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金磚10國峰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正式開幕,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場新興經濟體的大會上。然而,就在峰會當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卻通過社交媒體扔出一顆重磅炸彈,聲稱要對所有支持金磚國家“反美政策”的國家加征10%的關稅,還特別強調“沒有任何例外”。
這句威脅不僅讓峰會氛圍變得緊張,也讓中國這個金磚核心成員國備受關注。那么,特朗普到底想干啥?他的威脅對中國意味著什么?中國又會怎么應對?
先說說金磚峰會。金磚國家最初是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五個新興經濟體組成的,后來慢慢擴員,到了2025年,已經變成了10國。除了原來的五個老成員,新加入的國家包括埃及、埃塞俄比亞、伊朗、阿聯酋和印度尼西亞。這10個國家加起來,人口占全球40%以上,經濟總量也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影響力不容小覷。
2025年的金磚峰會在巴西舉辦,主題定為“加強全球南方合作,推動更加包容和可持續的全球治理”。聽起來挺高大上的,其實核心就是這些國家想抱團取暖,在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里爭取更多話語權。峰會討論的議題包括深化貿易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改革全球金融體系等等。
尤其是“去美元化”這個話題,近年來特別火,金磚國家一直在推本幣結算,想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這次峰會上,各國領導人輪流發言,巴西總統盧拉呼吁大家團結一致,中國代表則重點講了本幣結算的好處,印度還提出了加強數字經濟的建議。
金磚峰會就是個新興國家的大party,大家聚在一起商量怎么在歐美主導的世界里多分一杯羹。不過,這個party還沒開到高潮,特朗普就跳出來搗亂了。
峰會當天,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發了一條消息,直截了當地說:“任何支持金磚國家反美政策的國家,將面臨10%的額外關稅,沒有例外!”這話一出,簡直像在峰會會場扔了個煙霧彈,立馬讓氣氛變得劍拔弩張。
特朗普這人,大家都知道,喜歡用關稅當武器。從他2025年初再次上臺后,就沒消停過,先是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了關稅,又拿中國開刀,說是為了保護美國邊境和經濟安全。這次針對金磚10國的威脅,其實也不是啥新鮮招數,就是他一貫的套路——用經濟手段施壓,逼著別人聽話。
具體來看,他的威脅背景有幾個關鍵點。第一,金磚國家近年來發展勢頭很猛,尤其是中國和印度,經濟體量大,對美國有一定威脅。特朗普一直把金磚國家看成是中國主導的“反美聯盟”,覺得這些國家抱團就是在挑戰美國的地位。第二,金磚國家推“去美元化”,這事兒讓特朗普特別不爽。
美元是美國全球霸權的核心支柱,金磚國家要是真搞成了本幣結算,美元的影響力肯定會下降。第三,特朗普還有國內政治的算盤。2025年是他的第二任期中期,經濟牌是他爭取選民支持的關鍵,加關稅這種強硬姿態,正好能迎合美國國內的保護主義情緒。
至于這條威脅的細節,他沒說太多,只是拋出個“10%額外關稅”的概念。但從他之前的行事風格來看,估計是針對金磚國家的出口商品,尤其是那些對美國市場依賴較大的國家。消息一出,全球媒體炸了鍋,有人說是特朗普想給峰會潑冷水,也有人覺得他就是想敲打中國,順便警告其他金磚成員別跟中國走太近。
中國作為金磚國家的核心成員,經濟體量最大,影響力最強,特朗普的威脅自然少不了拿中國當靶子。那么,這10%的關稅要是真落實了,對中國會有啥影響?咱們從幾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是經濟上的沖擊。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國,對美出口占了中國出口總額的15%左右。2024年,中國對美出口額大概是5700億美元,如果加征10%關稅,相當于每年多交570億美元的“稅”。這對出口企業來說不是小數目,尤其是那些利潤率本來就不高的行業,像服裝、電子產品之類的,可能直接面臨訂單減少、利潤縮水的局面。
更麻煩的是,這還可能引發連鎖反應。美國是中國的重要市場,關稅一加,中國商品在美國的價格肯定會上漲,競爭力下降,美國消費者買東西也得花更多錢。根據美國稅務基金會的估算,如果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美國普通家庭每年得多掏1200美元左右。這對美國通脹也是個壓力,反過來可能會讓美國市場對中國商品的需求進一步減少。
不過,中國經濟也不是那么脆弱。這些年,中國一直在調整出口結構,對美依賴度已經比十年前低了不少。2024年數據顯示,中國對東盟、歐盟的出口占比已經超過了對美國,貿易多元化做得還不錯。所以,10%關稅雖然會疼,但還不至于傷筋動骨。
除了經濟,政治上的影響也不小。中美關系本來就挺復雜,特朗普這一招等于又給兩國關系添了把火。如果關稅真落地,中美在其他領域的合作,比如氣候變化、技術交流,可能都會受牽連。更重要的是,這可能會讓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處境更微妙。金磚國家里,中國是領頭羊,特朗普這么一威脅,其他國家可能會擔心跟中國走太近會惹麻煩,影響中國的號召力。
特朗普的威脅還可能波及中國在金磚框架里的地位。金磚國家本來是想通過合作對抗西方壓力,但如果美國真用關稅大棒砸下來,有些國家可能會動搖。比如印度,本來就跟美國關系曖昧,可能會借機跟中國拉開距離。其他新成員,像阿聯酋、印度尼西亞這些跟美國有經濟往來的國家,也可能重新盤算自己的立場。
不過,這也有另一面。外部壓力反而可能讓金磚國家更團結,畢竟大家都討厭被美國指手畫腳。中國要是能趁機推動更多實質性合作,比如加快本幣結算的步伐,反而能把威脅變成機會。
面對特朗普的威脅,中國肯定不會坐以待斃。從過去幾年的經驗看,中國應對這種外部壓力的招數還是挺多的。這次估計也會從幾個方向發力。
首先,中國可能會加碼金磚內部的合作。峰會閉幕時,金磚國家就宣布了一項新計劃,準備未來兩年內增加對成員國基礎設施項目的貸款,同時推動更多本幣結算協議。這是個信號,說明金磚國家不想被特朗普嚇倒,反而要抱團更緊。中國作為金磚的“大哥”,肯定會帶頭推這些項目,比如用人民幣結算跟其他國家的貿易,逐步把美元擠出去。
其次,中國可以把目光投向其他市場,降低對美國的依賴。這些年,中國跟歐盟、日本、東盟的貿易額一直在漲,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經成了中國出口的新增長點。如果美國加關稅,中國完全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這些市場上。比如,2024年,中國對東盟出口就占了總出口的20%以上,比美國還高,完全有底氣把貿易重心再往這邊挪一挪。
再者,中國還可以通過國際平臺反制。世貿組織(WTO)就是個好地方,雖然美國老愛指責WTO偏袒中國,但規則畢竟是規則。中國可以把關稅爭端拿到WTO去解決,至少能拖延時間,給自己爭取更多空間。過去幾年,中國在WTO里打了好幾場貿易官司,經驗豐富得很。
最后,中國還可以從內部下手。出口受阻,那就刺激內需唄。2025年,中國政府可能會出臺更多政策,比如減稅、基建投資,把經濟重心往國內消費和科技自立上靠。這幾年,中國的科技產業,比如新能源、芯片,已經有了不小進步,特朗普再怎么折騰,中國也有底牌撐著。
特朗普在金磚10國峰會當天拋出的關稅威脅,確實給中國和整個金磚機制帶來了壓力。短期看,10%的關稅可能會讓中國出口企業日子不好過,中美關系也會更緊張。但長遠來看,這事兒沒那么嚇人。中國經濟體量大、韌性強,這些年早就練就了一身應對外部沖擊的本事。
金磚國家這邊,雖然特朗普想敲打,但峰會后各國還是達成了不少合作意向,說明大家沒被嚇倒。中國作為金磚的頂梁柱,肯定會繼續帶頭往前走,推動“去美元化”、貿易多元化這些大方向。特朗普的威脅雖然聽著唬人,但真要落實,還得看美國國內能不能扛得住通脹和消費者反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