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爾濱的城市脈絡中,
兆麟公園
不僅是承載百年時光的園林景致,
更是一座鐫刻著英雄印記的紅色地標。
1946年,
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將軍在兆麟街遇害,
這條街上的兆麟公園
從此便與民族英雄的生平緊密相連。
如今,
漫步園中,
蒼松翠柏守護著英雄忠魂,
往來者在賞景之余,
更能觸摸到歷史的溫度 ——
這里,
是紀念抗戰勝利的無聲見證,
也是傳承英雄精神的生動課堂。
一座城市公園
與一位英雄的傳奇
據兆麟公園工作人員韓旭介紹,兆麟公園始建于1906年,公園的興建經歷了四個發展時期,初建命名為 “董事會公園”,后改為 “特別市公園”,解放后更名為 “道里公園”。那么,一位抗日民族英雄是如何與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城市公園緊密地鏈接在一起的呢?這就要回顧將軍的生平事跡了。
李兆麟將軍于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九一八事變后曾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總指揮,中共北滿省委主要領導人之一。1945年抗戰勝利后,李兆麟任濱江省副省長、中蘇友好協會會長等職,積極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內戰陰謀。面對復雜險惡的形勢,李兆麟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他曾義正詞嚴地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陰謀,堅定地說:“如果我的血能擦亮人民的眼睛,喚起人民的覺悟,我的死也是值得的。”
1946年3月9日,李兆麟在哈爾濱市道里水道街(今兆麟街)遭國民黨軍統特務殺害。
為紀念李兆麟將軍,哈爾濱市人民群眾于1946年8月15日建立了一座高大的紀念墓碑,將軍墓碑上刻寫著:“民族英雄李兆麟將軍之墓”11個金色大字,下面鑲嵌的銅板上鐫刻著時任松江省政府主席馮仲云1946年撰寫的墓志。2005年1月31日,李兆麟將軍墓被公布為第5批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兆麟公園不僅是一個自然風光秀麗的城市公園,也是紀念和緬懷英雄人物、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更是一個傳承歷史記憶、弘揚民族精神的紅色地標。
蒼松翠柏守忠魂
英雄故事傳千里
李兆麟將軍墓位于兆麟公園北側區域,墓前矗立著李兆麟將軍的雕像。李兆麟將軍墓周邊蒼松翠柏茂盛,筆直的樹干象征著抗日英雄的氣節……
“經常有人到這里獻上鮮花祭奠,尤其是清明節期間,來兆麟公園為英雄獻花和掃墓的市民、游客特別多。” 韓旭告訴記者,兆麟公園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哈爾濱市德育教育基地、黑龍江省國防教育基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首批哈爾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其實,不僅是清明時節,平時在李兆麟將軍的墓碑前,也有市民和游客前來獻花。近年來,哈爾濱文旅越來越火,冬季的冰雪美景,夏季的避暑勝地,毗鄰中央大街和斯大林公園的兆麟公園成為國內外游客打卡的勝地。來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在參觀的過程中,也被李兆麟將軍的生平事跡和東北抗聯的歷史深深感動,英雄的事跡與抗戰的精神被更廣泛地傳播。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霍亮 文/攝/視頻
編輯:馬云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