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五常中,唯一一個不承認雙重國籍的國家,所以很多來自大陸的人,想要去外面得到更好的發展時,都會迫不及待地放棄中國國籍。
然而,有這樣一位女明星,巔峰時能與鄧麗君齊名,劉德華、周潤發見了她都要下跪,甚至就連要求最嚴格的春晚,都不惜為她打破先例。
她叫徐小鳳,一個寧愿放棄未婚夫,也不愿失去中國國籍的華夏兒女,如今,年過七旬的她怎樣了?
有夢才勇敢
“我可以不要愛情,但不能不做中國人!”
1973年,徐小鳳在面對心愛之人廖暉設下的人生抉擇時,她毫不猶豫地放棄了愛情,但就是這樣一個立場堅定的女子,卻擁有無比坎坷的前半生。
1949年的,徐小鳳出生在湖北的一個普通家庭,在那個窮苦的年代,父母為養活六個孩子終日操勞。
在徐小鳳兩歲那年,父母舉家搬遷南下到了繁華的香港,只是屬于徐小鳳的苦難,卻并沒有變化。
在初二那年,由于家里的條件困難,徐小鳳被迫輟學,而在那個時候,唯一能讓她感到開心的事情便是唱歌。
徐小鳳天生擁有一副好嗓子,周圍的鄰里鄰居都非常喜歡聽她唱歌,但奈何父母重男輕女,不愿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徐小鳳的身上。
雖然前途渺茫,但徐小鳳卻堅持不懈,終于在1965年時,她遇到了人生的轉機。
當時,收音機里總是循環播放著老歌,徐小鳳在聽到后總會不自覺地哼唱,而在鄰居的建議下,她參加了“香港之鶯”。
比賽當天,徐小鳳穿著借來的連衣裙站在舞臺上,用滄桑的顫音唱了一首《綠島小夜曲》,惹得臺下評委連連點頭稱贊。
最終,徐小鳳破天荒的拿到了冠軍,可當唱片公司的邀約函寄到家里時,卻被父親鎖進了抽屜,因為在父親看來唱歌根本不能當飯吃。
然而,這次徐小鳳沒有妥協,她偷跑了出來,并從此開始以唱歌謀生。
在離開家后,剛滿18歲的徐小鳳扎進了燈紅酒綠的場所,在這里她的歌聲收到追捧,自身價值得到兌現,即便有時徐小鳳一晚要趕去七個不同的唱歌,她依然樂此不疲。
終于,在1969年時,徐小鳳遇到了音樂制作人“文就波”。
文就波在第一次聽到徐小鳳唱歌時,就覺得她是一個非常有天賦的女孩,于是,便打算幫助徐小鳳實現夢想。
在文就波的幫助下,徐小鳳連續推出了三張專輯,而當她第一次聽見自己的聲音,從黑膠唱片里流淌出來時,徐小鳳也正式開啟了長達26年的巔峰生涯。
1971年,徐小鳳又發行了專輯《黛綠年華》,這次她一改往日的風格,不僅打扮精致,還穿上了迷你裙,整個人都散發著青春洋溢的氣息。
一年后,徐小鳳又推出了《徐小鳳第四集愛你變成害你》,這次她又變成了手持吉他的文藝女孩,讓不少觀眾清新淪陷。
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徐小鳳巧妙地將情感與技巧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可以說,在巔峰時期就算是鄧麗君來了,也得給她讓路。
不過,要說徐小鳳最風光的時刻,那當屬春晚為她的破例之舉。
春晚破例
在1989年時,央視春晚向眼下紅的發紫的徐小鳳,發去了演出邀請,徐小鳳本想立馬趕過去,但奈何她已經簽了別的合約。
徐小鳳的情況讓春晚導演組爭論不休,最終,一支攝制組帶著專業設備來到了香港,為徐小鳳錄播。
要知道,一直以來春晚就只有直播,沒有錄播,而徐小鳳能讓春晚打破先例,就足以證明她當時的影響力。
而徐小鳳也非常珍惜這次機會,當《明月千里寄相思》的旋律響起時,她唱得比專輯里的慢一些,因為徐小鳳想將最好的狀態,呈現給電視機前的十億觀眾。
春晚播出后,徐小鳳的名氣如同臺風一般,吹到了大陸,她的《徐小鳳第四集》黑膠,在貨架上存不住三天,廣州的個體戶把翻錄磁帶藏在西裝內兜里過關。
北京胡同的大爺跟著收音機哼《風的季節》,上海舞廳的年輕人,在迪斯科燈球下模仿她招牌的拖腔。
與此同時,央視還收到了三麻袋觀眾來信。
有歸國華僑說在《心戀》里聽見了吳儂軟語,有邊疆戰士把歌詞抄在日記本扉頁。
當香港媒體追問錄播細節時,春晚導演只是微笑:“好歌聲不該有界限。”
而春晚團隊留下的那張簽名賀卡也被徐小鳳珍藏,因為這張印著央視臺標的紙片,是兩岸文化交流的珍貴物證。
按理說,當時火遍大江南北的徐小鳳,應該成為華語樂壇的常青樹才對,可結果卻是,很多年輕人都沒有聽過徐小鳳的名字,因為她在最巔峰時,選擇了隱退。
不要愛情,誓做中國人
對于徐小鳳隱退的原因,外界眾說紛紜,有人說她是被情所傷,對名利、人生失去了希望;也有人說,徐小鳳嫁入豪門,不用再拋頭露面。
但不管怎樣,在1995年之后,徐小鳳就徹底淡出了公眾視野,至于外界猜測的被情所傷,她倒是的確有過相關的經歷。
據說,徐小鳳曾有過一段婚姻,但在這段婚姻里她飽受折磨,可就在徐小鳳對愛情失去信心時,她又遇到了一個美籍華人“廖暉”。
徐小鳳與廖暉相愛七年,但卻沒能走進婚姻的殿堂,因為廖暉曾向徐小鳳提出要求,希望她能放棄中國國籍,去美國生活。
就當時的情況來看,發達的美國無疑是優渥生活的更好選擇,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的公眾人物選擇出國。
對于廖暉的要求,徐小鳳也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她的確很愛廖暉,但她又舍不得離開生養自己的故鄉。
這時,徐小鳳看到了當初春晚留下的那張簽名賀卡,她輕輕撫摸上面的國徽,腦海里滿是第一次在海外演出時,華人觀眾舉著五星紅旗涌向舞臺的場景。
于是,徐小鳳毅然決然地向廖暉提出了分手,并坦言:“我可以不要愛情,但絕對不能不做中國人!”
在分手的消息傳出后,有記者在利舞臺舊址拍到徐小鳳,她駐足在當年比賽的海報前,發梢沾著細雨。
曾經,有專家預言徐小鳳錯過廖暉,就是“錯過了最后的姻緣”,但沒有人知道,在二十年后的紅館復出演唱會上,當《婚紗背后》的前奏響起時,臺下坐著一位白發蒼蒼的紳士。
是開始也是結束
2005年,消失了近十年的徐小鳳強勢歸來,紅磡體育館售票處的長龍,已經可以繞場半周,黃牛黨蹲在路邊,手機里不斷刷新著票務網站的崩潰頁面。
這些排隊的人里,有當年在錄像廳看她MV的工廠女工,也有在卡拉OK必點《風的季節》的金融才俊。
當《每一步》的前奏響起時,看臺區突然亮起一片星海,五十歲的家庭主婦跟著節奏拍手,西裝革履的中年男人在副歌處突然哽咽。
有歌迷發現,徐小鳳標志性的拖腔比CD版本多了幾分沙啞,像極了老紅木家具新擦出的包漿。
安可環節的《順流逆流》唱到一半,舞臺大屏突然切到觀眾席,當年在利舞臺給她投票的評委,如今正拄著拐杖輕輕跟唱。
散場時,工作人員清點出三百多束被遺落的鮮花,其中一束滿天星里夾著發黃的剪報,而剪報上正是1989年春晚的節目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