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啊?看看俄烏、巴以、印巴、伊以、朝鮮半島、緬甸蘇丹……近幾年為啥哪哪都在起沖突?如果你查過數據就能看到,現在全球36個國家都在鬧打仗,創了80年以來的新高,國際局勢早就亂成一鍋粥了,連只追劇不關注戰爭的樂子人,也能張口就來幾招戰術,所以這世界是怎么了?到底還能不能好呢?
歸根究底還是“錢”鬧的!
早在疫情的時候就有苗頭,因為疫情其實就是公共危機,社會就算是短暫停擺也會導致市場混亂和經濟危機,然后勢必影響金融,這樣高附加值的產業會反向影響政治,尤其是西方那些空心化的發達國家。政治不穩定了,戰爭也就來了。
這就是為啥近幾年總能看到其他地方起沖突的原因。
那么最近的沖突焦點,就是6月那場伊以沖突了。
不管是誰先動手,都會讓全世界的油箱震顫,尤其是國外,油價單日飆升10%,沒別的原因,就是中東石油多,而往外賣油必經的霍爾木茲海峽正好掌握在伊朗的手上。那地方一亂起來,國際油價就得抖三抖。尤其是現代戰爭,石油管道里流淌的從來不是燃料,而是裹著黑金的血與火,不管你在不在參戰國,你的油箱都要為炮火買單。
有人就納悶:巴以沖突我能理解,伊以之前不是好得同穿一條褲子嗎?怎么會打起來?這世界到底能不能好了?
這就不得不提到美國幾十年前埋下的禍根了。
為啥說伊以之前關系好啊?
當初以色列建國的時候,中東那一圈的阿拉伯國家都不樂意。猶太人1948年5月14日宣布獨立建國,11分鐘后,美國就成了全球第一個承認以色列的國家。而伊朗,就是第一個承認以色列的穆斯林國家。
那時候他們還不叫伊朗,而是‘波斯’。
當時的波斯跟晚清差不多,被英法俄按在地上簽不平等條約,普通老百姓身上壓著幾座大山,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當時波斯有個叫做‘禮薩汗·巴列維’的軍官,看見局勢不好,就想帶著新軍搞改革。一開始是借著沙俄的力,可是列寧一聲吼,俄國人跑了,英國佬趕緊來接手,‘黃袍加身’把這個巴列維推上王位,還簽了個《英伊協議》,從海關到軍隊全把控,裝都不裝了,直接把波斯當提款機。
沒想到這個巴列維還有兩下子,稱王之后開啟雙重變革,先是1935年撕掉波斯標簽,改名伊朗,然后又用鐵腕推行世俗化,比如拆除部落武裝、讓警察走上街頭幫婦女摘面紗、引入西方法律,總的來說就是想把古波斯拽進現代社會。
這本來是好事,可惜二戰時這哥們兒站錯隊,鐵了心挺德國,于是戰敗后就被趕下臺到海外流浪去了。不過他的兒子小巴列維被美國看中,不僅扶持他復位,還給了很多投資。別誤會,美國不是發善心,而是想用石油特許權置換地緣籌碼,為了達成目的,甚至手把手教伊朗建核設施!
誰能想到,幾十年后美國最頭疼的伊朗核問題,禍根竟是自己埋下的。
那時候以色列剛在中東扎根,美英當“后臺老板”把它當釘子楔進阿拉伯世界。伊朗跟以色列同屬美國陣營,是第一個承認以色列的穆斯林國家,倆國在軍事、石油上沒少合作,跟穿一條褲子似的。猶太人被阿拉伯聯軍圍毆那會,伊朗表面不參戰,背地里暗戳戳給以軍送資源!
70年代以色列開始起飛那會兒,伊朗還派很多軍官、學者去特拉維夫學習先進的雷達技術,整個德黑蘭街頭跑的公交車,幾乎都是猶太人造的。
可惜這個蜜月期很快就被中斷了。
當時小巴列維繼續搞改革,雖然經濟是漲了,但錢全都進了少數權貴和外國資本的腰包,老百姓反而更窮了。更要命的是,他仗著有美國撐腰,幾乎把宗教勢力得罪光了,比如禁止教士干政、沒收宗教財產等等。而作死的結果就是被趕下臺。
1979年,伊朗爆發宗教革命,霍梅尼的追隨者舉著《古蘭經》沖進皇宮,連美國勢力都沒法保住小巴列維。王室被趕跑之后,美國想扶持另一個傀儡,然后選中了霍梅尼,沒想到踢到鐵板了。
霍梅尼好處照拿,但面子是半點都不給,一上臺就撕破臉,不僅收回美國資產、綁架大使館人員,還喊出“不要西方只要伊斯蘭”的口號,連猶太教也被當成了死對頭。從此伊朗從世俗化國家變成什葉派神權政體,意識形態這根刺一扎進去,昔日的美以盟友全成了仇敵。
既然成了敵人,美以肯定見不得伊朗壯大,更不會允許自己瞄準的油田上有別人的核武器!于是伊朗核問題愈演愈烈,直到這次以色列率先突襲開戰。
那為啥伊以沖突會牽動全世界?
關鍵就在“石油”二字。它不僅影響油價,還跟美元霸權掛鉤。
伊朗是中東第二大產油國,日產量427萬桶,這次沖突已經讓石油出口減少4%,更別提他們手里還捏著霍爾木茲海峽,全球30%的海運石油都得從這兒過,要是封鎖海峽,油價能瞬間上天。
舉個例子,1990年海灣戰爭的時候,油價就翻了一番,最近這輪伊以剛開打,單日就漲了10%。價格一漲,工廠成本跟著漲,加油變貴,超市商品也跟著漲價,這就是輸入性通貨膨脹。再往遠了看,各國經濟復蘇都得被拖累。
至于美國為啥急了?
很好理解,油價一漲,俄羅斯的荷包就越鼓,就越有后力去揍烏克蘭。要是伊朗再倒向俄羅斯,連帶著中東產油國都跟美國離心離德,那么美元霸權都得晃悠。 美元霸權沒了,大漂亮還怎么靠加息降息潮去割全球韭菜?換成是你肯定也得急。
所以說,現在的中東就像個牌桌,誰能坐到最后是要看資格和實力的。
當一方打不動了,另一方也耗不起了,和平才會敲門。現在伊朗缺反隱身雷達,缺防空系統;而以色列怕導彈雨洗地,怕陷入消耗戰,更怕霍爾木茲海峽被封;而美國則擔心俄羅斯借機擴張。各方都有軟肋,才沒把仗打絕。什么時候博弈天平傾斜到任何開火行為都會燒毀自身利益時,槍管才會暫時冷卻。
至于這個世界會不會好起來?先看看各國手里的牌,再摸摸自己的錢包吧。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多搞錢,多存資產,謹慎消費,才能在戰火來臨時有更高的抗風險能力。總不能在危急關頭,連一張機票都買不起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