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大限”已過,8月1日又逐漸臨近,特朗普的關稅耐心似乎正在告罄。
盡管各國談判團隊仍在競相尋找避免懲罰性關稅的解決方案,但這位美國總統已開始單方面設定關稅稅率。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1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致墨西哥和歐盟的信件,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美國將對來自墨西哥和歐盟的輸美產品征收30%的關稅。
據媒體報道,特朗普在寫給墨西哥總統和歐盟委員會主席的信中稱,墨西哥未能有效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歐盟與美國的貿易逆差不公平。他暗示兩個貿易伙伴仍可采取措施緩解關稅,否則稅率可能進一步上調。特朗普仍繼續單方面發出信函設定稅率,但同時仍留有一點回旋余地。
據新華社消息,特朗普本周還宣布,將從8月1日起分別對來自日本、韓國等國家的進口產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關稅。央視新聞稱,近日,特朗普先后致信20多個國家領導人,稱將從8月1日起對這些國家征收新關稅。他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臺10日播出的采訪中還說,其他尚未收到關稅信的貿易伙伴可能面臨15%至20%的全面關稅。
白宮曾承諾90天內達成多項貿易協議,但迄今僅與英國、越南達成協議。
威脅升級 談判窗口收窄
特朗普對長達數月談判進展緩慢的不耐煩越發凸顯。媒體稱,白宮可能在未來幾天繼續發出單方面函件,對那些被總統認為不再值得談判的國家設定關稅水平。
分析指出,對于依賴美國貿易的國家,談判窗口正在迅速關閉,它們必須在特朗普的極端主義立場前做出不可能的選擇:屈服或準備戰斗。
特朗普前任商務部長Wilbur Ross周四表示:特朗普已完全準備好推進關稅。
真正的問題是特朗普會接受他們桌上的條件嗎?他們會再增加一些籌碼嗎?結果會如何?但最糟糕的是,他已經做好了實施關稅的充分準備,事情到此結束。談判必須加速
報道稱,當前美國財長貝森特正前往日本,歐盟談判代表正聚焦汽車和農業關稅,希望至少達成臨時協議。
印度在臨時貿易協議方面取得進展。華爾街見聞文章寫道,美東時間7月11日周五,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美國正努力與印度達成一項臨時貿易協議,該協議可能將美國計劃對印度征收的關稅稅率降至20%以下。
白宮貿易顧問Peter Navarro周五鼓勵面臨更高關稅的加拿大繼續談判,強調談判大門仍然敞開。
最后一次“TACO”?
特朗普對所謂的“TACO貿易”感到惱火——即市場押注“特朗普總是在關稅威脅上退縮”,但有觀點認為這次延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政策主任Michael Strain表示:
我擔心我們可能面臨這樣的情況——我不知道是8月1日還是未來——但我們會遇到他不是在虛張聲勢,但每個人都認為他在虛張聲勢的情況。這種情況發生得越多,我就越擔心下一次將是真正的最后期限。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特朗普總是退縮)用以概括特朗普在關稅政策上反復無常的模式——先是拋出天價威脅,隨后在市場壓力或談判妥協下退讓。
而“TACO”現象的一再上演,主要是因為面對市場“以死相逼”的架勢,特朗普不得不做出讓步,延長關稅生效期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