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29歲姑娘試衣鏡前拍征婚視頻,1萬7彩禮要求火上熱搜。身后掛著待售連衣裙,她沒開美顏,開口就說“按老理來”。鄰居家兒子訂婚湊了18萬,老兩口還在工地打零工還債,小兩口總吵架。
她算得明白:1萬7夠買兩床新棉花被,辦場親戚聚聚的酒席,剩下的存著買奶粉。這話讓不少人想起自家彩禮賬——山東曾流行“三斤三兩”“萬紫千紅”,折算下來得十幾二十萬。
有小伙子吐槽:湊彩禮把后半輩子的勁兒都耗沒了。她要的1萬7,是當地普通工人一個半月工資,網友說:這是把婚姻從比排場拉回過日子。
她還提陪嫁:店里攢的錢夠買小電車,帶點壓箱底存款,結婚不用背債起步。這種“你不獅子大開口,我也不空手上門”的實在,讓被彩禮壓得喘不過氣的年輕人嘆:原來結婚能這么簡單。
她的“三不嫁”沒狠話,句句透著盤算——閨蜜想給孩子報畫畫班,老公說“我媽說浪費錢”;想買洗衣機,老公說“我媽說手洗干凈”。她撇嘴:孝順不是啥都聽媽的,小兩口過日子得有自己主意,不然是跟婆婆過。這話戳中已婚人疼處,有網友說表妹夫買窗簾都得他媽點頭,表妹回娘家哭像外人。
“不是不尊重長輩,是提前給小家庭劃個圈,圈里的事,倆人商量著來。”她指了指墻上進貨記錄:每天凌晨4點去批發市場,晚上10點鎖店門,累但錢匣子慢慢滿,踏實。
她見過表哥30歲還靠父母給錢,嫂子吐槽燈泡壞了自己換,日子是倆人搭伙扛,一個人使勁一個人歇著,早晚散。網友點頭:婚姻像推獨輪車,一個人推不動,倆人使勁才能走得遠。
去年相親,處倆月男生才說糖尿病沒控好,她嘆氣:能接受就處,不能接受就拉倒,藏著掖著耽誤倆人。
有人覺得直,更多人理解:健康是過日子的底子,提前說清是尊重,總比結婚后發現哭都來不及強。視頻火了,評論區像小區茶館——阿姨輩說:我家閨女相親說“看著給”,結果男方真給兩萬,閨女委屈,早說清多好。
年輕人笑:現在征婚跟寫簡歷似的,優點往大了吹,缺點藏著掖著,她這樣直來直去多省事兒。有人琢磨:為啥她的話能火?因為太多人不敢說,怕被說挑剔、現實,結果委屈自己,日子過得擰巴。
做8年婚戀中介的張姐說:每天接待的人十有八九藏著掖著,彩禮不明說、要求含糊,最后白耽誤功夫。她把要啥不要啥說透,反而更容易碰到對的人。視頻最后,她整理新貨頭也不抬:我長得不算瘦,學歷大專,開店賺辛苦錢,就想找個能一起收攤、算賬,下雨幫搬模特的。
這話像給熱鬧婚戀話題降了溫——現在太多人列身高體重、房車存款清單,卻忘了最該算能不能一起吃苦享福。
網友說:她沒說要多好條件,只說不想踩的坑;沒說要多浪漫愛情,只說想踏實過日子,比海誓山盟靠譜。說到底,婚姻不是搭戲臺,不用對著劇本演,能把“過日子”想明白,敢說底線,本身就是種勇氣。至于最后能不能找到對的人——至少,她已經贏了那些在婚戀里揣著明白裝糊涂的人。
這樣的實在話,你支持嗎?點關注看更多身邊婚戀故事。
文中案例為真實事件改編,具體情況以實際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