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特朗普,不僅對普京出言不遜,而且還被曝出威脅“轟炸莫斯科”的言論,他為何這樣做?難道真要因為烏克蘭,和俄羅斯徹底撕破臉?
最近,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一次內閣會議上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了一連串的炮轟。他批評普京在烏克蘭問題上只會“胡說八道”,雖然態度很好,但是卻沒有任何意義。特朗普強調,自己對普京非常不滿。
(美國總統特朗普)
特朗普這番對普京的指責,并不是隨口一說,他不僅在會上表示對普京的強烈不滿,還暗示要在制裁俄羅斯這件事上動真格。在這次會議上,他突然變得嚴肅起來,表示正在認真考慮支持一項對俄制裁法案。這種態度上的轉變不免讓人有些吃驚。
與此同時,參議員格雷厄姆也踩油門加速,他是眾所周知的對俄鷹派。在他的推動下,一項嚴厲制裁法案正蓄勢待發,而特朗普對此表示了支持。格雷厄姆的話直截了當:“總統告訴我‘是時候行動了’。”
(美國參議員格雷厄姆表示,對俄制裁法案已獲特朗普支持)
就在不久前,圍繞著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特朗普的立場來了個180度大轉彎。之前,美國暫停了對烏克蘭的一些軍援,最為重要的“愛國者”防空導彈也在暫停之列。當被問到此事時,特朗普不置可否,巧妙回避。但沒過多久,在一次聚集了媒體和政府高官的會議上,他卻甩出了“我不知道是誰下令暫停對烏克蘭軍援”的話,仿佛自己是個局外人。
這真是耐人尋味,因為我們都清楚,對烏克蘭軍援的開關按鈕掌握在美國總統和國防部長手中。五角大樓的回答則更具戲劇性:美防長“并非在沒有咨詢特朗普的情況下采取行動”。那么,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岔子呢?
(美國恢復向烏克蘭供武)
事情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一周前,特朗普和普京進行了一次電話磋商。普京在電話里表示,俄羅斯不會放棄在烏克蘭的既定目標。對于通話內容,特朗普顯然很失望,他承認“通話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特朗普對普京口出狂言,并且認真考慮制裁法案,同時又批準恢復“愛國者”導彈的供應,這些都是釋放信號:美國這次是要認真施壓俄羅斯了。
特朗普為何要對普京出言不遜,或許早就有跡象可以說明。日前,美媒曝光了一段錄音,其中特朗普說到,曾威脅過普京,他警告普京稱,如果俄方要去進攻烏克蘭,那美方就會轟炸莫斯科。
(普京曾被特朗普警告“轟炸莫斯科”)
從這一表態看,看樣子特朗普曾經是鐵了心要力保烏克蘭了,畢竟“轟炸莫斯科”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先不說會不會成功,哪怕是美方只是開始行動,都必然會受到俄羅斯的反擊,所以說,特朗普發出的威脅,是以賭上美國的一切為代價的。
那么,特朗普為什么要再次選擇力保烏克蘭?
第一個原因可能是特朗普不想讓烏克蘭輸得太慘。眼下,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攻勢如火如荼,尤其是最近掀起的夏季攻勢,讓烏克蘭感到壓力山大。從蘇梅到頓涅茨克,俄軍步步緊逼,無人機和導彈襲擊不斷刷新紀錄。說白了,普京擺明了要用武力來證明誰才是在戰場上的強者。
然而,美國這邊與烏克蘭之間的緊張拉鋸也在持續。雖然烏克蘭曾以無人機攻擊震驚世界,但那只是給困境中的自己贏得了一點喘息時間。這段時間以來,烏克蘭的境遇一直不太妙,甚至因為美方斷供,差點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如果烏克蘭真的崩盤,那就勢必重演“阿富汗撤軍”的戲碼,并且特朗普也將無法接受這種失敗落在他頭上。
其次,還有一個更加政治化的原因:特朗普希望擔任和平締造者的角色。特朗普一直喜歡把“締造和平”放在自己的政績簿里,比如處理印巴關系、干涉中東事務。如果烏克蘭在壓力下投降,和平就將遙不可及,更別提這功勞會掛在別人名下。
(特朗普若能讓俄烏停火,將是一個重要政績)
而普京顯然不吃這一套。就在七月初,普京簽署了幾項新法,其中包含允許非俄公民加入俄軍。這是一招“釜底抽薪”,表面上看,俄軍人力吃緊;但另一方面,這也表明普京根本不打算輕言撤兵。這樣看來,普京在布局更長期的戰爭策略。
能看到的是,特朗普和普京都在互相試探底線,一個想制造勝利的幻影,一個準備打一場持久戰。最終的結果會如何?雖然現在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和普京之間的斗法讓這場“大戲”的收官時刻遙遙無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