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工作人員在外面看車里拍打車窗也不搭理我們。我看到有3個玻璃被砸,之后擺渡車司機才打開空調。”
7月13日,有乘客告訴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機場擺渡車因等人遲遲不開門,加之未開空調悶熱難耐,有乘客因高溫缺氧暈倒,有乘客被迫破窗自救。
記者從西寧曹家堡國際機場獲悉,目前多個部門已介入調查,具體細節還在進一步調查核實當中。
被砸碎的玻璃碎片散落一地
拍打車窗沒搭理?
乘客稱擺渡車上擠百人,估計司機忘了開空調
7月13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系上一位乘客,其介紹稱,7月11日22點15分左右,他們在西寧曹家堡機場轉乘飛西安的東航MU2350航班。
“乘坐機場擺渡車時人擠人,估計得有100多人,因為后面那輛擺渡車上沒幾個人,都擠到前面出事這臺車上了。一開始擺渡車上就沒開空調,溫度肯定高。估計是擺渡車司機忘了開車里面的空調,駕駛室和后面旅客是隔開的,他沒注意到。”
據這位乘客介紹,大家擠在擺渡車上悶熱難耐,幾次拍打車窗,但并未引起司機關注,“機場工作人員在外面看車里拍打車窗沒反應,也不搭理我們。大家拍打車窗,機場工作人員和司機可能以為是旅客著急下車呢。”
因高溫缺氧暈倒?
乘客無奈砸窗自救,“我看到有3個玻璃被砸”
這位乘客告訴記者,擺渡車停在停機坪,不開空調,也不開車門,當時擺渡車內有乘客出現身體不適,“因為高溫缺氧,暈倒的旅客是個女的,那個女士有50歲左右吧,當時現場太亂。”
女乘客因高溫缺氧暈倒
該乘客表示,大家悶在擺渡車里像汗蒸,有人砸窗透氣自救,“是暈倒旅客的家屬和他們身邊人用應急錘砸的車窗,我看到有3個玻璃被砸,是中間兩個車門和一個小窗的玻璃。車窗玻璃被砸后,擺渡車司機才打開的空調。”
圖為事發現場
擺渡車不放乘客?
擺渡車不開門不開空調,乘客求助未予理會
7月12日晚,一位旅客發文稱,在西寧曹家堡機場乘坐擺渡車時,因擺渡車到得早,頭等艙旅客未到,擺渡車長時間不開門、未開啟空調和通風,乘客被困約15分鐘。期間乘客求助,車外工作人員未予理會還發笑,后乘客破窗自救,這個過程中有人暈倒,其強調當地海拔超2000米,認為該情況存在安全隱患。
7月13日,另一位旅客告訴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有人說是頭等艙的人還沒上飛機,所以就不讓擺渡車的人上。”
記者向前述乘客求證,其回應稱:“應該是吧,不然沒理由擺渡車不開車門,不放旅客出去啊。”
前述乘客告訴記者,經此折騰,造成航班晚點。“起飛就晚了,正常起飛時間應該是22點40分。飛機落地西安是次日零點30分了,而且暈倒旅客一家人都沒上飛機,我沒有她家屬的電話。”
曹家堡機場回應
是否追究砸窗者責任,目前未接到任何通知
7月13日,記者聯系西寧曹家堡國際機場,對于擺渡車內擠了多少乘客?乘客砸了幾扇窗?擺渡車為何當時沒有開空調等問題?工作人員答復稱:“當時我沒有在現場,所有這些具體細節,都在調查當中。調查完之后,我們會以官方的形式進行公布。現在是多個部門介入這個調查的。”
工作人員表示,擺渡車內有監控,調取監控,包括找司機本人核實都在進行中。記者留下了電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我們核實好后,我聯系專人和你對接,請保持電話暢通。”
東航稱飛機延遲
“可能是機場那邊有問題,具體原因沒反饋”
記者致電東航,客服查詢稱:“該航班計劃當晚22:40起飛,實際起飛是23:13,7月12日00:21落地西安,延遲半個小時。”
客服表示,執飛機型是空客320,客艙內是158個座位數量。
對于晚點原因,客服回應稱:“可能是(曹家堡)機場那邊有一些問題,但具體原因機場沒有反饋。”
記者詢問擺渡車砸窗是否和航空公司有關系,客服表示:“我們東航有投訴部門,我可以幫您轉接過去。”
東航負責投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沒有接到類似的相關投訴,但可以幫記者登記后向曹家堡機場反映,“如果是擺渡車出現的問題,我們是可以給他們機場反饋的。”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李華 編輯 劉夢雨
延伸閱讀
K1373次列車被撞脫線,車廂內悶熱異常,有男乘客情急之下砸窗透氣。7月5日,官方通報詳情,該事件持續引發關注。
7月5日,有被困乘客告訴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車廂內溫度超過35℃,有人中暑被乘務員架走。還有乘客回應官方最新通報稱:“又悶又熱的車廂里待3小時,還沒到破窗的程度,那我也很無語。”
圖為被砸的窗戶
接力送水送粥
31℃未達到馬上開啟車門破窗應急預案緊急程度
7月5日,廣鐵長沙客運段通報詳情稱,7月2日20時28分許,金溫地方鐵路公司一貨物列車在金華市境內滬昆線東孝站停車不及,侵入下行正線,致我段值乘的K1373次客車機車脫線。經緊急處置,換掛機車后列車于23時27分恢復運行。
事發地東孝站為四等小站,不辦理客運、貨運業務,僅辦理列車接發技術作業,無旅客候車室和乘降站臺,事發時車站僅有3名行車工作人員當班。
事發后,我段在車上的添乘干部立即召集列車所有工作人員啟動緊急處置,加強全車巡查。21時許,列車工作人員將各車廂乘務間、廁所、洗臉間、車廂內80余個能夠開窗通氣的氣窗全部打開,進行通風降溫,將班組自帶的40余瓶礦泉水發給旅客。21時20分,車內溫度為31℃左右,3號車廂一名50多歲女性旅客反映頭暈,列車工作人員將其安排在4號乘務間休息。
與此同時,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公司金華車務段緊急協調送來900余罐八寶粥、1300余瓶礦泉水,安排工作人員上車接力式傳送給旅客,聯系10輛120救護車在東孝站做好了應急準備。客車到達金華站后,又補充500余瓶礦泉水。
在此期間,列車工作人員對車內悶熱和旅客耐受情況跟蹤研判,認為客車滯留線路兩側無站臺、車門離地面高度超1.5米、事發時為夜晚、車外無照明、開啟車門可能存在旅客下車摔傷人身安全風險,車內雖悶熱但沒有達到馬上開啟車門和破窗應急預案的緊急程度。
廣鐵官方通報
勸阻未果,男性旅客擅自取下消防安全錘砸破窗
22時04分許,3號車廂一名男性旅客擅自取下消防安全錘試圖砸車窗,列車工作人員上前勸阻未果,導致一塊車窗玻璃被砸破。為防止旅客跳窗發生意外,一名列車工作人員立即上前張開雙臂、攔在窗前,乘警及其他列車工作人員共同做好現場隔離防護。
23時11分許,列車空調恢復運行。列車停靠金華站后,鐵路公安對砸窗男子進行批評教育,車輛工作人員對破損車窗進行了修復。
鐵路部門呼吁,如乘車過程中發生突發情況,鐵路部門將按照應急預案妥善處置,請廣大旅客聽從列車工作人員安排,共同配合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確實悶熱難受
事發車廂里有180人,乘警制服也被汗水浸濕
7月5日下午,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系上K1373次列車上的一名乘客,其介紹稱,“列車脫線停了3個小時,車廂里空氣不流通,確實悶熱得很難受,好幾個人中暑,我記得第一個還是個老奶奶,從我面前被乘務員架走。”
其提供的3段現場視頻顯示,車廂里有人不停地搖扇,有男性乘客甚至脫去上衣,光著膀子。
列車內又悶又熱,不少乘客直接脫衣
此外,有多段現場視頻顯示,列車里又悶又熱,乘客們汗如雨下,甚至列車員和乘警的制服也被汗水浸濕。
這位乘客告訴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那名小伙是砸了3號車廂的車窗玻璃,這個車窗應該是從門口數過去第四排的,他后來就被乘警帶走了。”
事發后,有列車乘務員小心地清理了玻璃碎渣。該乘客認為,砸車窗小伙是為了大家降溫通風,不應被批評教育,“當時車廂里有180多名乘客,其中包括老人和孩子。”
乘客回應通報
“35℃悶熱3小時還沒到破窗程度,我也很無語”
另一位乘客告訴記者,“車廂內35℃以上的高溫,又悶又熱,3個多小時大家衣服都濕了。我當時就在車上,我女兒、我婆婆,還有好多人,老人小孩都受不了,有阿姨都快暈倒了,被攙著走了。”
男乘客砸窗畫面
這位乘客回憶說:“小伙子砸的是3號車廂的10號位置的車窗。列車停了4個多小時,其中修車窗用了一個小時。他人后來被帶走了。”
該乘客認為當時最要緊的是通風透氣,而非口渴喝水,“當時是有列車員給發礦泉水,但那時候都已經有空調了,那時候都到金華了。”
對于7月5日廣鐵長沙客運段的通報,這位乘客無奈地表示:“還沒到破窗的程度,那我也很無語。”
網友持續關注
“乘客安危受到威脅時,必須采取應急舉措”
事發5天,記者注意到,網上關注熱度不減。
“有沒有考慮空氣的窒息,3小時的時間,換做誰都是煎熬。”
“封閉車廂內的老人和孩子對悶熱會產生持續的身體不適,所以第一時間破窗通風沒問題。”
有網友認為,生命至上,“乘客安危受到威脅時,就應該采取應急舉措。列車長及其他工作人員不能墨守成規,而應迅速采取包括開門,甚至破窗的應急舉措。”
有網友認為,“希望以后這樣機械式應對的事能少發生一點。相比較于乘客的生命安全,車窗維修應該不算什么吧?”
還有網友表示:“救人要緊,這要是中暑了,出現熱射病,不知道鐵路部門會不會承擔責任。”
對于7月5日鐵路部門的通報,有網友指出:“馬上開啟車門和破窗應急預案的緊急程度到底有多緊急,請說明。”
12306回應
列車空調失效超過20分鐘應如何組織實施救援?
2014年出臺的《鐵路技術管理規程》第415條規定:明確要求列車在運行中發生供電中斷或空調故障時,乘務組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在15分鐘內開啟應急通風系統或組織旅客疏散,確保車廂內空氣流通,防止旅客因高溫、缺氧引發健康風險。
《鐵路旅客運輸服務質量規范》第9.3.7條規定:空調列車突發故障時應在15分鐘內啟用備用通風裝置;若無法恢復,須組織旅客轉移至其他車廂或疏散至安全區域。
《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規則》第24條則強調在列車滯留期間,乘務組須優先保障旅客生命安全。超15分鐘未有效處置通風或疏散問題,旅客有權采取必要自救措施(如破窗、使用應急設備等)。
此外,《旅客列車空調失效應急處置辦法》第四章處置流程第九條規定,旅客列車空調失效超過20分鐘不能恢復且列車不能維持運行時,列車長應及時與司機、隨車機械師(車輛乘務員)溝通,視車內溫度和旅客舒適度作出動車組列車開門、其他旅客列車(含時速160公里/小時動力集中動車組)開窗的決定,并通知司機轉報列車調度員。列車調度員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救援方案并組織實施。
7月5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系中國鐵路12306,客服表示:“K字打頭的是快車。”
記者詢問上述官方文件是否有效?客服表示:“這個我們沒有這方面的信息,我們只受理旅客的乘車業務,這個是屬于鐵路內部工作制度。”
對于砸窗事件的內部核查處理,客服回應稱:“這個抱歉,目前沒有給我們通知的,我們只能記錄反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