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布魯塞爾總部的一紙公文送到北京:2025年6月20日起,中國醫療器械企業被擋在歐洲公共采購市場門外。理由?竟是歐盟單方面認定的所謂“不公平競爭”。
中國商務部溝通窗口敞開了半個月,等來的卻是歐盟的寸步不讓。7月6日,中國財政部文件悄然上線:
即日起,中國4500萬元以上的政府采購項目,歐盟醫療器械企業出局!但文件留了條縫隙:在中國設廠的歐洲企業不受影響,非歐盟企業采購歐盟設備不超過合同額50%的也可通行。
就在這份文件發布的同一天,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公開承認:9日前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已經不可能”。此刻,歐盟手中還捏著一份準備砸向美國的950億歐元關稅清單。
歐盟打響第一槍
布魯塞爾的決策來得突然卻不意外。6月20日,歐盟搬出《國際采購工具》,將中國醫療器械企業擋在公共采購門外。
但歐盟中國商會第一時間拍案而起,直指歐方結論“不公允、不符合實際”。中國市場從未排斥歐盟企業:
德國西門子的CT機、荷蘭飛利浦的超聲設備在中國三甲醫院隨處可見。歐盟這份指控,更像是給保護主義披件遮羞布。
中國商務部的回應留足余地,期待通過對話化解分歧。可歐盟那邊靜悄悄,倒是法國外貿銀行專家放風:
這不過是“新規下的第一個案子而已,后面估計還有一堆”。話里話外,擺明要把與我國的對抗對抗進行到底。貿易戰沒有贏家,但有人偏要試試水溫。
歐盟這波操作的時機耐人尋味。甚至就在對中國醫療器械發難前一周,歐盟還在北京大談“合作”。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更是親自表態:“與中方進行了友好對話”,強調中國在解決關稅問題上的“重要作用”。
轉向為何如此之快?看看大西洋對岸就明白了。特朗普政府4月給歐盟商品貼上20%關稅標簽,還獅子大開口要求歐盟購買3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
歐盟低聲下氣去華盛頓談判,卻被當面甩了閉門羹。這也讓歐盟突然發現:一邊是美國舉著關稅大棒勒索,一邊是中國手握稀土和市場的籌碼。
但處于夾縫中的歐洲,選擇了最冒險的走鋼絲策略:既對中國示強,向美國證明自己還有利用價值。
中國打出對等牌
北京的反擊來得快、準、穩。7月6日財政部文件,核心三條直擊要害:4500萬元門檻以上采購排除歐盟企業;非歐盟供應商的歐盟設備占比不超50%;已簽約項目既往不咎。
這種反制堪稱教科書級操作。一刀切?不存在。文件特意注明:在中國生產的歐資企業不受限制。
既守住底線,又給合規企業留活路。商務部發言人點得明白:這是對歐盟“構筑保護主義壁壘”的必要回應。
醫療器械領域選得更是巧妙。歐盟限制中國光伏、風電在先,中國反制醫療器械在后。兩邊都是對方的高附加值產業。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但疼痛感絕對對等。
歐盟企業這下坐不住了。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年規模超萬億元,4500萬以上的大單多數來自三甲醫院和省級采購。德國某內窺鏡企業駐華代表連夜發郵件:“必須加速本地化生產!”
歐盟敢冒險出招,或許忘了中國手里還捏著張關鍵牌:稀土。中國稀土儲量占全球近50%,精煉產能超90%。電動車電機、風力發電機沒這些材料就得趴窩。
當歐盟汽車供應商協會急得跳腳警告“供應鏈要癱瘓”時,王毅外長在7月3日用一句話穩住局面:
“稀土出口不應成為中歐之間的問題。”這不是空頭支票,中國早為合規企業開設“綠色通道”,依法加速審批流程。
中國稀土管制政策成了絕妙的地緣政治平衡術。既守住國家安全底線,又以制度化保障化解歐盟焦慮。當美國逼盟友選邊站時,中國證明合作共贏才是可行之路。
歐盟對華政策陷入危險的精神分裂。一邊將中國定為“制度性對手”,一邊又承認是“不可或缺的伙伴”;一邊限制中國電動車進口,一邊又呼吁中方“重塑貿易關系”。
這種搖擺暴露了歐洲的戰略短視。王毅外長訪歐時直言:“中國視歐洲為多極世界中的重要一極。”可歐盟卻把經濟議題安全化,5G技術合作、電動汽車貿易都被套上地緣政治枷鎖。
歐洲真正的困境在于安全上靠美國,經濟上靠中國。特朗普的關稅大棒讓歐洲清醒:跨大西洋關系的安全紅利正被利益算計侵蝕。
醫療器械風波雖是貿易摩擦的浪花,卻映射出中歐關系的深層航道。當美國揮舞單邊主義大棒時,中歐本應成為穩定全球貿易的雙錨。
務實合作已有成功先例。6月巴黎高層磋商,中歐把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白蘭地反傾銷案等敏感議題同時擺上桌,硬是通過坦誠溝通建起危機管控機制。
這種不回避分歧、聚焦解決方案的作風,才是成熟大國的相處之道。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超11萬列,幾乎連接起了這個歐洲。
這支鋼鐵駝隊連起的不只是貨物,更是兩大文明的共同利益。7858億美元的年貿易額背后,是數百萬家庭的生計所系。
布魯塞爾的官員們正在重新評估那份醫療器械限制令的價值。中國財政部文件生效首日,德國某醫療集團緊急召開董事會,全票通過在華擴建生產基地的決議。
王毅外長上月站在柏林市政廳的講臺上,聲音平靜卻傳遍全場:“中歐作為世界兩大力量,只要堅持對話合作,陣營對立就難以形成。”
此刻,這句話在醫療器械采購招標現場、在匈塞鐵路的建設工地、在新疆的風電光伏電站,正變成實實在在的共贏故事。
參考資料:
《對等限制!商務部、財政部,都出手了!》——光明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