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婦女兒童和婦聯工作的重要論述,進一步總結和宣傳各地各部門婦聯系統黨建工作、婦女工作改革創新的探索實踐和優良經驗,市婦聯開展全市婦聯系統優秀黨建案例、婦女工作特色創新案例的征集工作,涌現出一批有特色、可借鑒的優秀案例。“河套女性”開設優秀案例展播欄目,全面展示全市婦女兒童工作的生動實踐,敬請關注。
隨著老齡化社會加速到來,臨河區車站街道老年人口數量持續攀升,老年人對助餐服務需求愈發迫切。創新“黨建帶婦建+扶持創業”模式,領辦“媽媽味道”助老餐廳項目。該項目不僅有效破解了老年人“做飯愁、吃飯難”問題,更成為激活“她力量”、賦能社區治理、促進婦女家門口就業創業的生動實踐。
一、社區基本情況
臨河區車站街道興旺社區轄區面積0.6平方公里,住宅小區22個,平房區6個,劃分10個一般網格,居民3506戶、7357人,其中老年人口占22%,婦女占47.6%(其中女性勞動力資源1672人,占23%)。社區黨支部秉持“小食堂關乎大民生”理念,充分利用2200平米的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中120平米的助老餐廳,按照“政府補一點、餐廳讓一點、居民付一點”思路,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鏈接社會資源,為轄區婦女搭建家門口就業創業平臺,實現助老服務與婦女發展的雙贏。
二、主要做法
(一)黨建領航,需求精準對接。“媽媽味道”老年餐廳的建設與運營,由興旺社區婦聯負責具體實施,成立了由社區黨支部書記任組長,明確職責分工,對餐廳規范運營、食品安全等進行監督管理的工作小組。同時,動員社區婦女志愿者參與服務,前期組織黨員和婦女代表,通過問卷調查、上門走訪、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對餐廳菜品設置、價格制定等進行了充分調研。
(二)“她力量”賦能,家門口就業。興旺社區全齡段婦女人數較多,婦女的就業增收和作用發揮關系到家庭和社區的和諧穩定。項目開發營養配餐師、服務員、幫廚、送餐員等15個就業崗位,招募轄區30名左右全職媽媽、低齡老人組建核心運營團隊。創新“積分制+計時薪酬”模式,聯動愛心商戶完善“時間銀行”積分超市,鼓勵更多社區婦女和活力老人靈活參與餐廳服務與社區互助,提升自我價值感,形成“婦聯牽頭、社會參與、居民互助”共建格局。
(三)多元服務,暖心助老。項目以三種形式滿足不同老年人及家庭的需求,“助餐點+上門配送”服務模式根據老年人年齡、身體情況等享受梯度優惠補貼;“社區家宴”服務模式以低于市場價10%——30%承接生日宴、節日聚餐;“共享”廚房模式讓居民可利用食堂不營業時間,到餐廳進行食材加工、烹飪、設宴等,也為居民提供代加工家常菜服務,根據制作難易程度收取代加工費。
(四)“食堂 +”拓展,拓寬服務范圍。“媽媽味道”老年餐廳項目充分利用車站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內設置,可同時滿足就餐、娛樂、學習等需求的15個功能室,以項目為核心,拓寬服務模式。一是推行“食堂+學堂”模式,開展各類文化娛樂、健康保健、反詐防騙、“退休第一課” 等課程活動,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二是推行“食堂+康養”模式,與社區衛生院、醫療機構等合作在養老服務中心設置康養服務點,為老年人提供到中心和到家的無償巡診義診、康復指導、理療按摩等醫療養老服務。餐廳充值會員可通過就餐積分兌換有償服務。三是推行“食堂+公益”。餐廳食材采用與周邊鄉鎮“社鄉聯盟+愛心商家抵償提供”的供應形式,對聯動商家、鄉鎮和個人公開表彰,在餐廳設置捐贈榮譽墻記錄捐贈者信息,激發社會各界參與老年助餐服務項目的積極性。
下一步,興旺社區將始終以群眾滿意度為標尺,推動基層婦女組織黨建品牌項目建設從“探路者”向“領跑者”升級,在全市基層婦女組織服務群眾高質量發展中,奮力譜寫“黨建引領更有力度、婦女服務更有溫度、居民生活更有質感”的嶄新篇章!
來源/市婦聯辦公室
編輯/常晨
審核/趙納源
監審/王慧娟
終審/王慧榮
聲明:除原創內容特別說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和音視頻均來源于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