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與粟裕
開國十大元帥中,林彪絕對是最具爭議的一位,他以出色的軍事指揮謀略為全國解放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后來涉足政治之后,林彪逐漸走上了歧途,最終葬身蒙古溫都爾汗。
今天我們來說說,林彪與其他九位元帥有怎樣的關系。
林彪和朱德
林彪原是葉挺的部下,在參加八一南昌起義后,成了朱德的部下,跟著朱德上了井岡山,后來飛黃騰達。
所以他對朱德總體上是尊敬的。但是在軍事上,對朱德就不怎么尊敬了。
上了井岡山之后,朱毛在軍事問題上有過幾次較大的爭論,而在爭論的時候,林彪支持毛澤東的主張,領會毛澤東的軍事思想比較深刻一些,毛林兩個人的友誼從井岡山延續到九屆二中全會(即廬山會議)。
朱德一直都是林彪的上級,林彪在多年間沒有對朱德進行過頂撞,也接受了朱德對他的處分。
在井岡山后期之后,朱德實際上很少直接指揮戰斗了,越來越多地表現在“紅軍形象代言人”的位置,故林彪在軍事上也聽不到朱德的聲音了,和朱德沒有多少直接的聯系。
文革中,劉少奇受委托主持中央召開批判朱德的會議,我瀏覽了當時各位元帥的發言,應當說林彪批判朱德的話還不算是最厲害的,只能算是中等。
當時很多人爭先恐后地污蔑朱德,林彪也要敲鼓的,不然被專機接回北京的作用,就不明顯了。
批判朱德的目的,其實就是削弱朱德在軍中的威望。林彪針對朱德的發言,是因為林彪提出了“頂峰”之說,朱德反對過這個說法,給林彪來了個窩脖,林彪也借此機會出氣。
除了這個事情之外,林彪和朱德沒有其它過不去的事情。朱德的女兒朱敏曾說,林彪對朱德還是比較尊敬的。
林彪和彭德懷
林彪一直是佩服彭德懷的,原因是彭德懷敢打硬仗。
由于彭德懷是平江起義的領導,年齡也大些,一直是中央紅軍的直接指揮者之一,紅軍初期,在軍事指揮上和林彪配合較多,尤其是長征中相互配合掩護中央紅軍長征打仗,所以林彪比較欽佩彭德懷。
在紅軍土城之戰后、會理會議之前,林彪曾經因為隊伍犧牲太大,對中央紅軍的軍事指揮從長征開始到遵義后損失大半有意見,就給彭德懷寫信,說希望彭德懷能出面領導整個紅軍的軍事指揮。
后來這封信讓毛澤東很生氣,記了幾十年。
好在廬山會議上大家都在批判彭德懷的時候,林彪聲明了那封信是他寫的,與彭德懷無關。
這個澄清讓彭德懷感動,寫在《彭德懷自述》里了。
左起:彭德懷、朱德、葉劍英、聶榮臻、陳毅(1944)
抗戰時兩人都不同意八路軍只打游擊戰保存實力的主張,結果前有林彪的平型關,后有彭德懷的百團大戰,都是違反中央軍委的意圖,為此后來都被批評。彭在廬山蒙難,嚇得林忙說百團錯誤,平型關也是錯的,是任弼時搞的。
實際上,彭德懷的軍事指揮權力一直在林彪之上,林彪是下級。中央紅軍縮編為“陜甘支隊”,彭德懷是司令員,林彪是副司令員。后來彭德懷是八路軍副總指揮,林彪是115師師長。
廬山會議批判彭德懷,林彪是被叫上山的,必須要批判彭德懷。等到人到齊了之后重新開會,林彪是第一個發言的,但是林彪的發言耐人尋味:
“只有毛主席能當大英雄,別人誰也不要想當英雄,你我離得遠得很,不要打這個主意。”
這句話是將彭德懷放在追求名氣的位置上,而不是像別人把彭德懷歸之于反黨集團的方面。
甚至在會上林彪還說:批評彭德懷是幫助他,工作還要彭德懷來做。
但是彭德懷還是被“破鼓亂人捶”了。
“九一三事件”后,逼迫彭德懷批判林彪,但彭德懷卻以身體狀況為由故意拖延,可能也是出于戰友情吧。
這兩個人在紅軍之初就在一起,感情上還是近一些的。兩個人又先后倒在廬山會議,算是同命運吧。
林彪和羅榮桓
林彪和羅榮桓的關系雖然較早在井岡山時期就開始了,都是鐵的追隨者。但是兩個人真正共事,是在遵義會議之后。
羅榮桓是在遵義會議之后,被毛澤東調到林彪的紅一軍團政治部當主任的,兩人一直到林彪當抗大校長時才分開。
在東北的時候,兩個人配合得相當好,聯手指揮了遼沈和平津戰役;羅榮桓病重時,林彪多次到醫院看望羅榮桓;羅榮桓病逝時,林彪參加了追悼會,并一直陪著家屬等到骨灰放好后才離去。
此后林彪好像只參加過陳賡的追悼會,再沒有參加過其他人的追悼會。
有人寫文章說,在一次會議上林羅曾經發生過不愉快,把羅榮桓氣得不輕,不知是真是假了,抑或是擴大了此事。總體來說林彪對羅榮桓還是不錯的。
林彪和聶榮臻
林彪在黃埔軍校上學的時候,聶榮臻就是政治教官,但是在聶榮臻的回憶錄里沒有看到和林彪的來往,可能是林彪還不引人注意吧。
林聶合作是在井岡山時期,打漳州紅軍繳獲第一架飛機后,兩人還上去溜了一下。
但是聶榮臻好像不喜歡林彪,在回憶錄中反映不出來兩人的合作有多好,但是也沒有說差。倒是揭發林彪私下在計算自己的殲敵數字,好像說林彪是個狹隘的人。
在115師的時候,兩人合作還不錯,打出了平型關大捷。在平津戰役兩人有新的合作,但是不算緊密。解放之后兩人就來往少了。
后來聶帥晚年的時候,專門又回到平型關之戰的原址,回憶了過去的戰爭場景,看來還是對這一仗印象深刻。
在羅榮桓病重不能跟隨四野南下的時候,林彪提出了希望聶榮臻來四野當政委,老聶拒絕了,不知是不想來,還是當北京的司令更好些的原因。
聶榮臻是在回憶錄中,唯一說林彪不愿意出兵朝鮮是膽小,以有病為借口的人,讓人搞不懂這個話是否是聶榮臻親口說的。
如果是聶帥親口說的,那么老聶不應該這么說,因為在平型關林彪親自到場地察看地形是和老聶在一起的,也沒有見林彪有多怕。而且在槍林彈雨中共同指揮戰斗又不是一次兩次,老聶應該了解林彪的。
林彪和陳毅
林彪最初是陳毅的下級,在井岡山時期,陳毅的職務一直比林彪高。陳毅一直心直口快,批評林彪有好幾次。后來見面極少了。
翻了一些書籍,沒有看到林彪對陳毅落井下石的事情。在黃埔元帥里,林彪的資歷是最淺的,更不用說人家是上級的時候多了,林彪尊重人家是正常的。
徐向前、林彪
林彪和徐向前
這兩個人幾乎沒有什么交往。徐向前在西路軍失敗之后,失去了掌握重兵的權力,在八路軍中當了副師長。
兩個人合作的唯一事情,就是“軍委八條”。徐帥在建國后長期休息,文革時徐帥被任命新職務,擔心軍隊搞亂了,就來到林彪處,將自己擬定的“六條”和林彪商量,林彪又加了兩條,呈給主席。主席將林徐提出的八條改了一下,發下去了,起到了穩定部隊的作用。
1949年10月,二野進軍西南途經漢口,與四野領導合影。左起:鄧小平、劉伯承、林彪、鄧子恢、譚政、李雪峰
林彪和劉伯承
林彪對劉伯承還是不感冒的,在井岡山時期,違抗了總參謀部(劉伯承任總參謀長)的戰斗部署命令,將阻擊戰打成了漂亮的伏擊戰,算是對總參謀部的一點意見吧。
比起劉伯承,林彪顯然更喜歡和彭德懷交往,因為他兩個人同是游擊戰實際經驗的總結者,共同語言多。
劉伯承是正規院校出來的,自然在戰略戰術上與林彪、彭德懷有不同的見解。批判劉伯承的時候,林彪傾向彭德懷就不奇怪了。
不過林彪和劉伯承的共同點,是都不參加“元帥授勛儀式”,這個逃避的方式顯然是中外軍隊中授勛的罕見現象,兩個人沒有商議倒是走到一個戰壕里來了,這倒挺有意思。
林彪和賀龍
按理說,林彪最恨的元帥就是賀龍了。因為賀龍的夫人薛明在延安時期,就揭發林彪的老婆葉群過去當過國軍的宣傳員,后來才投奔延安。
薛明緊抓著葉群這個事情不放手,搞得沸沸揚揚的。賀龍在碰見林彪之時,拍拍林彪的肩膀說:我老婆的事情,你老婆也可以揭發嘛。
說這話的口氣自然是不好聽的,當時林彪沒有說話。
當文革到來的時候,賀龍和劉少奇之前關系非常密切,并且賀龍在一些場合說話傾向于劉少奇,這就使得賀龍注定了悲劇命運。
舉個例子:當批判羅瑞卿的會議在上海召開的前夜,劉少奇到賀龍處探聽到底第二天要開什么內容的會議,怎么劉少奇不到別人處打聽呢?當時知道要開什么會的人有好幾個。
在文革中,劉少奇下來了,毛主席讓賀龍跟林彪談談,林彪對賀龍說:要搞清該跟著誰。
現在的人大都認為這是林彪暗示賀龍要跟著林彪走,焉知這話有可能是別人讓林彪給賀龍說的,而賀龍沒有悟透?
后來關押賀龍的是北京衛戍區的部隊,衛戍區司令跟誰跟得緊是另外一回事,總之跟林彪沒有關系。
連賀龍自己在生命的最后都說:看來不是這個人(瘦子)的事,是這個人(胖子)的事了。
除了賀龍的親屬認為賀龍是林彪害的,還有一些人認為不是,因為林彪沒有管過任何人的專案組,想迫害誰連兵都沒有一個。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林彪并沒有同情過賀龍的處境。
林彪和葉劍英
林彪和葉劍英的關系還是比較密切的,也是自然的。因為林彪出任國防部長后,有許多工作要葉劍英來協同。
葉帥聰明過人,眼光銳利,不露鋒芒,慣于觀察形勢,在背后整些動作。在表面上,同誰都合得來,在關鍵時刻,站隊站得好,所以歷經多次路線斗爭都毫發無損,節節上升。
兩個人的關系林彪還是敬重葉帥一點,因為葉帥的資歷高于林彪,老葉在黃埔當過教頭,還是管老師的部門首長。
再說,林彪和老葉沒有什么厲害沖突,所以也沒有啥矛盾,倒是葉帥在能利用到林彪的時候,不失時機地利用一下。
葉帥這個人,其政治經驗在其他九個元帥之上,韜略很深。
注:除本平臺聲明的原創外,其它內容源于網絡或它方投稿,旨在供讀者多種文化視角的探討與解讀,并不代表“新大觀”的觀點和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后臺留言,將第一時間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