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朗普政府正醞釀對中國制造的起重機再度加征關稅。更令人費解的是,美方此次還拋出了所謂中國起重機可能裝有間諜設備的指控,這一缺乏依據的說法無疑為本已緊張的經貿關系再添陰霾。
面對潛在的加稅壓力,美國港口發出警告,目前在美港口運行的起重機中,超過80%由中國生產。
他們明確表示,若要擺脫對中國產品的依賴、構建本土或可靠的替代供應鏈,至少需要十年時間。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間諜起重機”?
特朗普政府再次祭出關稅大棒,目標鎖定中國制造的港口起重機等關鍵設備,意圖加征高額新稅。這一消息猶如一枚重磅炸彈,投向了美國各大繁忙港口。
《華爾街日報》于7月9日報道指出,美國港口運營商敦促特朗普暫緩實施關稅政策。
美方此次擬對中國起重機加征關稅,理由遠不止經濟競爭層面。部分美國官員煞有介事地提出一種荒誕說法——這些來自中國的大型機械可能隱藏著用于間諜活動的通信裝置,構成所謂國家安全威脅。
這種毫無根據的指控充滿冷戰思維和科幻電影般的臆想色彩,卻成為推動政策調整的關鍵動力。然而,現實遠比想象更加骨感。
美國港口從業者對此感到憂慮,但并非出于所謂的間諜疑慮,而是對產業斷檔的深切擔憂。美國海港雇主協會主席卡爾·本策爾頻繁奔走于白宮之間,一些專家也坦言,難以找到本土替代品。
全球岸橋起重機市場,中國振華重工一家獨占鰲頭,市場份額遠遠超過芬蘭科尼和德國利勃海爾等傳統強企。
美國政府數據顯示,中國制造商占據了全球超過70%的岸橋起重機訂單。一臺中國制造的岸橋起重機平均價格約為1500萬美元,比最便宜的非中國產設備還要低數百萬美元,這種性價比優勢,在商業決策中實在難以抗拒。
更讓港口運營方頭疼的是產能建設所需時間。休斯敦港首席執行官查理·詹金斯在聽證會上強調,根據與制造商溝通結果,美國要實現起重機自給自足,保守估計需耗費十年。
若新關稅立即生效,潛在成本或將高達1億美元。
因此,港口運營商們緊急呼吁,至少應對2024年底前已下單的起重機給予豁免,并建議將新訂單的征稅推遲三年,以爭取本土或盟國制造商擴產的時間。
當美國政客們忙于在起重機上尋找攝像頭時,港口經營者們卻在為高昂成本與漫長等待期發愁。這場圍繞國家安全的猜忌,正將美國港口推向成本飆升與效率停滯的雙重困境。
關稅疊加
特朗普政府此次醞釀的新關稅,并非孤立行動,而是在拜登政府已對中國起重機征收25%關稅的基礎上,進一步加碼。
報道披露,其貿易團隊正考慮對岸橋起重機加征最高達100%的懲罰性關稅,對集裝箱、底盤等其他貨物裝卸設備也可能施加20%至100%的重稅。
這種層層疊加的關稅策略,效果恐怕不是保護本國產業,而是懲罰那些在新政出臺前,就已依照市場規則下單采購中國設備的美國港口。
代表全美81個公共港口的美國港務局協會主席加里·戴維斯在聽證會上直言不諱:美國目前根本沒有岸橋起重機生產商。
他指出,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便未再出現過此類企業。盡管他表示支持起重機本土化目標,但也強調前提條件是國會必須通過稅收抵免等激勵措施來扶持國內生產。
放眼中國以外,全球僅有日本三井E&S、歐洲科尼和利勃海爾三家公司能提供國際采購的岸橋起重機。戴維斯指出,這三家企業均無足夠產能滿足美國港口當前及未來的巨大需求缺口。
這種供應鏈的緊張狀態,影響不僅限于美國港口。當港口運營商為天價賬單焦頭爛額之際,中國造船業卻悄然交出了一份震撼世界的成績單。
中國制造
當美方還在為十年建成產能而爭論不休之時,中國造船業早已在風浪中打造出真正的巨輪。2024年中國造船業三大指標,不僅連續15年穩居全球第一,更創下歷史最佳紀錄。
在全球市場中的份額分別達到55.7%、74.1%和63.1%。特別是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雙雙刷新中國造船史新高。
這份成績單,是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浪潮中搏擊風浪、依靠技術創新和高效管理拼出來的硬實力,絕非任何保護主義溫室所能培育。
上海長興島,堪稱造船圣地。外高橋造船、江南造船、滬東中華三大船廠在2024年幾乎平均每五天就交付一艘新船。
這里誕生的不僅是數量,更是引領行業的尖端產品,例如全球首艘第五代大型LNG運輸船,代表著該領域世界最高技術水平。
全球首艘230萬桶通用型海上浮式生產儲卸油船成功交付,助力外高橋造船成為國內首家完工總量突破1億載重噸的船企。
2024年見證了中國高技術船舶的密集突破,夢想號大洋鉆探船正式入列,具備11000米深海鉆探能力,相關探測裝備取得重大進展。
進入2025年,中國造船交付勢頭依舊強勁,新年首個工作日,外高橋交付海洋偵探號成品油船;1月初,國產82600噸散貨船和62000噸重吊船相繼在江蘇交付。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李彥慶指出,中國造船業已成功跨越傳統制造階段,建立起現代造船模式。更為關鍵的是,中國是全球唯一能夠覆蓋幾乎所有船型譜系的國家,這種全面優勢在其他國家無法復制。
而中國制造的本質,是創新、高效與面向未來的戰略布局,遠非一句簡單的價格低廉可以概括。這種深厚積淀與持續進化,或許正是美國港口運營商們面對十年自產預期時,真正憂慮的根本所在。
特朗普政府揮舞的關稅大棒與間諜設備的離奇指控,折射出面對中國高端制造崛起時的戰略焦慮。然而,現實邏輯始終比政治敘事更具說服力。
美國港口運營商們發出的警告——成本激增、替代困難、產能重建需十年——正是市場規律對單邊保護主義的一次冷靜糾偏。
中國起重機在全球港口的廣泛應用,憑借的是經得起考驗的性價比、可靠性與交付能力;中國造船業連續15年三項指標全球領先、高附加值船型與綠色船舶的全面突破,更是中國企業深耕技術創新、勇闖市場競爭所錘煉出的硬核實力。
主要信源
美港口警告特朗普推遲加稅:80%岸橋起重機是中國造,美國能造出來得10年——2025-07-10 08:20·觀察者網“下水就像下餃子”!中國造船業三大指標連續15年全球第一——環球網2025-01-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