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車又失靈?
晚上好,這里是浪花媽媽~
最近,杭州的一場車禍,讓小米汽車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百萬網紅小悠米駕駛小米SU7 Ultra撞樹后,一句 “剎車又失靈” 引發軒然大波。
然而,隨著事件的進一步發酵,真相似乎并不像小悠米所說的那樣簡單。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梳理一下這起事件的來龍去脈。
01
事情要從杭州百萬女網紅小悠米說起。
小悠米是一位擁有上百萬粉絲的網紅,平時以發布各種生活視頻吸引粉絲關注。
最近,她找到了新的流量密碼——駕駛小米汽車。
平時點贊只有幾百幾千的她,在社交平臺發布的第一條關于小米 SU7 Ultra 汽車的視頻就火了。
這條視頻直接突破一萬加,評論區也熱鬧起來。
小悠米見狀,干脆連著發了7條駕駛小米汽車的視頻。
靠著小米汽車的熱度,她確實圈了不少粉,本以為能借著這波流量再上一個臺階,
可誰也沒想到,短短幾天,評論區的風向就徹底變了。
那天是個雨天,小悠米像往常一樣開著小米 SU7 Ultra 上路。
可開著開著,突然車輛失控,
車子徑直撞上了路邊綠化帶的樹,巨大的沖擊力讓綠化帶的防護欄都被撞歪了。
兩根鋼管硬生生從車頂穿透到車身里,離她的腦袋不到50 厘米。
萬幸的是,安全氣囊及時彈出,她沒受什么傷。
下車后,小悠米沒先報警,也沒聯系保險公司,而是迅速掏出手機拍了段現場視頻。
畫面中車頭損毀嚴重,鋼管直插駕駛艙,場景觸目驚心。
她為視頻配上的標題僅有六個字,卻字字千鈞:“這剎車又失靈......”
她還在評論區補充,自己先后輕踩、重踩了兩次剎車,車子都沒反應,直到撞斷樹才停下來。
作為百萬網紅,她的話自帶流量,這條視頻一發出,轉發量很快沖到好幾萬。
相關話題迅速發酵,瞬間將小米汽車推至了輿論漩渦中心。
02
小悠米的視頻火了,但質疑聲也跟著來了。
有網友扒出了她當天的穿搭:腳上赫然是一雙6到10厘米的高跟鞋。
“穿高跟鞋開車本身就違規啊!” 有人直指問題關鍵。
要知道,厚鞋底會讓腳和踏板的反饋變模糊,很容易出現 “以為踩到底了,實際沒踩夠” 的情況,這時候很可能就會覺得是 “剎車失靈”。
緊接著,又一個細節被曝光:
這輛小米SU7 Ultra根本不是小悠米的車。
原車主說,這是他剛提半個月的新車,還沒上牌,
而作為他朋友的小悠米,為了拍視頻漲人氣從他這借了車。
面對越來越多的質疑,小悠米慌了神。
她悄悄將聳動的“剎車失靈”標題改為“沒有廢物的車,只有廢物的司機”,試圖淡化責任。
然而網友并不買賬,嘲諷與批評排山倒海:“標題改挺快啊”、“怎么,怕了?”
眼看著小悠米陷入困境,原車主站了出來。
他在6月30日晚上發布的一條視頻稱,小悠米確實“踩了剎車了,但是沒剎住”。
他說小悠米撞車事發當天就給她打了電話求助。
車主之后又曬出事故報告截圖的部分內容,稱小悠米確實踩了近2秒的剎車,可車子沒減速,也沒觸發VCD(車輛動態控制系統)和ABS(防抱死系統)。
他覺得,非專業人士遇到這種情況,懷疑剎車失靈也算正常。
但網友們不認同,還是揪著小悠米穿高跟鞋、操作不當的問題不放。
還有人根據車主曝光的事故報告分析,事故發生時,數據顯示油門開度一度達到90%,而剎車踏板的開度最高僅維持在40%-60%區間。
這意味著,當時車速可能提到了100km/h,可剎車力度明顯不夠。
網友猜測,要么是踩偏了,要么是沒踩到剎車,甚至可能把油門當成了剎車,這哪是 “剎車失靈”,分明是 “剎車踩錯”。
甚至有人直接質疑她是故意飆車!
事件沸沸揚揚,小米也終于出手。
小米方面判定這起事故是小悠米路上飆車導致的單方責任事故,并以“傳播剎車失靈不實信息”為由,對小悠米的相關視頻進行了投訴。
平臺迅速響應,涉事視頻被下架,小悠米也再未對此事發表回應。
真相到這里已然明了。
其實,不管剎車到底有沒有問題,小悠米作為百萬網紅,穿高跟鞋開車本身就很危險,還在沒證據的時候直接把原因歸到車子身上,確實不太負責任。
流量固然重要,但不能為了博眼球就不顧事實,更不能拿安全和品牌的信譽當賭注。
03
小悠米這事兒很難讓人不想起不久前鄭州的另一起事故。
十幾天前的鄭州街頭,一輛小米SU7上演了更慘烈的事故。
一位穿著豹紋短裙和高跟鞋的年輕女司機,在桐柏南路與隴海西路路口駕駛SU7連撞15輛車(包括8輛汽車和7輛電動車)。
現場一片狼藉,造成了巨大財產損失,但所幸沒人死亡,只是有人受了輕傷。
更令人憤慨的是,事故當晚,這位“豹紋女司機”竟有閑情逸致在抖音發布現場照片,配文“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來”,其冷漠態度引發眾怒。
后經警方檢測,排除了酒駕毒駕,初步指向操作問題。
耐人尋味的是,高跟鞋再度出現在駕駛座上。
兩起事故,兩位女司機,同樣的高跟鞋,同樣事發后的“抖音先行”。
小悠米案中,行車數據和物理證據(高跟鞋)已強有力地動搖了其單方面“剎車失靈”指控的根基,指向其自身操作失誤的極大可能。
鄭州慘劇則用血淋淋的場面警示:
高跟鞋禁錮的不只是雙腳,更是對安全底線的認知和對生命的敬畏。
科技賦予汽車越來越強的性能,但駕馭它的,終究是人。
與其在事故后慌亂地舉起手機尋找流量或推卸責任,不如在踩下油門(或電門)前,先低頭看看自己腳上穿的,是不是一雙能牢牢掌控安全、負起責任的鞋。
安全駕駛,從來就不該是“踩在刀尖上”的冒險。
網友評論:
網友1:
沖這鞋就不能相信
網友2:
就穿這鞋子開車,那怕是給你一輛自行車,你也控制不住,常開車的人都知道,穿硬底鞋開車久了之后腳感會變的很差
網友3:
說句實在話,車子是沒有問題,是個好車。為了出名,故意撞上去也有可能。穿了那么厚的一個鞋底兒,哪有什么感覺呀?不要動不動就怪汽車的問題,超速也有可能,駕駛技術也有可能,等等相關原因都有可能不要把什么事兒都怪到汽車上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