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國一口氣印鈔36萬億美元,把欠的債都還了,會發(fā)生什么?就這么說吧,美國前一天印鈔,第二天就被五常聯(lián)合踢出局,苦的只會是美國人自己。
如果美國真的開動印鈔機狂印36萬億美元來償還債務,第二天全球金融市場就會像被扔進炸彈一樣炸鍋。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史書凌軒閣”給大家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咱們買白菜,本來是兩塊錢一斤,如果你突然往菜市場倒進幾十萬噸白菜,原本兩塊錢一斤的白菜馬上就會變成兩毛錢都沒人要。
美元也是這個道理,這個全球用了快八十年的"硬通貨",一旦變成"白菜價",引發(fā)的連鎖反應能掀翻整個地球村的經濟秩序。
如果美國真的靠印鈔來還美債,首先遭殃的就是美國老百姓的菜籃子。2020年美國多印了4.5萬億美元,結果超市里的雞蛋價格翻了三倍,加油站排隊的汽車堵了三條街。
這次要是再印36萬億,美國的普通家庭每月買食品的開支可能直接從500美元漲到2000美元,給孩子帶的三明治可能都舍不得放火腿腸了。更慘的是理發(fā)、修車這些沒法進口的服務,價格會像坐火箭似的往上竄,到時候理個發(fā)可能要花掉普通人半天的工資。
如果美國真敢通過印鈔來解決美債,那么美元的國際地位也會像雪崩一樣坍塌。現(xiàn)在全球58%的外匯儲備是美元,但如果美國這么亂來,沙特可能當場宣布石油改用東大貨幣結算,歐洲連夜開會討論恢復金本位,日本會把藏在保險柜里的黃金全搬出來。
最有趣的是,華爾街的交易員可能得凌晨三點爬起來學中文,因為全球貿易結算系統(tǒng)要連夜切換成多種貨幣并行的模式。那些印著華盛頓頭像的綠紙片,轉眼間就會從"美金"變成各國急著甩掉的燙手山芋。
美國自己家里也要亂套。老百姓的積蓄數(shù)字,會像烈日下的冰淇淋一樣融化,因為政府債券突然不值錢了;超市貨架上的進口商品價格標簽每小時都要換一次,收銀員按計算器能按到手抽筋;最要命的是利率可能飆到20%,很多剛買房的年輕人發(fā)現(xiàn),自己還的利息比房子本身還貴。
這種情況下,紐約街頭可能出現(xiàn)扛著美元現(xiàn)鈔買面包的奇觀,就像1923年德國人推著自行車運鈔票買土豆的場景重現(xiàn)。
全球產業(yè)鏈會被炸得七零八落。越南的服裝廠寧愿收東大貨幣也不要美元,墨西哥的汽車零件商要求用比特幣結算,臺積電的芯片報價單可能同時標著黃金克重和歐元價格。
更夸張的是,美國農民種出來的大豆,可能還沒收割就被買家要求改簽其他貨幣的合同。這種混亂會讓全球貿易倒退二十年,各國海關官員得準備七八種驗鈔機才能開展工作。
其實,這種瘋狂行為早有歷史教訓。1923年德國馬克變成廢紙后,老百姓用鈔票糊墻取暖;2008年津巴布韋幣貶值到一百億只能買一個雞蛋。現(xiàn)在美國要是重蹈覆轍,后果只會更嚴重——畢竟美元不是普通的錢,而是全球經濟運轉的潤滑油。這就像把飛機的發(fā)動機潤滑油突然換成自來水,再結實的飛機也得空中解體。
諷刺的是,美國想用這招化解債務危機,結果只會制造更大的災難。當各國開始拋售美債,當超市貨架空空如也,當普通人的存款變成廢紙,所謂的"還清債務"就變成了全世界的噩夢。
這就像為了滅掉廚房的火,把整棟房子都炸了,最后火是滅了,可家也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