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阿拉斯加一片荊棘叢林中。兩只餓狼追逐著兩頭駝鹿母子。
急急慢慢,跑跑停停。兩只狼已經追殺這對駝鹿母子兩天兩夜。它們的目標是小駝鹿,但還沒得手。
狼是追擊型殺手,駝鹿是長跑冠軍。有幾次小駝鹿遠遠落在母親身后,兩只狼如箭飛速追上。生死關頭,母駝鹿返回,砰砰兩腳,把兩只狼踢出幾米遠。
兩只餓狼鍥而不舍。半途而廢不是狼的性格!正當兩只狼發起最后追殺之際,母駝鹿卻帶著小駝鹿呲溜一下子,鉆進了前邊的一大片荊棘林!
兩狼大樂:正合我意!用不了多久,荊棘林就會把小駝鹿刺得遍體鱗傷,那時候,看你往哪里躲?
然而,駝鹿母子竟如鉆入安全之境。
★阿拉斯加花肚駝鹿
這是阿拉斯加經常上演的狼追駝鹿的特殊故事。因為有了狼追殺,才有了“花肚皮駝鹿”!
讓我們回到現場:荊棘叢不高,但卻正是小鹿肚皮的高度。母鹿縱步飛越,小駝鹿只好忍受著荊棘不斷刺破肚皮。一趟剛剛過去,小駝鹿的肚皮已經鮮血淋漓。
兩狼無法忍受小駝鹿肚皮上鮮血氣味的誘惑,卻不敢進入荊棘林追趕。剛剛繞到荊棘林的那邊,不料母鹿又帶領小鹿掉頭鉆回荊棘林。
傳說,這是阿拉斯加經常上演的狼追鹿躲的現實場景。餓狼追殺不停,母駝鹿就不離開荊棘林半步。小駝鹿懼怕餓狼追殺,也怕停下來肉疼,只好在荊棘叢中不停地跑來跑去。
據說,阿拉斯加的母駝鹿似乎都把荊棘林當成了小駝鹿的避難所+花肚皮訓練場。一旦發現有狼追殺,立即帶著小駝鹿逃入荊棘林中。借此機會,對小駝鹿一舉兩得。若沒有狼的追殺,小駝鹿是無論如何不肯跟著母親進入荊棘林,把自己好端端的肚子,刺成花肚皮的。
阿拉斯加的故事說,如此反復穿越荊棘林,小駝鹿肚皮上舊疤未愈又添新傷。天長日久,因肚皮上傷痕累累,肚皮上的毛發就形成了一道道燦爛的條紋。
這就是阿拉斯加駝鹿中的的一個特殊品種——花肚駝鹿。
★兩只狼盯上了湖畔的小駝鹿
嗚汪!嗚汪!兩聲狼嚎,凄厲,冷凜,在湖畔回響。
兩只高大健壯的餓狼,盯上了湖畔的小駝鹿。這兩聲嚎叫,純粹是為了向母駝鹿示威,向小駝鹿施壓。
母駝鹿抬起頭,看看不遠處的兩只狼,噴了一口鼻息,并無畏懼之感。憑你們體重不超過70公斤的小個子,還想打駝鹿兒子的主意?癡心妄想!
母駝鹿很自信,自己肩高1.9米,體長2.5米,體重超過500公斤,四條修長健壯的腿,一腳就可以把狼踢出最低5米遠。
即便是小駝鹿,現在也已經體高1.2米,體重超過150公斤!一旦跑起來,最低時速50公里,你兩只癩狗一樣的狼,能追得上嗎?
兩只狼被母駝鹿的自信氣壞了。雖然阿拉斯加的駝鹿個頭碩大,但是沒有不害怕狼的。因為狼是所有食草動物的殺星!
母駝鹿見兩只狼虎視眈眈,始終盯著小駝鹿不放,立即昂首朝著兩只狼追來。
狼赫然看見,這只敢于主動沖擊自己的母駝鹿竟然是“花肚皮”!
狼界傳說,阿拉斯加有種花肚皮駝鹿,最不怕狼,難道讓自家遇上了?怪不得它敢于蔑視狼呢,因為“花肚皮駝鹿”特別善跑。現在,且不管它花肚皮如何,捕捉小駝鹿要緊!
兩只餓狼配合默契,靈巧地躲過花肚皮母駝鹿的追擊,分頭朝著小駝鹿撲去。
★長途追殺,是狼的拿手好戲
兩狼突然發現,僅有一歲多點的小駝鹿竟然也是花肚皮!但事已至此,管它花不花的,吃到肚子里再說。于是兩狼一個前后夾擊,向小駝鹿撲來。
此時,母駝鹿騰騰兩個縱躍趕過來,騰身一個前蹄飛踹,便把一只狼嚇了個趔趄。另一只狼躲避母駝鹿后腿飛踢的時候,小駝鹿騰空一躍,趁機從兩只狼的頭頂躍過,跑到了母駝鹿的身邊。
母駝鹿得意地乜斜了兩只狼一眼,帶著同樣是花肚皮的小駝鹿向著遠方叢林荒山跑去。
兩只狼不但不懊喪反而興奮。狼獵殺比自己高大的動物,最怕的是對手和自己對峙。因為一旦對峙起來耗時費力,獵殺的對手的機會極少。如果對手主動跑起來,則正中狼之下懷。
狼是追殺的能手。只要你跑,狼就會在后邊不緊不慢地追。盡管你的時速超過五六十公里,但是狼從來不擔心。因為你總有慢下來的時候。只要你慢下來,狼就會立刻追上你。
你還沒緩過勁來再跑,狼又追上來了。狼的耐力最強,同樣的速度,一口氣最低能追出20公里。你說誰能熬得過狼的窮追不舍?
美國黃石公園的狼慣用此技追捕強壯的野牛。
中國可可西里的狼群,關于用此策追殺剽悍的野牦牛和矯健的藏野驢!
★小鹿疲憊,是狼的得意之時
前頭的花肚皮母駝鹿和小駝鹿一口氣跑出了幾公里,剛想喘口氣兒,吃點東西,可是不緊不慢的兩狼如跗骨之蛆,又追殺了上來。
小駝鹿雖然是花肚皮,但畢竟年齡小,體力弱,有些疲憊,而母駝鹿卻依然精神抖擻,把小駝鹿看護得緊緊的。兩只狼知道火候不到,于是繼續追殺。
經過如此三番五次地追蹤,小駝鹿終于腳步蹣跚了,時常踉踉蹌蹌地似要跌倒。而母駝鹿毫不放棄,總是護衛在小駝鹿身后,讓兩只狼毫無下手之機。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小駝鹿終于力氣殆盡,撲通一聲跪地不起。母駝鹿回頭瞅瞅兩只狼,有些著急地用嘴巴不斷地拱動小駝鹿。小駝鹿試圖爬起來,但是總不能如愿。一次次爬起又一次次跌倒。母駝鹿只好放棄催促,冷靜地站在小駝鹿身邊,斜眼瞅著兩只餓狼,看它們還有什么花招。
敵變狼變。兩只狼立即改變戰術,合力攻擊母駝鹿,讓它顧前不顧后,自身難保時,再對小駝鹿一口斷喉。然而,母駝鹿胸有成竹,以不變應萬變。它緊緊護衛著小駝鹿,對兩只狼的前后夾擊后踢前踹,蹄無虛發,不久反倒把兩只狼累得狼狽不堪。
須臾,小駝鹿恢復了力氣,昂然站立起來,在母駝鹿的帶領下,再次踉蹌前行。兩狼大喜,只要走起來,就不難留下被獵殺的機會!
★駝鹿母子竟然鉆進了荊棘林
前邊是一片低矮的荊棘林,長滿了整個山坡。荊棘林灌叢只有一米多高,灌木叢枝枝杈杈上都長滿了尖銳而堅硬的棘刺。放眼望去,幾乎每棵荊棘的每根尖刺上都掛著不同顏色的簇簇毛發。不用說,那是從鉆入荊棘叢的野獸們身上掛下來的。此地真個是:要想從此過,留下毛發來。
荊棘枝杈韌性大,路過的野獸根本不能弄斷它,反倒被留下了一朵朵毛發。更可怕的是凡是路過荊棘林的野獸,都被棘刺劃得鮮血淋漓,痛不欲生。
兩狼早知道這片荊棘林是禁地,所以一到林邊立即止步。
但狼卻想不到母駝鹿竟然帶著小駝鹿毫不猶豫地鉆進了荊棘林!
兩只狼知道,凡是誤入荊棘林的動物只有兩個結局:第一,因怕疼而死在荊棘林中。第二,寧可身體被棘刺掛爛,也要沖過荊棘林!
★花肚駝鹿,就是這樣煉成的
母駝鹿的花肚皮早已證明,它就是后者!現在,它帶領著小駝鹿毫不猶豫地沖進了荊棘林,而荊棘竟然對它的身體無可奈何。因為荊棘只能刺到它的腿部!
小駝鹿身體沒有長成,荊棘的棘刺正好密集在它的腹部。
一旦跑動起來。萬千荊棘只能刺破它的肚皮,弄得疼痛難忍,鮮血淋漓。
兩狼見駝鹿母子已經誤入荊棘林,立刻高興得兵分兩路。一狼在這頭追殺,另一狼迅速轉到荊棘林的那一邊埋伏好,專等駝鹿母子跑過來,一個突兀殺出,準打母駝鹿一個措手不及,然后趁機把小駝鹿一口斷喉。如此,大功告成!
母駝鹿帶著小駝鹿昂然跑到對邊林緣時,一狼突然殺出,張開大口快速地朝著小駝鹿的脖子咬去。沒想到母狼一個前身騰空,兩只前蹄驟然落下,對準那狼的腰脊踹下。那狼見危險到來,急忙躲避。
母駝鹿趁機把小駝鹿弄回頭,重新朝著來時的方向逃去。
★荊棘林,是小駝鹿的長跑訓練場
不久,又有幾只狼把一對駝鹿母子追進了荊棘林。狼把荊棘林四面圍定,兩只駝鹿母親只好呆在荊棘林中,高抬頭顱,冷靜地觀察著荊棘林周圍的狼群。
小鹿不敢停下身體,一停下來,尖銳的棘刺就會從早已劃破的傷口中刺進身體,疼不堪言。因此它們只有不斷地跑。久而久之,傷口的皮痂越來越厚,就形成了長長的不規則的條紋狀,最終成了母親那樣的花肚皮。
如此代代傳承,母駝鹿一旦做了母親,就會借助餓狼的追殺逃進荊棘林,再把自己的孩子,借助棘刺,培養成善于逃跑的花肚皮。
大自然的造化,就是這么神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