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臺海局勢一直是全球關注的熱點。美國這邊老想著插一腳,可真要動起手來,代價可不是鬧著玩的。美國《外交事務》雜志最近發了一篇狠文,叫《臺灣執拗癥:美國的戰略不應押注于一場無法取勝的戰爭》,作者詹妮弗·卡瓦納和斯蒂芬·沃特海姆說得可不客氣:要是美國敢武力介入臺海,輸得比當年越南戰爭還慘。他們點出了三大代價——軍事、經濟、政治,哪個都夠美國喝一壺的。
先說軍事上的麻煩。美國要是真摻和進臺海沖突,那可不是小打小鬧。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2024年搞了個推演,模擬美軍介入臺海,結果讓人頭皮發麻。他們算了算,美軍得至少出動4個航母戰斗群,帶上幾百架戰機和上萬士兵。
可開打72小時內,美軍就可能丟一個航母戰斗群,這玩意兒造價150億美金,還不算上頭幾千名士兵的命。飛行員傷亡率更是高得嚇人,超40%,這仗打得心都涼了。
為啥這么慘?解放軍在臺海周邊可不是吃素的。他們部署了11個導彈旅,裝備的東風-21D、東風-26這些反艦彈道導彈,射程能覆蓋整個臺海,精度還高得離譜。
英國《簡氏防務》說得直白:“美國航母就是東風導彈的靶子。”你想想,一個航母戰斗群上萬號人,幾十架飛機,真被打沉了,那畫面得多震撼。更別提解放軍還有高超音速的東風-17,速度快到美軍現役的“宙斯盾”系統都攔截不了。
再說空戰這塊,美國的F-35隱形戰機看著挺牛,可碰上中國的殲-20就有點不夠看了。F-35的雷達探測距離才80公里,而殲-20配的霹靂-15空空導彈射程200公里開外。啥意思?美軍飛行員還沒看到對方,就已經被鎖定干掉了。2024年的“聯合利劍”演習里,解放軍把殲-20和東風-17組合起來,覆蓋整個臺海,美國專家都直呼:這仗沒法打。
還有個數據挺刺眼的,美國2024年軍費預算里,投在亞太地區的才占2.7%,可中國這邊光東風導彈的研發和部署費用就翻了幾倍。美國要是硬上,怕不是重演當年海灣戰爭的劇本,只不過這次被吊打的是自己。
軍事上吃虧還不算完,經濟上的打擊更要命。臺海要是真打起來,美國經濟得抖三抖。先說芯片這塊,美國92%的先進制程芯片都靠臺灣的臺積電供貨。摩根士丹利2024年的預測說,臺海沖突10秒鐘內,納斯達克指數就得暴跌12%,蘋果、特斯拉這些大廠市值直接蒸發5000億美金。臺積電一停產,美國科技產業就得癱一半,手機、電腦、汽車,全都得漲價,消費者能不罵街?
再看看稀土這塊。中國攥著全球70%以上的稀土供應,F-35、風力發電機這些高科技玩意兒都得用稀土。真打起來,中國一卡脖子,美國軍工生產線就得停擺。2023年中美貿易額7600億美金,中國占美國服裝進口42%、電子零件37%,沖突一爆發,超市貨架上三成日用品都沒了,通脹率能躥到15%。《華爾街日報》說得好:“跟中國脫鉤,美國消費者等于自找苦吃。”
供應鏈這事兒可不是開玩笑。臺海一亂,全球海運得堵一半,油價、糧價全得跟著飆。美國老百姓本來就對物價高怨聲載道,再這么一折騰,日子還過不過了?
軍事經濟都夠嗆,政治上的窟窿更大。美國要是真動手,盟友不一定買賬,國內還得撕裂。先說盟友這塊,2024年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調顯示,美國在“印太”地區的盟友里,只有33%支持跟中國硬碰硬。
日本《朝日新聞》爆料,日本政府已經私下跟美軍說“別急著幫臺灣”,怕自己被拖下水。東盟那邊更別提了,2023年跟中國的貿易額1.08萬億美金,比跟美國的3800億高出一大截,經濟上靠著中國,誰樂意為美國火中取栗?
國內也好不到哪去。蓋洛普民調說,51%的美國人不支持“為臺灣流血”,國會兩黨在干涉臺海這事上分歧高達82。布魯金斯學會警告:“臺灣問題能把美國社會撕成兩半。”想想看,士兵的命搭進去,老百姓還不樂意,政府不得被罵死?國際上,美國的信用也得打折扣。《外交事務》說得狠:“臺灣牌正在掏空美國的威信。”
這三大代價加一塊,美國真扛得住嗎?軍事上打不過,經濟上兜不住,政治上還得罪人,咋看都是賠本買賣。歷史也不是沒教訓過,1950年朝鮮戰爭麥克阿瑟鎩羽而歸,2021年阿富汗撤軍那叫一個狼狽,臺海要是再來一出,美國霸主地位還能保多久?
中國這邊態度也硬得很。外交部早就放話:“中國軍隊不是擺設,是隨時能亮劍的。”在領土主權這事上,中國從來不含糊。美國要是還想著靠武力壓人,怕是得好好算算這筆賬,別到最后搬石頭砸自己腳。
其實,美國也不是不知道這些代價。可為啥還老在臺海問題上蹦跶?說白了,還是面子和利益在作祟。面子上,美國覺得自己是“世界警察”,不能讓中國在亞太坐大;利益上,臺灣的戰略位置和芯片產業對美國太重要,放棄了不甘心。可問題是,硬碰硬真不是啥好主意。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2023年有份報告,分析了美軍在臺海的勝算,結果是“不到20%”。報告還說,就算贏了,付出的代價也得讓美國緩個十年八年才能喘過氣來。這不就是典型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嗎?更別提中國這邊軍力還在漲,2024年國防預算比去年多7.2%,東風導彈、航母編隊都上了新臺階,美國的底氣還能剩多少?
經濟上,美國也占不到啥便宜。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產業鏈跟美國纏得死死的。真脫鉤,美國企業得哭暈在廁所。政治上,美國的盟友體系本來就松散,歐洲忙著烏克蘭,中東亂成一鍋粥,誰有心思陪美國在臺海玩命?
再擺點數據看看這事兒有多嚴重。CSIS推演里,美軍72小時損失一個航母戰斗群,意味著啥?一個航母戰斗群有6000多人,50多架飛機,撐死三天就沒了,這傷亡速度比二戰還夸張。
經濟上,臺積電一停,美國芯片短缺得持續18個月以上,半導體協會估算,光這塊就得讓美國損失1.2萬億美金。政治上,盟友不配合,國內民意反彈,美國政府的支持率能跌到20%以下,這還怎么干?
中國這邊呢?解放軍有300多萬現役部隊,導彈庫存按美國估算至少5000枚,夠把臺海炸個底朝天。美國真要動手,怕不是把家底都搭進去也撈不著好。
說到底,美國在臺海問題上得冷靜點。軍事冒險不是出路,經濟脫鉤是自殘,政治孤立更是癡人說夢。最好的辦法,還是坐下來談,別老想著靠拳頭解決問題。中國這邊也不是沒給過臺階,外交部說了多少次“合作共贏”,可美國老想著零和博弈,這路子走不通啊。
《紐約時報》有篇文章說得好:“美國得學會接受一個多極世界。”臺海這事,不是美國想咋玩就咋玩的。中國有自己的底線,美國也有自己的極限。真要硬碰硬,吃虧的肯定不只是中國。
美國要是武力介入臺海,軍事上得挨揍,經濟上得挨餓,政治上得挨罵,這三大代價哪個都夠嗆。歷史證明,霸權不是靠打出來的,是靠算計和妥協撐起來的。美國政府得好好想想,別在臺海這塊絆腳石上摔個大跟頭。
中國這邊已經擺好陣勢了,美國要是還想試試水深,那就自求多福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