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龔雪 通訊員 熊風
“買了火車票正在往家趕,還沒下車呢就接到電話說老人找到了!”7月3日,遠在外地的焦先生得知母親平安歸來時,難掩激動。
當日,信陽市浉河區金牛山街道華森社區一位患有老年癡呆癥的老人走失,一場依托網格力量的“全城尋親”行動迅速展開,短短45分鐘,通過信息的裂變式傳播與多格聯動,成功讓老人平安回家。
據了解,患有老年癡呆癥的李奶奶午飯后出門散步,遲遲未歸。家屬發現異常后,心急如焚,其鄰居、黨員呂維成立即給社區發信息說明情況并轉發到社區黨員群內。社區黨支部獲悉情況后,立即聯系了社區民警,并在街道工作群以及社區網格群內發布消息。街道下轄各社區自發地動員起來,在朋友圈高頻轉發“緊急尋人”的消息,隨著一條條包含老人照片、體貌特征、走失時間地點的尋人消息以每分鐘上百條的速度在街道網格群、朋友圈、工作群中瘋狂轉發,一場涉及全街道的尋人行動瞬間啟動。
網格員們憑借對社區的熟悉,化身“活地圖”,穿梭在老人可能出現的菜市場、老木機廠舊址、街邊樹蔭下;自管黨員們分組行動,在小區走走停停;就連放學的孩子們,也在家長帶領下,幫忙留意路邊老人。“在咱們這兒,誰家的事都是大家的事。”一位參與搜尋的居民道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令人驚喜的是,尋人信息的傳播范圍遠遠超出了街道轄區。信陽市交警支隊浉河勤務大隊的輔警阮順利在工作群中看到一位老人照片后,發現與自己在饗堂社區黨員群中看到的尋人信息高度吻合。憑借職業敏感性,他迅速比對信息、核實身份,第一時間確定了老人的位置,并及時跟社區聯系。社區網格長和網格員接到消息后,即刻前往接老人回家。晚上9時許,在消防隊勤務站里,社區工作人員找到了神情疲憊的李阿姨。經確認身份無誤,老人被安全送回家中。
“我們的自管黨員已經把老人找到了,感謝各位同志!”當這條消息在金牛山街道的網格群里彈出時,滿屏的點贊迅速刷屏。
此次尋親,是金牛山街道網格化管理體系高效運作的縮影。近年來,該街道通過織密網格、完善信息共享機制,實現了突發事件的快速響應與多方聯動。從一條網格消息到街道全程接力,從信息傳播到精準定位,每一個環節都彰顯著基層治理的溫度與力量。
“要讓居民們切實感受到社區的溫度和黨組織的關懷。”金牛山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街道將繼續深化黨建引領基層高效能治理,圍繞黨建+網格+大數據,對老年群體提供更加全面的關懷和幫助,用實際行動守護居民的平安與幸福。
編審:孫曉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