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的李姑娘,最近可成了十里八鄉的紅人!為啥?就因為她干了一件新鮮事兒——把一盆盆憨態可掬的多肉植物,直接種在了自家院子的老榆樹上!
原本不起眼的樹干,愣是讓它整成了個“空中多肉花園”,引得路過的人沒一個不伸頭瞧、掏手機拍的。她家院墻外頭,打卡拍照的人就沒斷過檔!
說起多肉,這胖乎乎、肉墩墩的小東西,誰看了不稀罕?顏色那叫一個鮮亮,紅的像火,綠的像玉,紫的像霞。關鍵它皮實,不像那些嬌貴花兒,十天半月忘了澆水也蔫不了。
可李姑娘的腦子就是活泛,她偏不按老規矩把它們拘在盆里、擺在窗臺上。往那粗糙的老樹皮上一“掛”,陽光透過枝葉縫隙灑下來,照得肉肉們晶瑩剔透,整個兒活了!遠遠望去,老榆樹仿佛披了件會發光的綠衣裳,那景致,絕了!
用她的話說,這里頭的門道,一點兒也不能少:
1. 挑棵“靠譜”的老樹是根基!
不是啥樹都行!得挑那身子骨硬朗、枝干粗實的老樹,皮還得帶點糙勁兒——光溜溜的可掛不住咱的肉肉。老話兒說“樹老根多”,這樣的樹才靠得住。再一個,樹葉別太密實,得讓陽光能大大方方透下來,肉肉們曬飽了太陽才長得歡實。
2. 綁扎有竅門,手輕心要細!
這可不是拿釘子硬往上釘!她的法子透著巧勁兒:先給肉肉脫了盆,小心抖掉根上多余的土,別傷了根。接著,抓一把吸飽了水的水苔或者椰絲,輕輕裹在肉肉的根坨上——這東西又透氣又保濕,就像給根兒包了層舒服的“小棉襖”。最后,用軟和的棉線或者麻繩,把這裹好的小寶貝穩穩當當地綁到選好的樹干或粗枝上。記住嘍,力道要輕柔,松松地固定住就行,勒緊了可不成!
3. 通風加光照,肉肉長得旺!
多肉天生就稀罕陽光。樹上這位置選得好,四面八方都敞亮,通風又透氣,肉肉想不長好都難!不過海燕也提醒,三伏天晌午頭那毒日頭太猛,最好能扯塊透光的遮陽網給擋擋,省得把肉肉嬌嫩的葉子給曬“糊”了。她常說:“通風好,病害少,這道理擱哪兒都一樣!”
4. 澆水要“摳門”,手懶點更好!
老話兒說“勤養魚,懶養花”,養多肉尤其得“懶”!剛綁上樹那會兒,根還沒扎穩,每天拿個小噴壺,對著根部和周圍樹皮噴噴水,保持個潮乎氣兒就成,可千萬別澆成“水淹七軍”。等過個十天半月,肉肉在樹上“站穩腳跟”了,澆水就更得“摳門”了。經驗是:“捏捏葉子,感覺有點軟乎了再澆,保準錯不了!” 夏天她基本一周才給一次透水,冬天更是能省則省。
5. 防蟲得勤快,眼尖手要快!
雖說掛樹上比擱地上干凈些,蟲子沒那么容易爬上來,但也馬虎不得。隔三差五就圍著她的“寶貝樹”轉悠,葉子正反面都得扒拉開仔細瞧。真要發現膩蟲(蚜蟲)或者介殼蟲這類小壞蛋,她也不用那些味兒沖的藥,就弄點稀釋的肥皂水或者煙絲泡的水噴噴,環保又管用。
這滿樹肉嘟嘟的寶貝打哪兒來的靈感?李姑娘說,就是之前在海邊,看過礁石縫里自個兒冒出來的小花小草,覺得那頑強的勁兒特別打動人。她老琢磨:“咱養花,為啥非得規規矩矩擱盆里?讓它們像野生的那樣,貼著樹,迎著風,多自在!” 剛開始鼓搗,家里老人直搖頭:“瞎胡鬧!那樹上能長東西?” 頭幾回綁上去的肉肉沒幾天就干巴了,掉下來摔得稀碎。可這倔姑娘偏不服輸,咬著牙一遍遍試,慢慢摸出了門道。
結語
如今,她家那棵掛滿“小胖丁”的老榆樹,簡直成了村里的金字招牌。街坊鄰居串門,路過的生人更是挪不動步,舉著手機“咔咔”拍個不停,嘴里“嘖嘖”稱奇。
樹上種多肉,省地兒又養眼。把別人眼里的“瞎折騰”,硬是變成了老榆樹上生機勃勃的“空中花園”。這抹亮眼的綠意,讓尋常的日子也透出股新鮮勁兒。生活處處有驚喜——只要你肯動手,敢琢磨,沒準兒下一個“火出圈”的,就是你院兒里那棵老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