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
桂林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師生開展暑期“三下鄉”活動
7月2日至8日,桂林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菁華志愿服務團40余名師生集中開展以“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為主題的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惠民義診活動。楊杰攝
7月2日,師生志愿者配合醫護人員到六塘鎮中心衛生院門診部門前開展義診活動。除了免費體檢,如測血壓、測血糖、心電圖檢查、超聲檢查等基礎健康檢查外,還有神經外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內分泌科、泌尿外科、消化內科、全科醫療科、胸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內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眼科、疼痛科、康復醫學科等多個科室的專家現場坐診,為居民提供一對一的健康咨詢與診療建議。學生志愿者為村民科普健康素養知識,并引導群眾進行健康咨詢和相關檢查。此外,義診現場發放針對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慢性病的常用藥品,以及贈送免費檢查、治療體驗券、小禮品。
參觀桂北游擊隊文史館。曾瑞燊攝
7月3日,師生志愿者以桂林嶺尾渡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江頭村愛蓮祠堂廉政教育基地為課堂,通過沉浸式體驗、情景短劇、軍事拓展等形式,將革命歷史轉化為鮮活教材。在嶺尾渡,桂北游擊隊的戰術講解與模擬射擊、坐坦克車體驗相結合,讓“以弱勝強”的革命精神可觸可感;在江頭村愛蓮祠堂,周氏家族“官清吏瘦”的家訓與醫學生“廉潔從業”的誓言跨越時空共鳴,為青年學子筑牢“醫者仁心”的精神根基。這一場“行走的思政課”,既是新時代青年踐行社會責任的生動實踐,更是一次與革命歷史對話、與清廉文化共鳴的精神洗禮。
7月8日,師生志愿者來到龍勝各族自治縣三門鎮交其村,分為四個小組,有序地開展活動。
在惠民義診活動中,學生志愿者配合心血管內科、婦科、骨科、消化內科、中醫科、眼科、胸心血管外科、疼痛科、藥學部等多個科室的醫護人員,開展登記診療信息、測量血壓等工作,協助醫護人員為群眾進行相關學科疾病的診查,根據不同年齡層的問診狀況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并有針對性地免費發放相關藥品,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便捷的診療服務。
健康宣教活動。黃悅攝
在健康宣教活動中,學生志愿者配合急診醫學科醫生開展急救知識普及活動,系統講解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復蘇術等急救技能,并重點普及防蛇咬傷知識,以及現場指導心肺復蘇急救實操演練等方式,增強群眾的應急救護意識。
在“情暖夕陽”活動中,師生志愿者與老人圍坐一堂,手把手教授毛線手工花制作技巧。在溫馨的互動中,銀發與青春交織,一根根彩線化作綻放的花朵,傳遞著跨越代際的溫暖。活動尾聲,志愿者們為每位老人送上紀念品,讓這份美好記憶得以延續。
“童心向黨”活動。梁晉瑜攝
菁華志愿服務團作為2025年全國大學生“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入選團隊,在“童心向黨”活動中創新采用“宣講+實踐”模式。學生志愿者巧妙運用“恐怖箱”游戲,引導孩子們直面未知,打破對輻射的恐懼認知,認識到輻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常態性。科普環節結束后,志愿者向孩子們發放材料,帶領大家共同制作“兩彈一星”主題賀卡,讓“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指尖流淌,實現紅色教育從理論認知到情感共鳴的升華。
菁華志愿服務團通過開展送醫基層、紅色浸潤、健康幫扶等一系列活動,不僅為基層群眾帶去實實在在的幫助,更讓青年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理解,錘煉了品德修為,提升了服務社會的能力。未來,第二臨床醫學院將繼續引導青年學子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敬曉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