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對普京翻臉,威脅要"轟炸莫斯科",俄軍728架無人機連夜空襲烏克蘭,地面部隊直逼扎波羅熱,這場持續三年的博弈背后,究竟誰在給誰設局?
觀察者網報道,美媒曝光的一段錄音顯示,特朗普曾警告普京,敢打烏克蘭就炸莫斯科。這段錄音讓外界驚訝,曾多次公開稱贊普京、反對對俄制裁的特朗普,為何突然對俄放狠話?事實上,這背后是普京長達三年的戰略布局與特朗普“談判術”的徹底失效。
早在特朗普1.0時期,他就一直標榜自己與普京“私交甚好”,甚至稱“信任普京勝過美國情報機構”。
到了特朗普2.0時期,他更是多次拿自己與普京的關系炒作,甚至宣稱如果2022年的美國總統是他,那俄烏壓根就打不起來,高調展示自己“和平大使”的形象。
但這些其實就是特朗普慣用的“關系麻痹術”,先建立私人紐帶,再在關鍵時刻施壓,當然特朗普對普京的示好還有另一層企圖,那就是想聯俄抗中。
但從特朗普一開始自信滿滿表示要迅速解決俄烏沖突,到現在直接承認讓俄烏停火都很艱難,就能看出還是普京的段位更高一些。
雖然普京對外的形象一直都是“強人總統”,但實際上普京的政治手段還是很圓滑的。俄烏沖突期間,普京更是設下了一個長達3年的局,在"明斯克協議"吃癟后徹底轉變策略,2023年夏季開始,俄軍突然放緩攻勢轉入防御,故意給西方制造"戰爭疲勞"的錯覺。
與此同時,俄方開始在非洲、中東頻繁活動,通過糧食、能源合作瓦解反俄聯盟。這種"以拖待變"的戰術在去年初見效,歐盟對烏援助法案在匈牙利阻撓下擱淺,美國600億軍援法案在共和黨掌控的眾議院卡關數月。直到俄軍突然在哈爾科夫方向撕開防線,西方才驚覺中了緩兵之計。
此后多次的美俄烏談判中,普京的態度始終“溫和而強硬”,讓美國數次以為和談有望,但重燃的戰火一次次打在特朗普的臉上。
如今他終于意識到,普京從未真正被自己“忽悠”。俄軍在戰場持續進攻,而特朗普所謂“當選后24小時促成俄烏和談”的承諾,早已被普京當作耳旁風。
7月8日,特朗普惱羞成怒地改口稱“對普京非常不滿”,甚至爆粗口指責普京“滿嘴胡扯”。這種情緒化反應,恰恰暴露了他對俄戰略的徹底破產。
對于美方的失態,克宮依然很淡定,只是表示“無法核實特朗普言論真實性”,并暗示這是中期選舉前的政治操作。
當然,俄軍在前線的動作一刻都沒有停,就在特朗普錄音曝光同日,澤連斯基承認,俄軍一夜之間發射了728架無人機和13枚導彈,其中超300架為“沙赫德-136”自殺式無人機。
盡管烏方宣稱“大部分被攔截”,但全球火災監測系統顯示,烏多地發生劇烈爆炸。
俄軍目前日均生產千架“沙赫德”無人機,未來很可能將單日轟炸量提升至800-1000架。這種“飽和打擊”戰術讓烏軍疲于奔命,烏克蘭的防空系統更是形同虛設。
所以澤連斯基所說的“攔截成功”,或許就是用地面建筑“攔截”無人機,不過這怎么不算“攔截”呢?
空中攻勢只是俄軍“組合拳”的一部分。在地面作戰中,扎波羅熱前線突然告急。
俄軍在此投入了“三年未見”的猛烈進攻,采用4人摩托化小組配合無人機的新戰術,沿整條接觸線推進。
烏媒稱,俄軍成功渡過揚切克拉河,控制卡梅涅茨大部分區域及洛布科夫村,其先頭部隊距扎波羅熱市僅26公里。此舉使俄軍炮兵和FPV無人機可對該州首府構成直接威脅。
當日,澤連斯基要求“將俄軍推回河南岸”。但現實是,俄軍控制卡梅涅茨-奧列霍夫公路后,烏軍后勤線已被切斷。
而俄軍目標并非強攻扎波羅熱市,而是奪取交通樞紐奧列霍夫,從而策應頓巴斯主戰場。若此役得手,烏軍在東南部的防御體系將徹底碎片化。
這場攻勢背后,是普京對西方援烏疲勞期的精準拿捏。美國對烏的軍援三次被叫停,歐洲停供的武器不過是杯水車薪,而俄軍卻憑借伊朗無人機和朝鮮炮彈維持著火力優勢。
可以說,經過三年布局,普京正將俄烏沖突推向決定性階段。728架無人機的夜空和扎波羅熱方向的26公里戰線,都在將這場沖突推向最終的結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