋季貼秋膘,讓自己的身體充滿脂肪,力求一個冬天不進食也餓不死,而冬眠是最有效降低熊身體消耗的行為。
但狼并不需要冬眠,他們行動敏捷,即便是在冬季,也能找到食物,繁衍種群,往往一個冬天,他們的遷徙路線甚至能夠橫跨整個地區,他們棕白色的毛發能夠為他們的捕獵提供絕佳的偽裝,沒有敵人會想到,有狼群正在悄悄靠近他們,等到狼群群起而攻之的時候,獵物只有殞命當場。
狼是睚眥必報的動物,但凡是有動物招惹到狼,必將迎來他們的襲擊,但熊除外,倘若忽略熊的身體笨重,無法進行長距離奔跑,毫無疑問他是最適合生存在冬天的動物。
狼不敢欺負熊,原因有三,對熊而言,不把狼放在眼里,對狼而言,都是劣勢。
熊在冬眠之前,會給自己準備棲息之地,有山洞,或者刨土坑,亦或者樹洞,樹洞的優勢在于,洞口狹窄,熊的身高較高,能輕松躲進去,而像狼這樣的動物無法通過洞口進入樹洞,山洞在大雪的作用下,會把熊的蹤跡覆蓋的完完全全,土坑在寒冷天氣會變得極為堅硬,狼很難刨開。
即便是刨開,熊依舊有很大優勢,狼的身體并不適合貼秋膘,不如熊膘肥體壯,無論是進攻還是襲擊 都無法對熊造成有效的傷害,況且熊還能依靠洞穴無論狼從哪個地方進攻,熊都能保證后背不被狼襲擊。
但狼反而要冒著風險去攻擊熊,此消彼長,狼很容易筋疲力盡,在冬天,失去精力就意味著凍死,找不到食物的他們,反而會成為熊的獵物。
當然不缺乏體型較小的熊被狼追著走,但熊的腳掌天生就適合在雪地里行走,厚實的腳掌,緊貼地面的肚皮,讓熊行走的蹤跡被大雪完美覆蓋,但狼就不行,它們的爪子太過細長,在漫漫大雪中,很容易陷進雪里,導致他們行動困難,更別說追擊熊。
即便是群狼在同心協力下把熊逼到了死角,熊依舊可以憑借皮糙肉厚鉆進更加茂密的叢林里,這天然限制了狼的奔走,更無法對熊形成合圍。
總結下來就是,熊攻擊狼才是正常的生物法則,而狼攻擊冬眠的熊只會使它們損失殆盡,不僅對狼群的成長無益,反而容易成為熊的獵物,當然,這是放在歐洲來講,在北美洲,視野開闊,叢林稀少,熊的體型較小,還是很容易被狼群圍剿,但那又是另一種說法了。
信息來源:《北美熊類研究》《西伯利亞野生動物觀察記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