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失去的只是人生前途,可老師失去的是獎金啊!”
去了清北也只能報冷門的專業,學生為了自己的前途著想,所以報了其他學校的熱門專業,
難道這有什么錯嗎?自己的人生不該由自己選擇決定嗎?
這剛過去的高考季,真是一出好戲連臺。
分數線,錄取通知書,這些尋常百姓家的事兒,今年硬生生被炒出了圈兒,直接沖上了熱搜頭條。
就是仨考得特別好的孩子,沒按老師的意思填清華北大,結果把班主任給氣得夠嗆,
甚至在班級群里嚇怕了不少學生家長,實在是倒反天罡!
這個所謂的班級名為“志遠班”,顧名思義就是尖子班或者清北班的存在,
而班里的三位高分考生,高考成績出來后,按理說,穩上清華北大是沒問題的。
于是學校,老師,還有家長,心里早就樂開了花,覺得這回又能給學校的添磚加瓦了。
可偏偏,這三位孩子,沒走尋常路。
在填報志愿的關鍵時刻,他們一合計,沒填清華北大,而是齊刷刷地奔向了上海的幾所985大學。
這一下,可把他們的班主任漆老師給整破防了。
要知道,在中國的教育體系里,特別是重點中學,把學生送進清華北大,
那不僅僅是學生的榮耀,更是學校的金字招牌,是老師的業績證明,
一時間,各種期待,付出,努力,全泡湯了,你說老師能不破防嗎。
確實,從后來流傳出來的聊天記錄看,當事人漆老師是真的非常生氣。
她在微信群里情緒激動地連珠炮發,字里行間透著一股子恨鐵不成鋼的委屈和憤怒。
她指責這仨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說他們完全以一己之心填報熱門專業,
甚至覺得他們將大家所有的感情都化整為零!
你能體會到一個老師,把自己的情感付出,看得如此之重,
以至于學生的個人選擇,都能讓她覺得自己多年的心血付諸東流嗎?
漆老師在群里細數著學校的百萬付出,老師們的傾情陪伴,還有整個學校的人滿懷的期待。
她說,從初升高成績出來,大伙兒就一路相伴,從未停止過追求清北的腳步。
在她的敘述里,這不是學生們的志愿,更是一場持續多年的集體榮譽之戰。
如今,這到手的成果,卻因為三個孩子的臨陣變卦沒了。
她甚至覺得就因為這事,自己班主任教育失職,職業教育失敗,
最后干脆撂下一句狠話:明天上午將以失望解散此群!
看到這些話,外人可能覺得老師管得太寬,但如果你設身處地想想,
在一個高度內卷的教育環境下,一個老師肩上扛著學校的升學率指標,
扛著家長的殷切期望,扛著自己的職業理想,
當她把所有勁兒都投入到培養清北生這一目標上時,那種功虧一簣的失落感,
或許真的能把人逼到情緒失控的邊緣。
不過本以為大家都會體諒老師的難處,可沒想到,這事發到網上,漆老師成了被攻擊的對象。
不少網友立馬站出來為學生說話,填志愿是人家自己的事兒,老師憑什么干涉?
學生有權選擇自己的未來,老師只是建議者,不是決策者。
讀個清北的冷門專業,出來不一定比985的熱門專業發展好,人生是自己的,不是活給學校看,活給老師看的。
這些話說得一點兒也沒錯,畢竟這是他們自己的人生,他們才是最終的決定者!
就連張雪峰也發文,建議頭部高中,以后不要以考清北為獎金指標!
是啊,如果不為了錢,誰會管這么多,干預這么多呢?
但也有另一種聲音,試圖去共情老師的不容易。
有畢業生站出來說,學校確實會請專家給尖子生開講座,培優是實打實的。
往年,志遠班的學生只要能上清北的,基本都去了。
所以,今年這仨孩子的與眾不同,讓老師失望是情理之中。
他還特別強調,漆老師平日里對學生,無論是尖子生還是普通學生,都特別上心,
關心照顧到位,這次可能只是一時激動話說重了。
這番話,站在老師的角度,確實如此。
她把這些孩子當成了自己的寄托,傾注了大量心血。
這種情感,雖然不能成為干涉學生選擇的理由,卻也值得我們去理解。
眼看輿論越炒越熱,學校坐不住了,7月7日晚上,發布了一份情況說明,
大意是承認漆老師,因為學生未報清北而在微信群里發表了不當言語。
學校說,漆老師已經深刻檢討了,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同時,學校以后會加強家校溝通的紀律,要求老師們在招生宣傳時,必須充分尊重學生意愿,堅決不能干預學生的志愿填報。
最后,學校和漆老師也向學生和家長表達了歉意,表示學生們已經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報了志愿。
這一連串的操作,雖然讓事件平息了下來,卻也更多的人不解。
為什么一所中學,一位老師,會對清華北大如此執著?
為什么學生放棄清華北大,會引起如此大的風波?
這起事件,與其說是師生沖突,不如說是應試教育和個性化教育理念的沖突。
在當前的教育大環境下,很多學校和老師,依然把清北率,名校率,當作核心關鍵績效指標。
這種指標,直接關系到學校的排名生源,甚至老師的績效和晉升。
當升學率成為指揮棒時,老師們自然會把學生往分數高,名校好的方向引導,甚至不惜犧牲學生的興趣和意愿。
但問題是,教育的本質,僅僅是把學生送進名校嗎?
顯然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一個完整的人,
一個有獨立思想,有選擇能力,能為自己人生負責的人。
分數和名校,只是人生路上的一個階段性目標,而不是終點。
讓學生發現自己的興趣,發展自己的特長,找到自己真正熱愛并愿意為之奮斗的領域,這才是關鍵。
這三位學霸,他們選擇了其他學校,肯定有他們自己的考量。
希望通過這樣的事件,能讓更多的人意識到,教育不是流水線生產,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
老師是引路人,不是決定者。
讓孩子真正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這才是教育最美好的樣子!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