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國一紙免簽令就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不過放出來的可不是麻煩,而是蜂擁而至的外國游客,還有他們回國后那抓心撓肝的“戒斷反應”。
原本就是沖著看看長城、拍拍故宮來的老外們,揣著護照買張機票就飛過來了,結果十天行程結束,人回去了,魂兒卻好像留在了中國。
回去之后吃嘛嘛不香,睡覺也不踏實,滿腦子都是翻滾的紅油火鍋、風馳電掣的高鐵,還有凌晨街頭那煙火氣十足的燒烤攤子,這可不是個別現象,儼然成了第一批免簽嘗鮮者們的集體“后遺癥”。
2024年第一季度,免簽入境的人數蹭蹭往上漲,比前一年同期直接翻了兩倍還多,全年算下來,免簽入境的輕松突破2000萬人次,中國,就這么成了很多外國人“睜眼看世界”的首選打卡地。
在中國玩的很開心,但是回國后的日子卻不好過,最難熬的就是那張嘴和那個胃,網上隨便刷刷,就能看到美國姑娘捶胸頓足,后悔行李箱里沒多塞幾瓶“東方神秘醬料”,抱怨家里的飯“總差點意思”。
澳大利亞的夫婦倆,晚餐時間就成了“中國美食回憶錄”,念叨火鍋的次數比念叨自家孩子還勤,英國的小朋友更直白,每頓飯都上演“我要吃面面”的哭戲。
這真不能怪他們“矯情”,從廣州早茶晶瑩剔透的蝦餃燒麥,到成都火鍋里翻滾的毛肚鴨腸,再到夜市攤上滋滋冒油、香氣撲鼻的羊肉串,中國食物的種類之豐富、味道之驚艷,對習慣了漢堡薯條三明治的老外來說,那沖擊力不亞于發現新大陸。
水果更是成了韓國游客的快樂源泉,在他們那兒貴得跟奢侈品似的西瓜,在中國街頭水果攤上,又大又甜還便宜,簡直是實現“西瓜自由”的天堂。
但讓他們魂牽夢縈的,絕不僅僅是舌尖上的享受,安全感這玩意兒,平時不覺得,一旦體驗過再失去,那落差可太大了。
一位西班牙博主在中國做了個挺火的測試,他故意把自己的平板電腦忘在餐廳座位上,過一陣子再回去找,結果東西還在原地,原封不動,他把這段視頻發到網上,引來外國網友一片“哇塞”和“不可思議”的驚呼。
很多來自歐美國家的游客,生平第一次感受到,原來夜晚的城市可以如此明亮、熱鬧、充滿活力,而不是昏暗路燈下流浪漢聚集、讓人提心吊膽的地方。
這種深入骨髓的安全感,成了他們回國后最強烈的心理落差,晚上出門遛個彎都覺得心里空落落的。
除此之外還有那些方便到“離譜”的日常,手機掃一掃,共享單車騎走;再掃一掃,煎餅果子到手,動動手指頭,幾分鐘搞定所有支付,錢包都成了擺設,這效率,讓習慣了帶現金、刷實體卡甚至還在用支票的老外們直呼“魔法”。
而真正讓他們大開眼界的“大殺器”,還得是咱們的高鐵,從上海到蘇州,屁股還沒坐熱呢,半小時就到了,票價折算下來才幾美元。
回頭看看英國,從牛津晃晃悠悠到倫敦,得花倆小時,票價卻要六十美元,這性價比,自然是沒有比的必要了。
充滿魔幻現實主義的城市景觀同樣引人注目,重慶那棟被輕軌“穿樓而過”的居民樓,Speed(甲亢哥)來重慶旅游親眼見到時,激動得差點原地蹦起來。
這些密集的、超乎想象的體驗,讓短短240小時變得完全不夠用,有些腦子活絡的游客,甚至琢磨出了“卡時間”的玩法,在中國待滿十天,立馬飛一趟隔壁的日韓或者東南亞,轉一圈再重新入境中國,又能開啟新一個十天免簽旅程!
當然哪怕多玩十天半個月的,對于這些游客來說,他們是遲早都要回去的,這是不可避免的,而回國之后的落差讓他們“渾身難受”。
這一現象背后藏著的,其實是一場更深層次的認知顛覆,過去幾十年,在西方媒體的刻意渲染下,常常被貼上“臟亂差”、“不自由”、“落后”的標簽。
可當游客們真踏上這片土地,親眼看到的是林立的高樓、整潔的街道、四通八達的地鐵、深夜依然熙攘安全的商圈,還有拿著手機就能搞定一切的便捷生活,那些刻板印象就像陽光下的冰雪,瞬間消融得無影無蹤。
不少國外網友來到中國之后自發地當起了“民間宣傳大使”,在TikTok等平臺上分享自己真實、鮮活的見聞,一時間,中國旅行之類的標簽成了流量密碼,隨便發一段中國街頭隨拍、美食體驗或者高鐵飛馳的視頻,都能引來大量圍觀和驚嘆。
這種來自普通游客的親身體驗和自發分享,其說服力和感染力,遠勝過任何官方宣傳冊,連澳大利亞的“東亞論壇”網站都不得不承認,中國的免簽政策正在有效地、無聲地打破西方媒體長期構建的負面敘事框架。
從最初的144小時延長到現在的240小時免簽停留期,從39個口岸擴展到覆蓋更廣的60個口岸,中國正以更加開放、包容、自信的姿態,張開雙臂擁抱世界。
免簽政策帶來的,遠不止是賬面上那幾百億美元的旅游收入,它更創造了一個個真實而溫暖的“人心相通”的機會。
文化的隔閡、彼此的陌生感,就在這一口熱辣滾燙的美食、一次真誠友好的微笑、一段輕松愉快的旅程中,悄然溶解、彌合。
這種雙向奔赴的理解與交流,這種因親身經歷而產生的喜愛與留戀,或許才是免簽政策最持久、最珍貴的“戒斷后遺癥”,這股風,是真真切切地變了,它吹散了迷霧,帶來了理解與連接的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