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7月17日電(記者宋依黛)入夏以來,北京持續高溫高濕,用水量不斷攀升,城市供水迎來高峰期。記者從北京市水務局了解到,通過強化設備檢修、優化水源調度、加密水質檢測等綜合舉措,北京城區日供水能力達到470萬立方米,能夠滿足高峰期用水需求,將優先保障市民生活用水,為夏日城市平穩運行筑牢“水防線”。
走進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第九水廠的凈水車間,水流通過混凝、沉淀、過濾、消毒等四大工序,以及超濾膜、活性炭、紫外線等深度處理工藝,再通過配水機組輸送到千家萬戶。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第九水廠廠長龔德洪介紹,第九水廠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地表水水廠,日處理能力達171萬立方米,是保障城區供水的核心力量。
圖為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第九水廠廠長龔德洪介紹凈水工藝流程。(記者宋依黛)
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副總工程師劉闊介紹,為應對夏季用水高峰挑戰,每年開春或前一年高峰供水后,第九水廠每年都會啟動設備電檢與藥劑補充,提前清洗清水池。“高溫易導致‘南水’等地表水源的藻類增殖,水廠會針對性增加預臭氧及混凝劑投加量,確保出廠水質的合格達標。”
據了解,為確保水質達標,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建立了從源頭到水龍頭的水質檢測體系,全市設置400余個人工檢測點與100余個在線檢測點,人工點每半月檢測一次,在線點實時傳輸數據、把控水質。
在企業日常檢測的基礎上,北京市水務局已連續20多年每年分上、下半年,豐水期和枯水期兩次進行水質督查。“我們聘請第三方檢測單位對重點抽查水樣進行采集檢測,政府監督和企業自檢相結合,從兩個維度控制水質達到或優于國家標準。”北京市水務局供水管理處副處長周政介紹。
圖為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水質分析實驗室檢測員開展水質檢測。(記者宋依黛)
周政介紹,北京的供水“硬件”基礎也在持續夯實。“十四五”以來,亦莊、石景山等水廠相繼投產,新增日供水能力115萬立方米。今年底前,隨著門城水廠投產運行,海淀溫泉水廠具備通水條件,北京日供水能力將超過1000萬立方米,有效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此外,為保障高峰供水調度機制高效運轉,北京各區及自來水集團對供水設施全面排查消隱,搶修隊伍24小時備勤。同時,依托水資源調度平臺,實現南水北調水、密云水庫水與本地地下水聯合調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