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后,黃淮、江南等地將迎來兩輪極端天氣。
頭一輪是大范圍持續高溫。黃淮、江淮、江漢、江南大部,最高溫37-39℃。吐魯番、山東西南部局地,可能超40℃。
玉米曬蔫了,辣椒曬焦了,西瓜藤也蜷成一團。后一輪是暴雨“接棒”。
7月9日起,浙江東部、四川東部先下大暴雨。
100-180毫米雨水,地里積水怕是要漫過田埂。轉天內蒙古、陜西、浙江中南部等地,暴雨還會“加碼”。
100-200毫米雨,剛曬裂的土又要泡成泥。
北邊也沒閑著。新疆南疆盆地7月9日有5-6級風,沙塵可能再“溜達”一圈。
去年這時候,河南老張家的花生地,就是高溫曬死苗,暴雨又漚爛根。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今年這熱得比往年早。氣象站說,7月上旬高溫日數比常年多3-5天。種大棚的王嬸急得直搓手:“遮陽網剛換的,水泵還沒修呢。
”更愁人的是“兩頭夾擊”。高溫時作物需水多,暴雨一來又怕澇。
去年安徽某縣,3萬畝玉米就因“先旱后澇”減產兩成。有老農說:“以前看云識天氣,現在得盯著手機看預報。”可有些老人不會用智能設備,子女得幫著多留意。
農業專家提醒:高溫天別正午澆水,暴雨前清溝排淤。“地是莊稼人的命,可這天氣越來越‘任性’。
”村里的李大爺蹲在田邊嘆氣:“前年雹子砸,去年旱,今年又來這一出。
”也有積極的:“咱村剛修了灌溉渠,說不定能扛過去。
”但有些地塊,排水渠還是十年前的,不知道扛不扛得住。這天氣,考驗的不只是莊稼,還有咱們的應對本事。
您家地里準備得咋樣?評論區聊聊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