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執之者,可稱王。
從《精武門》、《鬼馬雙星》和《蛇形刁手》,到《英雄本色》、《唐伯虎點秋香》和《紅番區》,再從《風云雄霸天下》、《無間道》和《功夫》,到《黑社會》、《投名狀》、《十月圍城》、《寒戰》和《無雙》。
這些港影史上的經典,就如顆顆明珠,鑲嵌在電影大河之中,熠熠生光。
但毫無疑問,當下的香港電影,已經步入末法時代。
放眼望去,只有一片漆黑與緘默。
而何謂權杖,誰人爭雄?
事情要分兩層來表述。
經歷零零年代的十年衰微,香港電影在一零年代,借助內地市場的蓬勃,以《寒戰》為號角,走出了一個長達十年的“后黃金年代”。
從品質角度來說,自《寒戰》至《無雙》,是香港電影最高光的時刻,它們讓人相信“港片未死”。
若從商業票房角度觀察,則可以延后至《怒火·重案》彼時。
但自此之后,絕大多數的港式商業電影,都是既無口碑,又沒票房。
比如截至當下此時,總計上映了差不多三十部港片,僅有《臨時劫案》、《破·地獄》和《九龍城寨之圍城》三部影片,算是殺出了一條血路。
而誰堪續行?
或為《九龍城寨之圍城》。
當下的香港電影究竟有多難?
絕大多數人,估計都只是嘴上說說,并不當真知道實際。
但有諸多“蛛絲馬跡”可供觀察和推演。
比如,筆者曾經講過,上一部開機的港式商業電影,是古天樂的《偵戰》,但那已經是一年多以前的事情了。
再如,郭富城剛剛拍竣的電影,是內地的小眾現實題材,劉德華各種“客串”,且多在內地,甄子丹的《葉問5》和《導火線2》,或遙遙無期,梁朝偉則已經有一年多時間,沒有接到新片邀約。
這意味著什么?
十成十的香港演員,在港式商業電影的語境里,都已經沒法開工。
包括諸位“巨頭”。
新的“權杖”呼之欲出。
除了正在籌備、即將開拍的《九龍城寨之龍頭》,更有何者?
所以顯而易見,它就是香港電影在末法時代的“權杖”,甚至是當下唯一承載著“破冰”使命與希望的港影“方舟”。
故圍繞這部電影,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輿論攻勢,諸如“梁朝偉或入駐《九龍城寨之龍頭》,飾演雷振東”、“劉德華或加盟《九龍城寨之龍頭》,一人分飾雷振東和雷洛雙角”,以及“周潤發或將參演《九龍城寨之龍頭》,飾演雷振東一角。”
除了最后一個傳言有現實的可能性,前面兩個,或都是浮云。
也與之同時,“龍頭”之爭,恰戲里戲外。
筆者以前曾經講過一個觀點,“尾大不掉,雙雄難聚”。
系指近二十年來,香港電影的聲勢,其實全靠郭富城、劉德華、梁朝偉、甄子丹和古天樂這五人撐起,故謂之“巨頭”,而隨著諸君逐日自重身份,就很難再聚。
道理也都懂,“我怎能不如你?”
而這部電影,將有何陣容?
以故事脈絡來說,大致或是“殺人王”與“龍卷風”雙雄的情義兩難與被迫決裂,再有梟雄雷振東的影子,以及窺伺在旁的“大老板”等勢力。
承襲前作,“殺人王”陳占的扮演者郭富城和“龍卷風”張少祖的扮演者古天樂,大概率已站位本片“雙雄”,至于梟雄雷振東一角,當與戲內定位一致,既要有尊崇地位,又要能懾服群雄,故除了周潤發,不可能有更合適的人選。
剩下的演員怎么選,就不再重要了。
在戲里,“殺人王”與“龍卷風”將被迫爭搶“龍頭棍”。
在戲外,港產片趨勢雖尚未明朗,但不諱言,“五大巨頭”中相對年輕的郭富城和古天樂,顯然更有“破局”的希望,而又該誰來執掌港影“權柄”?
這也是一個看點。
再說直白一點。
以《九龍城寨之龍頭》來論,誰一番領銜,又或者是不是要“平番”論道?
這并不是爭,而是實力之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