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還不錯,隨手訂閱我們吧↓↓↓
△ 18日12時形勢場數值模式預報(歐洲氣象中心EC/發)
民聲天下7月11日北京快訊 轉眼間,傳統二十四節氣的“小暑”已然來到。本周(7月7日-7月13日)的全國天氣舞臺,在專家看來,副熱帶高壓在上周(6月30日-7月6日)偏北的基礎上,將會更加離譜得偏北;由此,導致今年(2025年)第4號臺風“丹娜絲”登陸后。西行深入內陸。長江以南將處于顯著偏北的熱帶輻合帶中,盡管高溫少了,但悶熱繼續,如同置身在“熱帶雨林”。而周內多數時間,副熱帶高壓將控制東北、華北,帶來“桑拿天”。
△ 19日12時形勢場數值模式預報(歐洲氣象中心EC /發)
剛剛步入“小暑”節氣不多時,對于很多地方的民眾來說,雖然距離傳統“入伏”還有9天,卻已提前感受到了“大暑”時節的“熱情”。值得注意的是,今天(11日)一早在社交媒體上卻出現了“超級三伏天”的熱搜話題,對此,專家深感無語。
△ 20日12時形勢場數值模式預報(歐洲氣象中心EC /發)
據專家介紹,今年“三伏”是“短版三伏”,只有30天。相比于40天的“長版三伏”,出現的概率相對低;其中,“長版”超70%概率,“短版”則不到30%。但是,“三伏”的長度和熱度,并沒有直接關聯;因為,副熱帶高壓的強弱,才是熱不熱的關鍵。
△ 23日12時形勢場數值模式預報(歐洲氣象中心EC/發)
專家分析認為,各地最熱的時段并不一定和“三伏”完全貼合。眼下雖然還沒“入伏”,但因為7月以來,副熱帶高壓偏強偏北,很多地方已經提前感受了“三伏“一樣的炎熱。至于今年“三伏”整體熱度會如何,還不在可預報的時間范疇內。
△ 25日12時形勢場數值模式預報(歐洲氣象中心EC/發)
值得注意的是,業內人士強調指出,如專家所言,形勢上研判同樣不難發現,從目前歐洲氣象中心EC數值模式預報來看,“三伏”開始前,7月18日-19日,副熱帶高壓依然維持強勢;但是,海面上可能有臺風活動。在此之后,可能登陸我國;由此,將導致副熱帶高壓減退。如果這個較遠的預報在后期維持,那么,可能是“三伏”開始后,熱度反而會下降。(責編/翔宇)
*編者注:
以上文字,旨在傳遞更多最新資訊。版權內容,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您可將相關線索私信我們,也可在文章末尾評論留言即可將您手中的相關線索第一時間反饋。)
萬眾一心!科學防控!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互動話題:你認為正常嗎?】
↓↓↓歡迎在底部留言,發表您的見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