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將向12國發關稅信函,為何不選擇公開?又為何說特朗普要想訪華,有一個問題繞不開呢?
最近,美國總統特朗普又在玩極限施壓的老把戲,他高調宣布:
已經簽署了針對12個國家的關稅“最后通牒”信函,部分商品關稅稅率將狂飆至60%甚至70%,并強硬宣稱“沒得商量”,8月1號就要生效。
12國的燙手信函
這事還得從4月說起,當時美國就對這12個國家試了試水,加征了10%的關稅,還給了90天的談判期。
本以為這是個慢慢談的節奏,可誰能想到,到了7月,美國突然就變了臉,直接把關稅飆升到70%,這一下可翻了7倍啊!
更讓人覺得“不地道”的是,美國故意用郵政寄送紙質信函來通知各國。
現在都啥時代了,網絡通信這么發達,為啥偏要用郵政呢?其實這就是美國的小心思,郵政寄送速度慢,這樣就能制造時間壓力。
等各國收到信的時候,距離8月1日關稅生效,就只剩下3周的決策時間了,這簡直就是在逼著各國趕緊做決定。
美國這次的精準打擊,目標也很明確。
歐盟那邊,主要針對汽車零部件下手,這一消息傳出,德國車企的股價當時就跌了5%。
德國汽車產業那可是相當發達,很多零部件都依賴出口到美國,這關稅一漲,成本瞬間就上去了,企業利潤肯定受影響,股價下跌也是必然。
日本呢,被美國盯上了半導體材料。
半導體產業對日本來說至關重要,東京電子等企業都緊急應對。
美國這一招,直接戳中了日本的要害,半導體材料要是出口受阻,整個產業鏈都會受到沖擊。
還有一些小國,像越南的腰果、老撾的稻米等單一品類也沒能逃過美國的“魔掌”。
這些國家經濟結構相對單一,某一品類的農產品出口是經濟的重要支柱,美國這一增收關稅,對它們的經濟打擊可不小。
不過,面對美國的這波操作,各國也沒選擇忍氣吞聲,紛紛強硬反制。
歐盟直接對美大豆玉米加征40%關稅,并且還威脅要制裁波音。
美國的農業可是重要產業,大豆玉米出口量大,歐盟這一舉措,讓美國農民很受傷。
而波音公司更是美國制造業的巨頭,要是被制裁,那損失可就大了去了。
日本也不含糊,直接暫停半導體技術共享和光刻膠專利授權。
日本在半導體技術方面有很多優勢,光刻膠技術更是處于領先地位,這一暫停,美國相關產業短期內想找到替代可不容易。
新西蘭則退出了DEPA協定,以此來表達對美國的不滿。
印度也列出了38項報復清單,而且專打共和黨票倉。
美國國內政治勢力復雜,共和黨在一些產業和地區有很強的影響力,印度這一招,直接打到了美國的“痛處”。
所以,特朗普這么折騰,對美國自身其實也沒什么好處。
加征關稅這種行為,就像是在經濟領域動用核武器,核武器更多時候是一種威懾,真到用的時候,往往是兩敗俱傷的結果。
國家間的關稅博弈,正常情況下是雙方各自亮出籌碼,計算得失,然后尋求平衡。
可特朗普現在把關稅堆得這么高,只能說明美國手中能用的經濟與外交籌碼已經沒多少了,只能靠這種極端手段,試圖逼其他國家讓步。
而且,他這種反復無常的單方面加稅,肆意撕毀國際條約,還有這次用“發信函”制造恐慌效應的行為。
正在嚴重破壞美國自身的信譽,摧毀美國多年來構建的國際信用基石。
當“不可靠”成了美國的標簽,美國的盟友們肯定會和它離心離德。
一旦失去盟友支持,美元的國際循環、高科技的壟斷紅利,甚至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都會面臨系統性崩塌。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心心念念的訪華之行也變得撲朔迷離....
中國7字鐵律
前段時間風傳他可能出席中國93閱兵式,但中美領導人會晤是有潛規則的,雙方分歧得壓到可控范圍才行。
特朗普要是在這個時候對中國掄起60%、70%的關稅大棒,那無異于當眾掀桌子。
要真這么干了,他的訪華行程就不是“可能涼”,而是“必定黃”。
畢竟,中國絕不會在關稅大棒懸頂、國家尊嚴被踐踏的情況下,還給特朗普搭建展示所謂“高超外交能力”的舞臺。
另外,特朗普想訪華,還有個繞不開的核心問題,那就是臺灣問題。
在這個事關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中方的立場堅如磐石。
我前駐美大使崔天凱的七個字十分堅決,“中國就是要統一!”
這不是商量,因為臺灣問題無談判余地,而是宣告,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特朗普要是真想踏上中國的土地,就必須在這條紅線上收起任何小心思。
而且美國這些年在國際上的霸道行徑,正讓自己一步步走向孤立。
美國霸權黃昏
全球范圍內的反美浪潮暗流涌動,最明顯的就是去美元化進程在加速,已經有160個國家聯名要求WTO審查美國的貿易政策。
要知道,美元長期以來都是全球主要的儲備貨幣,可現在它的國際儲備占比已經從之前的72%跌到了58%。
更讓美國坐不住的是,金磚國家已經建立起了“非美元結算走廊”,不少國際貿易開始繞開美元進行結算,這直接沖擊著美元的霸權地位。
盟友體系的瓦解更是讓美國頭疼,歐盟和韓國最近簽署了汽車關稅互免協議,完全繞開了美國。
過去美國總想著在汽車貿易上拿捏盟友,可現在盟友們已經不想再看美國臉色,自己找路子搞合作了。
越南也開始轉變,60%的電子零件采購都轉向了中國。
以前越南在電子產業鏈上跟美國走得挺近,可美國一次次加征關稅、搞技術限制,讓越南不得不重新考慮合作對象。
現在很多國家都選擇了“對沖式生存”策略,不再一門心思跟著美國走,而是在大國之間找平衡,誰能帶來實際利益就跟誰合作,這讓美國想靠盟友圍堵別人的算盤落了空。
再看特朗普,如今已經陷入了絕境。
手里的籌碼基本耗盡,翻來覆去就只剩關稅大棒這一招。
可這招用多了,效果越來越差,反而讓美國的信譽徹底破產。
“不可靠”已經成了美國的新標簽,各國在跟美國打交道時都得留個心眼,生怕哪天就被美國擺一道。
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關稅加得越高,越能證明美國沒牌可打了。
以前美國還能靠技術優勢、盟友支持來施壓,現在這些都不管用了,只能靠提高關稅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虛張聲勢。
美國要是還不改變自己的行事風格,繼續一意孤行搞霸權,只會被更多國家拋棄。
到時候別說特朗普訪華了,恐怕在國際上能聽美國吆喝的國家都沒幾個了。
如今看,全球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單極霸權的時代早就該結束了,可美國好像還沒認清這個現實。
接下來的日子,就看美國能不能及時回頭,不然等待它的只會是更尷尬的處境....
參考文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