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美國,確實有點魔怔,甚至給人一種“太陽打西邊出來了”的錯覺。
第一,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已經砸向盟友。在白宮發給14國的信函中,日本和韓國這倆美國的“心腹小弟”,反而赫然被放在了最顯眼的位置。相比較印尼等其他國家,韓國和日本與美國的貿易關系密切,軍事上更是高度依賴于美國,美國還在試圖強化美日韓這個“小圈子”。但是不好意思,特朗普大筆一揮,25%關稅賞給日本和韓國,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第二,美國罕見對華伸出“橄欖枝”。據環球網報道,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聲稱,接下來幾個星期,他有可能會安排時間和中國同行進行接觸。貝森特盛贊中美之前在日內瓦和倫敦的溝通成果,他認為這樣的溝通很好,并表示中美彼此高度尊重。貝森特還表示,中美不僅能夠在貿易領域合作,在其他領域也可以,雙方將就此展開討論。
這兩件事情,疊加在一起,畫面感還是很強的,選擇站著的中國,贏得了美國的尊重,而對美國唯唯諾諾的日本和韓國,卻被特朗普一腳踩在腳底下。
特朗普不是第一次干這樣的事情,他一上來,就扭轉了美國對烏克蘭危機的態度,不僅恢復了美國和俄羅斯的接觸,還在白宮把澤連斯基罵得悻悻離場,這種態度上的大反轉,甚至會令美國的盟友們都措手不及。
當然,不能簡單以為美國真的變成“和事佬”了。實際上,美國依然是那個“攪屎棍”。只不過,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更喜歡從利益的角度出發去看待問題,所以他的一些行為,看起來離譜,但卻帶有屬于他的一套邏輯和目的性。
首先,美國之所以釋放“對華友好”信號,是因為中國扛住了美國的壓力,并且也讓美國意識到,強硬手段行不通,美國還得和中國合作。此前美國在乙烷和發動機等項目領域松口,這也被外界認為是中美恢復正常互動的體現,當然,也是美國發現它的行為手段并不能奏效,所以也就只好選擇主動放棄了。現在特朗普肯定也意識到,美國沒辦法拿中國怎么樣,中美合作看起來更有前途。
美國之所以拿盟友來“祭旗”,其實也是在威脅其他“不聽話”的國家。試想,美國對韓國和日本這樣的盟友,都是直接動手不含糊,那么對于其他國家而言,美國施加的壓力就更大了。事實上,美國這一次針對的,都是一些實力較為有限,或者是對美國的依賴性比較大的國家。美國先動盟友,就是“殺雞儆猴”的意思,按照貝森特的說法,特朗普打算向大約100個國家發函,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和美國沒啥聯系的小國,這一點也足以說明,特朗普有多么斤斤計較,就算是存在感不強的小國,也要薅一遍。貝森特聲稱,這就是“極限施壓”。所以,美國先宰日本和韓國,意思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三,美國仍然是那個善變的美國。金磚國家聲明沒有直接點美國的名,但也提及了對于關稅問題的嚴重關切。而斤斤計較的特朗普,就指責金磚國家“損害美國利益”,并威脅要對金磚國家加稅。很顯然,美國仍然學不會從自己身上找問題,而只會把問題歸咎于別人。
當然,中美關系改善,雙方探討合作,這肯定是好事情,不僅對中美,對全世界也是如此。在關稅問題上,中方也一再強調,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搞保護主義損害各方利益。可見,中方態度一直都很理性,關鍵看美國的表現。還是那句老話,聽其言觀其行。美國得在行動上拿出誠意來,不要再搞小伎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