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機制先行,筑牢執行“壓艙石”。街道黨工委將垃圾分類工作列為專項議題,通過每周調度、現場拉練、專題推進等舉措,組織各科室、社區對重點任務逐個攻堅、逐項突破。成立街道垃圾分類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書記、主任為第一責任人,構建“街道-社區-網格”三級聯動機制。設立街道示范值守崗 1 處、社區示范值守崗 5 處,強化現場引導與監督,確保每日早晚高峰桶前值守率達100%。
二是全民動員,織密參與“一張網”。明確物業、企業垃圾分類責任,確保壓力層層傳導、任務有效落實。廣泛動員“老街坊”志愿者、社區網格員、樓門長、小巷管家等多方力量共80余人,成立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隊,通過桶站值守現場糾正錯誤投放,維護桶站整潔。組織196名黨員干部及2000余名居民簽訂承諾書,強化主動參與意識,推動垃圾分類從“要我分”向“我要分”轉變。
三是廣泛宣傳,分類知識“潤心田”。利用橫幅、海報、電子顯示屏、宣傳欄、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宣傳載體,持續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工作。線下累計發放宣傳折頁 1000 余張,線上開展垃圾分類知識競賽吸引 500 余人參與。組織垃圾分類“五進”活動,定制學生版、商戶版分類指南,全方位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1+5+N”矩陣,舉辦“小手拉大手”“黨建紅引領生態綠”等各類宣教活動 20 余場,有效提高居民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
四是設施升級,優化硬件“降門檻”。針對轄區各垃圾桶站配置及標識規范性開展嚴格檢查,發現垃圾桶破損、分類標識模糊等問題,要求責任單位限期更新設施。統一張貼投放指引標識,確保分類容器“標識清晰、配置齊全、干凈整潔”。通過硬件升級與服務優化,降低居民分類投放門檻,為垃圾分類工作提供堅實的設施保障。
五是嚴格執法,守牢分類“全鏈條”。加大對夏季垃圾清運不及時、隨意堆放傾倒生活垃圾等問題的執法檢查力度,著力解決桶站滿冒、異味擾民問題,對檢查發現的混投問題,現場要求立即整改。針對混裝混運、非法傾倒等違法行為,要求運輸方嚴格執行分類運輸路線,嚴禁中途傾倒或混合裝載,對垃圾來源的收集、運輸單位進行倒查,從末端環節壓實責任,確保垃圾分類全鏈條規范有序。
來源:廣寧街道
編輯:曹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