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州日報
近期,一到晚上就有一群“神秘人”,出沒在山間樹林、公園、河堤等,拿著手電筒、拎著塑料袋,目不轉睛地在樹上找什么……99.99%的概率,他們在抓“知了猴”。據了解,最近很多人晚上出動,抓知了賣給餐館,一天能捉12-15斤,凈賺2000多元。
能賣出2元/只的“知了猴”
有人一晚上抓了600多只
一個小小的知了猴,怎么變得如此搶手?有網友稱,既然買不起,那就自己動手抓,全家出動,抓知了猴的人,比知了猴還多……
小陳在浙江余杭經營一家面館,每年到這個時候他會推出“知了面”,賣給食客吃。小陳表示,“大概6月中旬,就有不少人開始上山抓了,現在往后再過一個多星期會多起來。知了猴都是晚上出來活動,晚上8點左右是抓知了猴的最佳時間,一般我都是那個時候去收購。”
7月2日,據青島平度某批發(fā)市場一名商戶介紹:“知了猴現在每斤105元。二十多年前,才十七八塊錢一斤。”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qū),王培兵承包了60畝金蟬養(yǎng)殖基地,今年首次迎來收獲季。“從6月15日就開始有金蟬出來了,第一晚上捉了1000多只。”王培兵說,這些金蟬都養(yǎng)殖在柳樹下,高峰期一晚上能抓上萬只。不過,高峰期也就一周時間,之后產量下降,一直持續(xù)到8月上旬就會結束。
因為現在數量不多,價格也抬高了,有人賣到了2元一只,即便如此也依然賣得很好。
地位堪比小龍蝦
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
還有網友表示,之所以晚上這么努力抓知了猴,是因為——太香了!
知了猴是蟬的幼蟲,蛋白含量高,口感比蟬更好。知了猴一般藏在樹枝之間,比較隱蔽。剛剛褪殼的知了猴口感最好,是最嫩的時候,需要瞅準時機抓住它。如果再等一兩個小時,它的翅膀硬了就飛走了。
油炸知了猴、干煸知了猴、知了碎炒雞蛋,則是在山東最為常見的做法。民間有“一只知了猴頂三個雞蛋”的說法,地位堪比小龍蝦。
據報道,野生“知了猴”不僅風味獨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越來越難找,所以這幾年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
為保持“知了猴”新鮮,在山東、安徽一些地方不少攤販在村頭道路邊擺攤,抓到后迅速轉手給外地客商。其主要發(fā)貨地在山東、江蘇、安徽等地,今年新貨的價格基本是1-1.5元一只。較大的店鋪已有2萬+的銷量。
知了雖然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但并非人人都適合食用。知了也容易攜帶細菌、寄生蟲以及重金屬等,不宜多吃。
特別是有以下情況的四類人群不宜食用:
過敏體質者:知了作為一種異體蛋白,引起人體過敏反應的機率高,而且容易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
腎病患者:知了的蛋白質可以增加腎臟負擔,應限制食用。
痛風患者:知了蛋白質含量高,嘌呤含量也高,痛風患者食用會加重病情。
肝病患者:部分知了含有少量有毒物質,人體攝入后需要肝細胞來解毒,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出現中毒。
來源:中國經濟網微信、央視網、半島都市報、新聞晨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