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啊,網上又熱鬧起來了,說的還是老話題:中國是不是在偷偷給伊朗送武器?特別是防空導彈。兩則新聞傳得挺開,一個說中國緊急支援伊朗大批防空導彈,另一個說有五架大飛機從中國飛往伊朗,裝著軍事物資。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好像真的一樣。但這事兒,咱得掰開了揉碎了看,不能光聽風就是雨。
先從防空導彈的“故事”開始。前幾天,一家叫《中東之眼》的網站,引用了幾個所謂的“阿拉伯國家官員”的話。他們說啊,伊朗和以色列剛停火沒多久,中國就“第一時間”給伊朗運去了“大批急需的防空系統”,像是“紅旗-9”這樣的厲害家伙。更玄乎的是,還說伊朗不是用現金買的,是用等價的石油換的,這叫“富有創意”。
這消息一出來,可把一些人激動壞了,特別是以色列那邊。他們的媒體《以色列今日報》立馬就跑去問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這事兒是真的嗎?中國大使館沒含糊,很快就給了正式回復。人家說得清清楚楚:“大使館認為該報道內容不實。”意思就是,這事兒是假的,沒這回事。
我們反對擴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運載工具。這是負責任大國的原則。我們從不向交戰國出口武器。這是條硬杠杠。對軍民兩用的東西,管得很嚴。總之,賣武器這種事,中國一貫是“謹慎、負責”的態度。
你看,中國說得很明白。伊朗和以色列現在雖然停火了,但之前打得那么兇,關系還很緊張,算是“交戰國”狀態。中國怎么可能在這個時候往火上澆油,給伊朗送武器去打以色列?這不等于自己打自己臉嗎?大使館都說了“中國不會向交戰國出售武器裝備”,意思就是,要想買中國的武器,伊朗得先跟以色列真正和平下來才行。
中國的武器出口,一直是有規矩的。跟伊朗之間,新世紀以來大宗軍火買賣幾乎沒了,特別是最近這十幾年,基本上沒交易。真想重啟,也不是說句話就成的事,得談很久,方方面面的問題都得解決。伊朗自己呢,也更想搞自己的軍工,不太愿意全靠買別人的,怕被卡脖子。所以,不是伊朗“不想買”,更多是實際情況和中國的原則決定了“買不到”或者“不能現在買”。
再說五架大飛機的“懸疑”。再往前點,六月底的時候,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和一些印度媒體也炒了一波。他們說,有五架波音747大飛機,從中國起飛,飛向伊朗,而且快到伊朗的時候,“神秘消失”了!說得神乎其神,暗示這些飛機運的是“軍事物資、彈藥,甚至核武器零件”!網上一些人跟著起哄,說中國這是下場給伊朗撐腰了。
這事兒聽起來挺嚇人,但真相一扒開,就沒意思了。原來,這些飛機根本不是什么“神秘軍機”,它們是歐洲盧森堡一家普通貨運航空公司的貨機。人家飛的是常規的商業貨運航線,從中國往歐洲運貨。這條線早就有了,一點都不神秘。
那為什么飛機飛到中亞,快接近伊朗的時候,在公共的航班追蹤平臺上“不見”了呢?民航專家都懂,這太常見了:飛機降落到機場了,信號自然就沒了。或者飛機飛進了某些特殊空域,追蹤系統可能暫時捕捉不到信號。有時候就是追蹤平臺的技術誤差或者信號覆蓋問題。
結果呢,這些外媒硬是把這種普通的技術現象,歪曲成“關閉應答器”、“躲避監控”,好像飛機在搞秘密行動一樣,故意制造緊張氣氛。
為啥西方總愛這么干?這種“中國給沖突方送武器”的劇本,咱們看著是不是有點眼熟?對啊,之前俄羅斯和烏克蘭打起來的時候,西方媒體不也老這么炒中國嗎?說中國給俄羅斯軍援。為啥他們樂此不疲呢?原因其實也不復雜:
抹黑中國形象:中國現在在國際上提倡和平、斡旋沖突,形象不錯。他們就想把中國描繪成“背后使壞”、“支持沖突”的一方,破壞中國的中立和道義形象。你一搞和平,他們就造謠你送武器,這招挺損的。
轉移注意力,美國自己在中東的政策,搞出不少麻煩,焦頭爛額。炒作“中國軍援”,就能把大家的視線從他們自己的問題上挪開,順便把水攪渾。制造緊張,找借口,渲染中國“介入”,就能給他們自己在中東加強軍事存在、拉幫結派找理由。你看,“威脅”來了嘛!
說到底,一些勢力就是見不得世界安寧,尤其見不得中國安安穩穩發展。搞點摩擦、制造對立,對他們可能有利。
中國呢?態度很堅定,謠言就是謠言,原則就是原則,和平才是正道。咱們看新聞,特別是這類敏感話題,真得多留個心眼,別輕易被帶了節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