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川渝新時代文明實踐“一廊四帶”建設媒體采訪活動走進江津,來自重慶日報、重慶廣電集團(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華龍網、上游新聞、重慶發布等市屬媒體的記者,實地探訪重慶市江津區與四川省瀘州市共建“一瀘同行更津彩”文明實踐品牌,廣泛傳播川渝新時代文明實踐共建走深走實的優秀經驗成果。
活動現場
活動當天,記者們參觀了江津區塘河鎮“睦園·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瀘江永榮”家庭教育聯盟展覽、江津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合江縣法院·江津區法院聯合調解工作站,參加了“一瀘同行更津彩”川南渝西新時代文明實踐帶共建主題活動,用各種方式記錄新聞素材、進行現場采訪,挖掘“一瀘同行更津彩”文明實踐品牌的創新實踐亮點。
授牌儀式現場
“一瀘同行更津彩”川南渝西新時代文明實踐帶共建主題活動現場,江津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鄒軍、瀘州市合江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稅浪濤共同為塘河—白鹿“睦園·新時代文明實踐點”以及“睦園·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隊”授牌,標志著川渝跨省共建“睦園·新時代文明實踐點”落地。
該實踐點位于江津區塘河鎮石龍門村與瀘州市合江縣白鹿鎮袁灣村交界處,由江津區塘河鎮和瀘州市合江縣白鹿鎮聯合共建,在原有家事聯調示范大院基礎上進行提檔升級而建立,并充分整合“川渝兩地婦女兒童維權站”、“瀘江永榮”家庭教育聯盟、川渝聯合調解工作站等川渝毗鄰兩地優勢資源,常態聯合開展理論宣講、移風易俗、文化惠民、關愛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等文明實踐活動60余場次,聯調矛盾糾紛50余件,惠及周邊群眾4.1萬余人。
民警給鄉親們普及防溺水和禁毒知識。
為深入推進兩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家庭教育,授牌儀式結束后,在塘河—白鹿“睦園·新時代文明實踐點”,來自川渝兩地的宣講員,圍繞防溺水、禁毒、反詐騙、家風家教家訓、關愛未成年人等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川渝院壩會”微宣講,現場還舉辦了塘河鎮大學生志愿者暑期關愛未成年人文明實踐等活動,吸引了江津區、瀘州市合江縣兩地近200余名群眾參加。
聽完本次“川渝院壩會”微宣講,塘河鎮石龍門村村民張慶源感觸很深,她表示,以前很少有這樣的聯合活動,如今每季度基本都會開展一次,群眾反響很好,“通過開展理論宣講、文化活動,不僅學到了反詐騙、防溺水、森林防火等知識,更是化解了毗鄰地區因群眾生活交往密切產生的矛盾糾紛,讓鄰里關系變得更加文明和諧。”
“川渝院壩會”微宣講活動現場。
“這個實踐點的建立,是川渝兩地打破行政區劃壁壘,推動陣地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服務群眾,有力深化川渝文明實踐協作共建的生動實踐和創新范例。”江津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主任莊朝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江津區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區有6個鎮與四川省瀘州市的5個鎮街毗鄰,兩地共建“一瀘同行更津彩”文明實踐品牌,明確了年度共建活動30余項。未來,雙方將持續整合優勢資源,聚焦“機制共塑、資源共享、活動共辦”等重點工作,圍繞理論宣講、家風家教、移風易俗、關愛未成年人等主題,創新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為建設川南渝西新時代文明實踐帶貢獻智慧和力量,共同奏響新時代西部“雙城記”的文明樂章。
特約記者:莊朝兵
編輯:胡佳興 編審:吳 剛
值班副總編輯:易志慧
總編輯:黃 艷
聲明:凡江津區融媒體中心所屬平臺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