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紙繪圖到產業地標,從圍墾荒地到發展新城,從通化對外開放的“探路者”到中國醫藥創新的“先鋒軍”,以人為本、發展至上的理念扎根在這里,與國同行、風雨同舟的力量傾注在這里,銳意創新、拼搏奮進的擔當印證在這里……
2005年7月15日,我市首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吉林通化經濟技術開發區經省政府批準設立。2011年8月更名為通化醫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3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晉升為國家級醫藥高新區,是全國僅有的兩個以醫藥命名的高新區之一。
追“高”,逐“新”。通化醫藥高新區堅持以創新要素集聚和科技成果轉化為主線,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呈現出潛力大、活力足的良好態勢。
破浪,前行。通化醫藥高新區堅持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先行區目標,在加快推動通化高質量發展明顯進位、努力走出一條可持續振興新路中走在前、作示范。
經過20年的上下求索,高新區憑借地理區位、產業對接和功能拓展等獨特優勢,形成了以醫藥、人參、裝備制造產業為主導,食品、新材料、服務業為輔助的“三主三輔”產業體系,經濟發展含“新”量、含“金”量持續提升。目前,全區擁有醫藥健康企業105戶,“四上”企業81戶,“專精特新”企業11戶,高新技術企業22戶,各類經營主體3475戶。
醫藥健康產業是厚植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也是我市重點布局、加快發展的“千億級”產業。高新區集聚了修正藥業、東寶藥業、天實制藥等多家大型醫藥制造企業,形成了集中藥材種植、研發、檢測、生產、流通、成果轉化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產業規模持續壯大。2024年,全區醫藥產業產值同比增長20.8%,增速連續6年超過20%。
修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大型現代醫藥集團的代表,下轄159個全資和控股子公司,擁有員工10萬余人、專利1000余個、獨家品種109個。公司副總裁修來春介紹:“近年來,我們在高新區的政策、資金支持下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形成了15個銷售平臺、40家生產基地的集群發展模式,主要生產24種劑型、2000多種藥品和保健品,暢銷全國,擁有目前全國最大的OTC市場網絡。”
通化東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胰島素產業的領軍企業,其自主研發的重組人胰島素、甘精胰島素等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30%,并遠銷波蘭、格魯吉亞等歐洲國家。“2016年,我們在高新區投資建設東寶生物醫藥產業園,園區包括通化東寶藥物研究院,質量檢測中心,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原料藥及注射液生產基地等。其中藥物研究院已于2021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公司董事長冷春生表示。
被譽為“百草之王”的人參,不僅是通化的城市名片,也是高新區的產業支柱。全區現有中成藥、中藥飲片、食品、化妝品、保健食品等人參相關產品153種,加工企業19戶,商貿企業9戶及“千年珍”“北域紅”“吉林國參堂”等多個著名品牌。2024年,全區人參產業綜合產值17億元。
東方紅西洋參藥業(通化)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西洋參產業基地,擁有國內最大的西洋參倉儲中心,中藥飲片、入口飲片、人參酵素食品三大生產中心均通過國家中藥飲片GMP認證、藥品生產許可證及食品生產許可SC認證,完成注冊備案品種81個。公司副總經理洪俊介紹:“我們擁有國際一流的自動化生產線,日產能可達10噸,與全國400余家大中型醫藥連鎖公司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營銷網絡覆蓋30個省級行政區的147個城市。”
2024年底,通化人參全產業鏈數字化平臺在高新區正式建成運行。這是全國首個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對種植地塊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人參全產業鏈數字化平臺,由標準化種植體系、高質量加工體系、市場和文旅體系等七大板塊組成,由吉林參發展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日常管理。公司總經理曲奎良說:“通過數字化管理可實現人參從林間地頭到廚房餐桌全生命周期可溯源,對通化乃至全省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
裝備制造產業是高新區發展的“硬核力量”。高新區大力培育醫療器械和制藥檢測儀器設備產業,目前全區在冊醫療器械品種64個。同時注重發展大功率電力輸配,綠色環保和節能減排系列冶金、電機設備,鼓勵和引導11戶相關企業建設技術研發中心,打造耐磨材料、鋼管制造、石油機械修井工具、冶金建材等優勢生產基地。
通化建新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累計完成自主研發項目20余項、科研新成果30余個,擁有國家專利51項、自有技術近百項,生產的鎳鐵合金成套裝備占世界同類裝備總銷量的60%以上。公司在高新區的協調幫助下,先后承建了國內、東南亞和非洲地區數十個大中型EPC項目,工程總量居國內同行業領先地位。
通化鳳形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具備年產5.4萬噸高鉻鑄球鑄鍛耐磨材料的生產能力,在國內同行業率先取得60多項國家專利。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企業與目前世界最大的單體磁鐵礦——塞拉利昂唐克里里鐵礦簽訂了5年耐磨鋼球獨家供貨協議,產品總出口量達到3400噸,國際市場份額日益擴大。
在醫藥、人參、裝備制造三大主導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高新區積極布局食品、新材料、服務業三大輔助產業,努力打造多極支撐、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推動通化醫藥高新區形成更加立體、更多元化、更有韌性的產業矩陣,不斷完善產業生態,提升綜合競爭力。
食品產業集約發展。高新區統籌財政力量打造健康食品產業園,幫助相關企業利用區內醫藥產能優勢,整合現有上下游資源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通化鳳鳴生態凍干產品公司、通化師范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建校企聯合實驗室,圍繞凍干雪蛤油、鹿血晶凍干粉等食品尖端共性技術開發、成果轉化、技術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長期合作,實現產學研緊密結合、協同創新。
新材料產業持續發力。高新區加快培育、引進一批開發投入少、產品附加值高、發展前景好的戰略性新材料企業,重點突破新材料應用關鍵技術,深入開發終端產品。吉林通鑫玄武巖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高性能環保玄武巖連續纖維及復合材料,具備年產2萬噸纖維原絲的技術能力,產品遠銷歐美國家,與吉林大學、中國一汽技術中心、東風汽車技術中心合作開發新能源汽車電池殼體、備胎倉、保溫隔熱產品等輕量化部件,參與制訂國際玄武巖纖維技術規范,并與國外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研發熱塑型新材料。
服務業創新升級。高新區借力智能技術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強化供應鏈服務能力,賦能主導產業高效發展。吉林省北創三啟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為政府和企業提供智慧農業、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智能技術支持服務,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云啟供應鏈數據服務(吉林)有限公司通過與各環節供應商深度合作,可為全國范圍內的醫藥保健產品企業提供產品研發、打樣、中試、包材設計制作、量產、檢驗、倉儲物流等供應鏈整合服務。
“人民給我一方土,我還人民一座城”。這句莊嚴的承諾,在高新區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蛻變中得以兌現。高新區人始終勇立改革開放潮頭,以“摸著石頭過河”的智慧和“敢為天下先”的勇氣,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推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實現了全面突破的標志性變革。
如今,站在收官“十四五”、謀定“十五五”的關鍵節點,高新區將聚焦強鏈補鏈、數字賦能、開放合作三大方向,圍繞醫藥等主導產業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企業,打造更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推動人參醫藥健康產業園等項目數字化平臺升級,建設更多智慧工廠、數字車間,進一步提升產業智能化水平。持續深化與域外先進地區產業協作,加強溝通交流,增進互信互利,朝著“全國醫藥健康產業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目標闊步前行。
通訊員:司清華 記者:張書源
主審 | 王遠洋 審核 | 李蘊涵 編輯 | 劉佳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