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被盟友插刀:日本"遺憾",韓國"認栽")
文 觀察者網 劉程輝
當地時間7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陸續公布對多國設定的新稅率,日本和韓國分別被征收25%關稅。韓國稅率與4月初宣布的一致,日本稅率則提高了1個百分點。外媒普遍解讀稱,這是特朗普進一步向日本和韓國施壓的最新動作,也是做給其他國家看的。
《日經亞洲評論》7月8日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說,日本是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盟友,不太能理解特朗普為何會以此方式威脅征收關稅。另一名學者也表示,特朗普對日韓這兩個美國最親密盟友提高關稅令人失望。
對于美方此番進一步施壓,日韓反應溫差明顯。日本首相石破茂直言“非常遺憾”,強調日本政府“沒有輕易妥協”。韓國政府則解釋說,新政府上任伊始導致談判時間有限,還將推動自身改革以減少對美順差。
特朗普一邊施壓,一邊留下空間
特朗普7日簽署行政命令,將所謂“對等關稅”的生效日期延長至8月1日,而非原定的7月9日。
特朗普還從當天開始致函尚未接近達成關稅協議的貿易伙伴,從8月1日起,美國將大幅提高關稅。路透社形容,這標志著美國在4月初發起的貿易戰又進入新階段。
消息公布后,美國股市出現下跌,標普500指數收跌約0.8%,為三周以來最大跌幅。日本汽車制造商在美股上市的股價明顯下挫,豐田跌4.0%,本田跌3.9%。美元兌日元和韓元大幅上漲,顯示市場對貿易緊張局勢的擔憂加劇。
過去三個交易日美股表現(《華爾街日報》制圖)
目前已有14個國家收到特朗普的通知函,這些信函一方面暗示還有談判空間,另一方面則警告對方,如果采取報復行動,美國將“對等加碼”。
在“真相社交”平臺上,特朗普發布了他寫給日本首相石破茂和韓國總統李在明的信,表示將從8月1日起對日本和韓國的進口產品征收25%的關稅。
在這兩封內容幾乎完全相同的信中,特朗普表示,新關稅將獨立于各類行業關稅,如汽車、鋼鐵和鋁關稅,也就是說不會與此前公布的行業關稅疊加。例如,日本汽車的關稅仍為25%,而不是在原有25%的基礎上再加25%變為50%。
他說:“請理解,25%的稅率遠遠低于消除我們與貴國之間貿易逆差所需的水平。”
特朗普同時警告,“如果你們決定提高關稅,那么無論提高多少,都將疊加在我們25%的稅率之上。”
特朗普也給了日韓一些回旋余地,以便8月前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在信中表示,如果對方愿意開放市場并取消對美國的關稅壁壘,美國或許會重新考慮這一決定。
“如你所知,如果日本(韓國)或貴國境內的企業決定在美國境內建造或生產產品,我們將不會征收關稅,事實上,我們將盡一切可能快速、專業、常規地予以批準——換句話說,只需幾周時間。”特朗普寫道。
日本“非常遺憾”,韓國“加快進程”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溫迪·卡特勒(Wendy Cutler)表示,特朗普對兩個美國最親密的盟友提高關稅令人失望,但仍有機會通過談判取得突破。“雖然這個消息令人失望,但這并不意味著一切已成定局。”
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馬修·古德曼(Matthew Goodman)告訴《日經亞洲評論》,日本是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盟友,不太能理解特朗普為何會以此方式威脅征收關稅。
“唯一讓人寬慰的是這只是信函,還沒有真正執行關稅。8月1日前仍可能達成談判解決方案。”古德曼說,特朗普選擇推遲7月9日的關稅執行,部分原因在于避免金融市場劇烈反應,“一旦發生這種金融動蕩,許多美國公司和他的部分支持者會很不高興”。
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展示特朗普發出的信函
據韓聯社8日報道,針對特朗普的征稅計劃,韓國總統府計劃于8日下午召開緊急對策會議。韓國總統府表示,將于當日13時30分就韓美通商問題召開相關部門對策會議。
此外,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當天也表示,“為盡快消除不確定性,我們將在剩余時間內加快與美方談判進程,爭取達成互惠的談判成果。”
產業部稱,新政府成立不久,本著國家利益優先的原則同美方就關稅問題展開了談判,但因時間有限,難以就所有議題達成共識。美方新舉措意味著美方暫緩征收對等關稅至8月1日,將在剩余時間內加快談判進程,力爭達成互利共贏的談判成果,盡早消除關稅問題引發的不確定性。
產業部還提出,將推動國內制度改革,并優化監管體系,以減少美國對韓貿易逆差。
另據日本東京廣播公司報道,日本政府8日召開關于美國關稅措施的綜合對策總部會議,商討應對方案。石破茂在會上對美方措施作出回應。
石破茂稱,“對美國宣布將加征關稅表示非常遺憾……日本政府在困難的談判中沒有輕易妥協,說出了應該說的訴求,保護了應該保護的事物。”他還稱,關稅實際生效日期是8月1日,這就代表著談判期限延長,將繼續與美國進行協商。
特朗普早前多次抱怨日本沒有從美國進口足夠的汽車,而對于進口美國大米這樣“一個簡單的要求”,日本都拒絕接受。他說:“在貿易方面,他們非常不公平,那些日子已經過去了。”
《日經亞洲評論》稱,特朗普威脅要將對日關稅進一步提升,意在向日本施壓。一位白宮官員7月2日透露,特朗普政府已決定擱置與日本的談判,而將優先與包括印度在內的其他貿易伙伴進行談判。
圖為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視頻截圖)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對美關稅談判主要負責人赤澤亮正6月下旬赴華盛頓參加第七輪關稅談判期間,沒有見到美國財政部長、貿易談判負責人貝森特就空手而歸了。日本政府堅持要求完全豁免汽車關稅,而美方一再表達出要保留汽車關稅的態度,以及其對日本貿易逆差的不滿,使得雙方談判更加艱難。
談判期間,日本政府多次呼吁美國全面豁免汽車關稅,同時表示不會為了換取關稅減免而犧牲國內農民的利益。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7月1日重申,他不會透露日美貿易談判的具體細節,“但不會考慮在未來的磋商中犧牲農業”。
7日晚些時候,特朗普還宣布了對其他國家的關稅計劃:緬甸和老撾為40%,泰國和柬埔寨各為36%,孟加拉國35%,印尼32%,馬來西亞與哈薩克斯坦均為25%。此外,美國還對南非征收30%關稅,對塞爾維亞征收35%,對突尼斯征收25%關稅等。
另外,歐盟內部人士向路透社證實,歐盟方面將不會收到美國的關稅通知函。
報道稱,歐盟一度放棄達成全面貿易協定的希望,目前在權衡是快速簽署一份協議,還是爭取更好的條件。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奧洛夫·吉爾7日表示:“我們正繼續朝著7月9日的最后期限努力,因此,歐盟和美國之間的政治和技術層面接觸仍在繼續。”
他透露,在歐盟貿易專員謝夫喬維奇飛往華盛頓特區與美方同行舉行會談后,在與美國達成原則性協議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他說,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6日也與特朗普通了電話,兩人進行了“良好溝通”。“我們已做好充分準備,力爭在周三前達成一項原則性協議,并正為此全力以赴。”
特朗普還威脅稱,如金磚國家在政策上采取“反美”立場,將對其征收額外10%的關稅。
巴西總統盧拉7日接受采訪時猛批特朗普的威脅,他告訴記者:“世界已經變了,我們不需要一個皇帝。”盧拉強調,金磚國家想要從經濟角度尋找另一種全球組織方式,這正是某些人感到不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