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環(huán)抱中,
東澳島如被時光打磨的碧玉,
靜靜臥于珠海深藍。
這里15公里黃金海岸線蜿蜒如帶,
愛情地標星羅棋布……
是游客眼中的“廣東小塞班”!
7月10日,由中共珠海市委宣傳部攜手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珠海分社策劃,珠海格力集團特別支持的《踏浪伶仃 擷珠拾貝——“這是我的島”》系列報道推出了最新一期報道《東澳島:從烽火邊關到詩意棲居》。
行至珠海萬山群島腹地,一顆碧玉般的海島鑲嵌于深藍之中。
海灣自東向西蜿蜒,形似凹部,可泊舟楫,故名“東澳”。
這里,峭崖臨海,視野開闊,扼守珠江口航道咽喉,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清雍正七年,銃城巍然聳立,東炮臺與烽火臺扼守海疆,拱衛(wèi)澳門、虎門外圍;光緒二十五年,東澳島海關設立,巨石碼頭曾見證商船往來。
百年穿梭,硝煙散盡。如今,這里浪漫涌動。15公里黃金海岸線、82%森林覆蓋率、懸崖上的愛情地標,一片片“浪漫秘境”,讓東澳島成為人們向往的詩意棲居之地。
01
百年烽煙
海防重鎮(zhèn)見證崢嶸
登上散石灣頂,西望澳門、橫琴,東北遠眺香港大嶼山,東南覽白瀝諸島,海天遼闊,盡收眼底。
這片土地承載著悠遠的歷史:商代已有先民在此漁獵,南沙灣出土的新石器石網(wǎng)墜、夾砂陶斧,青銅器時期的青銅斧,北宋刻花碗及明清瓷片,無聲訴說著跨越千年的島居文明。
沿古驛道拾級而上,低矮灌木叢中,“武當勝景”“萬海平波”摩崖石刻悄然顯露。民間相傳,大海盜張保仔曾盤踞于此,后來受到清軍圍剿,撤離前將財寶深埋島中,留下“藏寶十八行,行行十八翁”的神秘謎題。
作為萬山群島中靠近內(nèi)地與澳門的要沖,東澳島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海防地位舉足輕重。康熙年間的《皇輿全覽圖》——中國首張帶經(jīng)緯網(wǎng)的全國地圖,已清晰標注東澳島,可見其海防前沿和戰(zhàn)略要沖地位。
銃城斑駁的城墻,至今屹立海邊。青磚拱頂?shù)某情T,構筑起灰褐色的長方形城堡,炮位清晰可見。眺望海面,驚濤拍岸,猶聞當年戰(zhàn)鼓。
近旁烽火臺由三合土與石塊筑成,一人多高。近代廣東海域海盜肆虐,烽火臺狼煙仍是重要的聯(lián)絡信號,成為傳遞軍情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穿過東澳灣堅固的防波堤,一塊半浸海中的巨石映入眼簾,這便是昔日“海關碼頭”的遺跡。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簽訂后,九龍關長洲稅廠分卡被迫撤離。為填補空缺,嚴查鴉片走私并征收關稅,清政府在此設立“東澳稅廠”,屬拱北關四大分口之一,一度躍升為拱北關區(qū)第二大分卡。
彼時無泊位,貨船緊貼巨石停靠,海關稽查員需劃艇登船查驗、征稅。據(jù)《拱北關史料集》記載,由于東澳關卡交通不便,島上生活荒涼,還有海盜威脅,主管官員幾乎半年輪換一次。后因海盜侵擾、輪船興起及廣州灣開埠等因素,東澳海關逐漸式微,最終于1919年5月31日關閉。
如今,僅存的水手房、泊船處、水井、古道,默默地講述著那段商船輻輳、關稅重地的流金歲月。
探訪途中,我們遇到了新島民鄧秋根。她是珠海市圖書館萬山分館的管理員,也是島上歷史遺跡的巡查員。來到東澳島十年,她像呵護孩子般守護著島民口口相傳的歷史。
“一草一木都可能影響遺址。”鄧秋根指著銃城墻體說,“如果發(fā)現(xiàn)有破壞,就要聯(lián)系文物專家上島維修。夏天草木瘋長,得及時通知修剪,防止根系破壞墻體。臺風天最揪心,巡查頻率要加倍,生怕哪段老墻扛不住風雨……”
“這些都是島上的根,我們有責任把它們完好地交給下一代。”她的話語樸實,卻透著沉甸甸的使命感。
02
山海煥新
浪漫秘境邂逅詩意未來
清晨,陽光穿透海霧,灑滿東澳島。
滿載而歸的漁船陸續(xù)靠岸,海鮮市場與美食街的喧囂,混合著清粥與海鮮粉面的香氣,喚醒了島嶼最原始生動的生活氣息。
“將軍帽、狗爪螺、石九公,是我們東澳三寶。”島民言語間透著自豪。
在游客眼中,東澳島是“廣東小塞班”。這里山海相依,15公里黃金海岸線鋪陳開純白沙灘與蔚藍海面,構成壯麗畫卷。
蒼翠環(huán)繞,碧濤翻卷,吸引眾多游人到此,來一場穿山越海的浪漫之旅。全島森林覆蓋率高達82%,植被蔥郁,氣候溫潤,原始生態(tài)環(huán)境保存完好。乘車環(huán)島,林蔭蔽日,燥熱頓消。
島上,蜜月公園、婚禮堂、山盟海誓園等愛情地標星羅棋布,承載著無數(shù)真摯誓言。《我在島嶼讀書》的錄制,留下余華、莫言的詩意文字,引來無數(shù)游客打卡。
環(huán)山而下,來到享有“鉆石沙灘”美譽的南沙灣,細軟白沙令人流連。傍晚潮落,正是游泳踏浪的愜意時分。沿國內(nèi)首條離島濱海棧道漫步,棧道如絲帶連接沙灘,懸空玻璃段下浪花翻涌,海風輕拂,滌蕩塵囂。
懸崖海岸、勁風晚霞,勾勒出獨具魅力的海上秘境。坐落于東澳島尖懸崖之上的阿麗拉酒店,憑借獨特的創(chuàng)意理念,斬獲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IAI全球設計獎金獎等一系列國際大獎,名聲斐然。而2014年開業(yè)運營的格力東澳大酒店,也已然成為這座城市向海而興的見證。
近年來,格力集團創(chuàng)新“島海聯(lián)動”模式,加速布局高端海島酒店集群,依托橫琴碼頭客運、游艇、直升機等多元化陸島交通,著力構建高品質生活方式新場景,目標直指粵港澳大灣區(qū)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旅游休閑度假勝地。
根據(jù)規(guī)劃,這片海島還將從“吃住行游娛購”全維度升級旅游消費體驗,謀劃全國知名環(huán)島跑、山地自行車賽事、海島音樂會等文旅活動落地,加速構建多元融合的海島度假生態(tài)圈。
從蜜月山巔遠眺,珠海與澳門的天際線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大灣區(qū)的璀璨繁華與東澳島的點點漁火交相輝映,一幅“城島共生”的詩意畫卷徐徐展開。
穿過歲月風云,昔日的海防鎖鑰,正在一遍遍煥新更迭,抵達人們心向往之的“詩與遠方”。
統(tǒng)籌/沈文金、吳志遠
文/黃天儒 梁涵
圖/關銘榮 陳佳哲
部分圖片來自珠海萬山、珠海傳媒集團
來源:南方日報 特別鳴謝:珠海格力集團
編輯/陳淑嫻
責任編輯/田海
三審/孟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