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一連串爆炸性的事件撼動了俄烏戰場,也震碎了全球的神經。
俄羅斯出手了,一場蓄謀已久的“斬首行動”直接打響。與此同時,一名烏克蘭高級官員在基輔街頭被當街槍殺。而另一邊,美國悄無聲息地將核潛艇駛入俄家門口——北極前線。
這不是巧合,這是三張牌被同時翻出,每一張都可能引燃一場地緣火山。
7月10日凌晨,烏克蘭天空再次被戰火點亮。俄羅斯國防部罕見高調宣布,對烏克蘭境內131個關鍵軍事目標發動了集群打擊。
包括“匕首”高超音速導彈、伊斯坎德爾導彈、戰術巡航導彈和大批無人機蜂群被同時發射,目標直指基輔軍工廠、前線指揮所、機場、彈藥庫和外國雇傭兵營地。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俄軍罕見使用了大批無人機,配合導彈展開“斬首打擊”,精準摧毀烏軍前線指揮系統,試圖一擊重創烏克蘭軍隊的中樞神經。
俄總理米舒斯京更在同日宣布:俄羅斯無人機產量已達原計劃的3倍,意味著烏克蘭接下來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蜂群地獄”。
這場突襲,既是軍事打壓,更是談判桌上的砝碼。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也暗示:俄方雖愿和平,但談判之前,炮火不會停。
這就是俄羅斯傳遞出的信號:談,可以;但你必須帶著傷來談。
同日早上8點,一聲槍響再次打破基輔街頭的平靜。
烏克蘭安全局證實,該機構高級官員沃羅尼奇(疑為上校軍銜)遭身份不明者近距離連開5槍擊斃。作案者使用裝有消音器的手槍,伏擊在其必經路線上,整個過程干凈利落,留下的只有血跡與沉默。
這不是簡單的謀殺,這是標準的“定點清除”!
更驚人的是,至今無任何組織宣稱負責,而俄方也保持沉默。
要知道,烏克蘭安全局一直深度參與對俄本土的無人機襲擊行動,尤其是在俄羅斯后方能源設施和軍火庫爆炸案中,都有烏情報機構的“影子”。
這起“街頭暗殺”很可能是俄方對烏方“非對稱作戰”的反制,直接將戰火從戰場拉入情報系統。
而這不是孤例,幾周前,俄海軍副總司令古德科夫就在靠近烏克蘭邊境的庫爾斯克神秘“失蹤”,隨后被證實身亡。現在,烏高官也被“清理”。
暗戰已至高潮,明戰也難平息。這不是戰爭的轉折,而是戰爭的新階段。
更危險的,是這一張“壓軸底牌”:
同一天,美國五角大樓突然宣布,美軍“紐波特紐斯”號核潛艇抵達冰島港口。這是“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具備強大隱身能力,能夠發射“戰斧”巡航導彈,一旦靠近俄領空,莫斯科隨時可被鎖定。
這是美軍首次將該級別核潛艇部署至冰島——正好位于“格陵蘭-冰島-英國缺口”(GIUK Gap),這里是俄北方艦隊潛艇出入的咽喉要道。
一艘核潛艇,靜悄悄地出現,卻足以打破北極戰略平衡。
別忘了,特朗普剛剛被曝出一段錄音,內容赫然是:如果俄不談,美國將“轟炸莫斯科”!
雖然白宮隨后低調處理此事,但當核潛艇真的駛入俄后院,全世界都看到了那句威脅正在落地。
這哪里是調停者的態度?這明擺著是:你不退,我就動真格的。
表面看,俄烏和談仍掛在嘴上;實際上,戰爭節奏正在全面加快。尤其這三件事同時發生,釋放出的信號耐人尋味。俄羅斯打的是“談判前的強壓”,以戰促談,用導彈換桌面話語權。烏克蘭則遭遇“情報戰還擊”,暗殺或讓其內部高層震動,戰略協調受阻。美國不僅沒遠離沖突,反而把核潛艇都開到了俄家門口,升級意味濃厚。
這像極了“三國殺”:俄羅斯要穩局面但不讓步,美國要保霸權又防擦槍,烏克蘭在前線頂雷卻可能成為犧牲品。
如今的局勢,已從“誰贏得勝利”,轉向“誰能控制局面”。
俄羅斯出牌夠狠,美國加碼夠猛,烏克蘭卻愈發被動。一旦任何一方“誤判火候”,不排除戰火將從烏克蘭蔓延至整個歐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