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但你絕對不敢相信,只因來了一趟中國,外國人們整個都不好了。
且還不是單一現象,而是群體化的癥狀,明明生活在自己國家幾十年了,一次“中國行”令過去的生活灰飛煙滅,回到家鄉后萬般不適應,甚至產生了“中國綜合征”。
有些外國人還出現了PTSD,即便癥狀輕一點也是“戒斷反應”明顯,對自己國家咋看都不順眼。
這些外國游客到底經歷了什么?
1. 從烏托邦到現實
自打去年中國對54個國家免簽后,“中國熱”就以恐怖的速度在外網蔓延開來。
但凡是中國游玩的視頻,流量都高得驚人,今年6月份,中國再次增加了免簽國家的數量。
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4個國家,均加入了中國免簽的豪華全家桶,以至于,“中國行”二次爆火,可以說,熱度就沒降下來過,今年的第一個季度,外國人便達到了657萬人次。
直接秒殺了去年,翻了三倍不止,雖然外國游客在中國玩爽了,可回家后卻不好了。
這跟中國超高的安全性有著脫不開的關系,盡管國外發達國家不少,但架不住安全系數比較低,槍械自由、恐怖活動、龐大的失蹤人口,像極了一張大網,牢牢裹住民眾的安全感。
在中國玩一段時間,習慣了松弛與安全拉滿的環境,導致回家后,產生了警惕過剩的感受,好比不敢讓孩子去院子里玩,首飾、相機等財務不敢見光。
這種反應被稱為安全戒斷,實在是中國的環境太安逸了,讓外國人徹底放松了一把,回國后反而不適應自家的不穩定環境,激發了PTSD,中東的一個游客就袒露過內心想法。
從中國回去后,不但對孩子有著過分的保護欲,待在家里也忍不住提心吊膽,生怕劫匪上門或遭遇盜竊。
畢竟中東地區恐怖活動不是沒有,戰亂也司空見慣,實在算不上安全,有些人不理解為啥會反應這么大。
概因中國和國外是兩個極端吧,外國人習慣了時常有搶劫、盜竊、槍擊的發生。
警惕刻在了DNA里,好比英國就是出了名的盜竊之都,看好錢包是第一守則,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防偷小技巧。
反觀中國,攝像系統非常完善,人口管理也相當到位,安全性十足,大環境很平和。
社會穩定性也是極高的,種種因素疊加下,中國的和平成為了世界名列前茅的“奇景”。
要知道,國外天一擦黑大家都不約而同的關好家門,自覺的不外出,沒有宵禁勝似宵禁。
中國則煙熏火燎好不美味,特別是一到晚上,小吃攤數不勝數,滋滋冒油的燒烤,香辣醇厚的黏糊麻辣燙,香脆的炸串,以及各種四面八方的小吃。
無不勾引著過路人,外國人哪里見過這陣仗,直接被迷的失了智,淪陷在了小吃攤里。
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原本還在感嘆中國大半夜都有人敢出來,結果碰上了煙火氣的小攤,話也顧不上說了,先吃為敬。
不少外國人,來了中國體重幾乎一天兩斤的漲,什么自律全拋擲腦后,吃飽了再說。
回到家后,華麗麗的長胖20斤,這其中的麻辣鮮香只有自己知道,殊不知,回到自己家受苦開始了。
外國人終于體會到了“白人飯”的殺傷力,不少外國孩子哭著喊著要回中國吃飯,自家飯太難吃了。
大人們也是有苦難言,胖上去的體重很快掉了下來,畢竟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吃過了好的,哪還能咽得下去沒滋味的白人飯。
在中國的每一天,都是輕松自在,想去哪去哪,不用擔心晚上不安全,想逛到幾點就幾點。
然而,一踏上自家的國土,焦慮感油然而生,這就是安全戒斷的反應,也是中國軟實力的表現。
一直以來,不少外國人都認為中國是“發展中的國家”,各方面跟不上趟,但真的來一次才發現,中國早已走上了世界的前沿,有些領域比發達國家還要好。
巨大的沖擊使外國人不由得產生了反思,通過他們的口口相傳,中國的真面貌被更多外國人知曉。
真可謂宣傳一百遍,不如請他們來一遍。
2. “中國行”席卷世界
由于“中國行”的熱度居高不下,也吸引了不少國外的大網紅,之前的“甲亢哥”,與想來中國的“怪獸先生”。
都是世界級的網紅,全程直播將中國的真實情況,轉播給了世界各地的粉絲。
無形之中,又給中國增添了一把熱度,以至于,“中國熱”名不虛傳,不少外國人都蠢蠢欲動。
值得一提的是,別看中國的免簽國家才50多個,實際上已經覆蓋了大半個地球。
25年的“中國行”更加火熱,比去年青出于藍勝于藍,且超越了口罩問題之前的旅游盛況。
火出圈的中國城市眾多,好比重慶、云南、貴州、上海、北京、深圳等,都是外國游客如數家珍的寶藏。
來了中國外國人才知道,手表是可以露出來的,首飾也可以大方展示的,包是可以輕松挎在身上的,手機隨便裝兜里不會掉的。
一切消費只需要手機支付,完全不用帶錢包、零錢一大堆有的沒的,一塊手機走天下。
路邊攤也好、奢侈品店也罷,都是手機支付,無數外國人為之狂歡,特別是中國沒有消費稅,來中國買東西就是薅羊毛,因此外國人更愛來中國了。
還延伸出了外國代購,旅游、賺錢兩不誤,外國人在中國消費眼都不眨一下,因為不管怎么算都比自家省錢。
快樂好一段時間,回到家可不憂愁了。
3. 潛移默化的影響
其實說到底,之所以出現“戒斷反應”,概因生活質量下降導致的,在中國生活一切很便利。
根本不需要開車三四個小時,才能到商場或是飯店,不管是基礎設施,還是服務態度,都遠勝國外的體驗。
驟然從手機支付變回零錢一大堆的生活,任誰都會覺得很繁瑣,包括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依然是現金和信用卡。
因此來過中國的外國游客,回到家后抱怨連連,不是飯菜不合胃口,就是生活不便利。
此外,中國的高鐵快捷、方便,想去哪就去哪,而美國鐵路則遜色不少,歐洲倒是發達,只是覆蓋率又不行。
綜合下來看,中國才是最完美的那個,更深層次的原因,離不開軟文化的影響。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文化潤物細無聲的影響,譬如美國的快餐、超級英雄,就是軟文化的代表。
日本的壽司、動漫也是軟文化,中國的生活方式同樣是軟文化,無不影響著前來游玩的外國人。
所以才會出現回國后的不適應,外網上關于來中國旅游的評價無不高得出奇,看得出外國人對中國很滿意。
包括中國的多語種服務,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見,產生“戒斷反應”是正常的。
這種現象不會減少,只會增多加劇。
信息來源:
一季度出入境人數同比上升15.3% 外國人加速來華
2025-04-15 北京商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