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遼寧一普通村姑劉春花家發生了一件傳奇而又震驚的事情,剛開始,劉春花還一度以為自己是在“做夢”,這樣魔幻的事情,別說是她了,落在許多人身上,都覺得不可相信。事情還得從劉春花的父親去世時說起……
劉家是遼寧一個偏遠鄉村里的一個極其普通的人家,他們所在的村子名叫“后墳村”,劉春花的父親劉老農,本本分分做了一輩子農民,清平艱苦了一輩子,如今老了老了,早已臥病再床許久。
眼看著時日無多,劉老農回想起自己這一生,也沒有什么好遺憾的,唯有兩件事讓他放心不下,一個就是寶貝女兒劉春花還沒有個好歸宿,而另一件事情,那就是他最大的秘密,除了自己誰都不知道。
1988年的一天,病危中的劉老農自知撐不過去了,趕緊叫來女兒劉春花,想要把家中最大的秘密告知她,等女兒趕到時,劉老農早就奄奄一息,說不出一句話來, 趕緊用手指著一個方向,示意女兒那里有著重要的東西。可劉春花看著父親這般景象,心中早就悲痛不已,哪能多做他想,只抱著父親痛哭起來。
劉老農終歸遺憾的離了世,劉春花悲痛的給父親操辦完后事,想起了父親臨終前手指指的方向,雖然聽不清父親說的什么,但她知道父親指的方向是他生前住的那個小破屋,于是來到這個小破屋里,想著給父親簡單的收拾一下,沒成想在打掃的過程中,竟然在屋子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發現了一個“破爛的木盒子”。
劉春花心想,莫非父親臨終前想要告訴自己的就是這個小破盒子?于是她好奇的將那木盒打開,里面竟然是一條晶瑩剔透、在光線的照耀下閃閃發光的“粉藍寶石項鏈”,這讓劉春花心驚不已,雖然沒見過世面,但她一看這項鏈的樣子,就知道肯定是個好東西,而且非常值錢!
在劉春花的記憶里,父親一直就是個普通的農民,一生艱辛的靠著干農活過活著,甚至莊稼收成不好的年景,家中都快要吃不起飯了,也不見父親拿出這項鏈去換錢,更沒有聽父親說起過家里還有這樣值錢的“傳家寶”,如今這項鏈又是從何而來呢?
劉春花一邊猜想著,一邊也想要搞清楚這項鏈到底是不是真的,若只是不值錢的普通玩意,父親又何故這般寶貝的“珍藏”著?若這個項鏈是真的,那得值多少錢,劉春花不敢想象。在著自己家里這么窮,父親有哪里會有這么值錢的東西,難不成是父親……
劉春花越想也有些不安,也顧不得收拾父親的破屋子了,趕緊帶著這個“粉藍寶石項鏈”來到縣里賣珠寶的地方,想要他們幫忙鑒定一下這個項鏈究竟是真是假,同時也想要搞清楚這項鏈的來歷,因為看著如此奇特,像玻璃像寶石,五彩斑斕,很是罕見。
劉春花跑遍了縣里賣珠寶的地方,卻沒人能瞧出個所以然,只告訴她大概可能是“碧璽”、“藍寶石”和“粉寶石”。其中有個賣珠寶的建議劉春花去文化館問問,說不定里面的人有見多識廣的,能知道這項鏈的來歷。
于是劉春花就帶著父親的遺物“寶石項鏈”來到縣文化站,聽說這個鄉下村姑是來鑒寶的,文化站的工作人員都都感興趣的圍了上來。劉春花將懷里的“破木盒子”小心翼翼的掏出來,看到這破木盒子,工作人員還有些皺眉.
等到劉春花將盒子打開,里面晶瑩剔透的寶石項鏈閃閃發這熒光,所有的工作人員都被震驚了。其中一位專家小心的拿起項鏈仔細的端詳起來,看了許久之后,才驚訝的問向劉春花,她祖上是何人?是不是祖上有出過達官貴人?
劉春花被問得有些懵了,她想起自己家里如此清平的情況,父親也從未跟她提過自己祖上有過當官的,于是便回答道,說自己祖上并未有過當官的!專家聽后,點了點頭,然后跟劉春花介紹起這項鏈的來頭。
專家告訴劉春花,說這個項鏈是真的,并且價值不菲,她是一串“朝珠”,是朝廷命官專屬佩戴的,而且還得是四品以上的大官才有資格佩戴,尋常百姓根本沒有夠資格佩戴。
“ 朝珠”的式樣和價值,也根據官職的大小而不同,往上一直追溯到皇帝的身上。劉春花拿來的這個朝珠,很可能出自“丹巴多爾濟墓”。 丹巴多爾濟是清朝大臣,他的墳墓剛好就在“后墳村”,而丹巴多爾濟的墓曾被盜過,劉春花的父親可能是無意間撿到了這條“寶石項鏈”。
劉春花得知這項鏈是文物后,便主動上交給了縣文化站,縣文化站當即獎勵了劉春花200元錢。這串朝珠最后被放在了博物館,供后人觀賞、品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