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基層工作精力
被一張張重復填報的報表消耗
當多元化應用場景需求
與部門數據壁壘“碰撞”降低效率
當臨時性任務讓人手忙腳亂
服務效能打折扣
這些基層治理中的 “老大難”問題
曾讓“減負”與“增效”
成為難以兼顧的目標
為減輕基層報表負擔,優化政務服務,作為“報表通”發源地,新津結合業務實際情況,聚焦報表統籌管理、數據治理和平臺優化等重點任務,2025年新增20余個多元化應用場景,開發“緊急報表下發”功能、“報表轉臺賬”功能等,以持續迭代的創新實踐,深化數據賦能,破解基層治理“頑疾”,深度啟動場景驅動應用。
01
20+應用場景
釋放數據價值
積極探索基層減負賦能路徑
新津用“一張表”支撐業務應用
聚焦市民服務和企業需求
系統整合多部門數據
新增20+應用場景
以一個個鮮活的應用實踐
滲透到基層治理的
方方面面
具體有哪些
業務應用場景呢?
重點人群“一張表”
以人為本,用數據托起民生“溫度”
整合住建、教育、民政、人社、衛健、醫保、殘聯等行業領域數據資源,通過多維度數據比對和智能分析,精準篩選出95212名重點人群,建立“低保特困對象”“獨居及空巢老人”“失能人員”等120余類業務標簽,構建動態更新的重點人群數字臺賬。
精準識別全區65歲以上獨居老人超1萬人,一鍵生成發放清單,一周內高效完成消防應急包發放;
關聯電力數據,1075戶低收入家庭電費“免申即享”;
精準識別全區失能人員超1萬人,主動發現62名“應享未享”長期照護險待遇人員并上門服務,確保政策福利精準落地。
法人數據“一張表”
紓困解難,以優質服務助力“立園滿園”
整合經信、科技等行業領域數據資源,建立覆蓋全區4.7萬余戶法人的法人基礎數據庫。通過大數據交叉比對和智能分析,精準篩選出1475家重點服務企業,建立“規上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60余類企業分類標簽,構建“一企一檔”畫像體系,實現重點企業的動態監測和精準服務。
整合多部門37項信用數據,為全區3.5萬余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精準“畫像”,累計授信超39億元,放款近36億元,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整合市級信用數據,信用監管“分級施策”,精準監管,企業迎檢負擔下降45%;
打通審批監管數據壁壘,構建“審批即監管”閉環,業務流轉從3天縮短至實時,監管響應提速90%。
報表通減的是報表,通的是數據。數據通了,創新應用場景便如潮水般涌動,讓服務更精準。
02
功能煥新
讓服務更便捷
基層最怕“急活”
臨時性、緊急性報表往往時間緊、任務重
傳統模式下需臨時設計表格
人工催報匯總
數據質量難以保障
為此新津通過功能更新與技術升級,開發上線“緊急報表下發”功能,當突發任務來臨時,相關部門可直接在“報表通”平臺快速定制標準化緊急報表,并精準推送至目標鎮街、社區甚至網格員,直達基層末梢,實現數據實時匯總入庫。
花源街道柳河社區工作人員在使用“報表通”系統
同時,為避免過去基層填報的報表多為“一次性消耗品”,出現數據浪費問題,“報表轉臺賬”功能將實現報表數據向結構化臺賬的轉換,形成“活臺賬”,構建起“數據沉淀-復用-優化”的循環,讓每一次填報都能產生長效價值,為后期長效監管打下基礎。
從應急場景的效率突破到數據資產的長效沉淀,兩項看似簡單的功能煥新,是新津通過報表通深化數據賦能,向“治理進化”的生動詮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AI報表通2.0升級版本再放大招。依托場景實驗室部署DeepSeek滿血版、Qwen3和QwenVL模型,將AI能力與報表功能深度融合,推動報表通從智能化到智慧化轉變。
從“工具迭代”到“治理進化”,報表通不僅解決了基層工作的具體痛點,也折射出 “數據通”理念在政務實踐中的深度滲透,推動數據更順暢地流動、更高效地應用。
報表通的成長,并非一蹴而就的技術突破,而是一場持續深耕的系統工程。
03
“報表通”
從新津出發!
“能不能讓數據多跑路”
“讓基層少跑腿?”
報表通的誕生
源于一場對基層痛點的深刻洞察
2022年,新津區為破解基層“表格圍城”首創“報表通”,以數字之力終結重復填報之痛。歷經三年不斷打磨,這一發軔于新津的創新成果已蝶變為全域數字化治理“數據中樞”,不僅讓基層干部告別“表哥表姐”身份,更驅動數據全域流動——從新津首創,到精準服務民生、賦能經濟發展的縣域數字化轉型標桿!
什么是“報表通”?
數據采集“輕騎兵”:告別多頭填報!統一平臺派發任務,實現“一端采集、一次采集、動態更新、多方復用”,徹底打通數據采集堵點。
報表生成“快刀手”:海量數據中精準“淘金”!只需簡單操作,所需報表一鍵生成,大幅減少重復統計,效率倍增。
數據融合“立交橋”:打破信息孤島!在業務系統難互通時,報表通架起橋梁,讓分散數據匯聚共享,釋放融合價值。
報表通的價值
不僅體現在技術迭代上
更通過實實在在的數據成績單
展現成效
用戶廣覆蓋
覆蓋全區各級單位210個,注冊用戶8769人,活躍用戶4868人,平臺累計使用43.75萬次。
報表“大瘦身”
村(社區)報表量從月均120+張銳減至10張,總體減負超90%!
流轉更高效
平臺累計流轉任務1202項,月度平均流轉80項,部門間橫向流轉占比超64%,數據共享協作更順暢,工作效率顯著提升。
數據更鮮活
累計生成報表2489份,其中動態更新報表超1400份(占比超58%),數據“保鮮”能力突出,為長效治理提供支撐。
04
從“新津經驗”
到“全國共享”
“報表通”
在新津的成功實踐
不僅帶來了治理效能的提升
更形成了
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2023年,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將“新津模式”作為典型案例,向全國推廣創新實踐;2024年,新津區報表通實踐經驗被納入國務院辦公廳《基層報表數據“只報一次”工作指引》,提供了可復制、推廣的經驗。
以數據共享打破壁壘
以場景創新釋放價值
成為產業走向全國
據悉,報表通于2024年12月在四川省進行全省推廣。目前,已在全國13個省的地方政府部署使用,并應用于中國聯通集團,賦能更廣闊的區域和行業數字化轉型。
以“小工具”撬動“大變革”。從基層減負的起點到數據治理的支點,新津報表通的蝶變之路,讓數據成為提升政府效能、優化營商環境、增進民生福祉的引擎。
未來,隨著AI等新技術的深度融合和產業合作的深化,報表通也將持續進化,為更廣領域的數字化轉型貢獻澎湃的“新津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