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從不是“萬一”,而是“如果真的來臨,你準備好了嗎?”賴清德似乎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悄悄為“最壞情況”布局。
而另一邊,美國的沉默卻格外刺耳,不再是過去那個張口就表態的“保護者”。此時,島內有專家站出來喊話,拿俄軍當例子,卻斷言解放軍根本不可能走那條路。
特朗普重返白宮已經五個多月了。這位商人出身的總統,面對臺海問題時展現出了典型的商業思維——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輕易下注。
美國的軍火庫已經見底了。連續三年援助烏克蘭,五角大樓的武器儲備消耗得差不多了。前幾天傳出的消息更讓人意外,美國暫停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理由很簡單,沒貨了。
稀土問題也讓美國頭疼。中國在這個領域的優勢地位,讓美國的軍工生產陷入困境。沒有稀土,很多高科技武器就造不出來。這種被卡脖子的感覺,讓五角大樓的將軍們格外難受。
特朗普現在把希望寄托在貿易談判上。兩輪關稅談判下來,他沒占到什么便宜。商人的本能告訴他,硬碰硬不是好買賣。所以他選擇繼續觀望,繼續尋找其他的辦法。
屏東大學的鄭博文副教授看不下去了。他在幾個小時前發表的講話中,直接戳破了某些人的幻想。
鄭博文認為,把希望寄托在巷戰上是個天大的錯誤。烏克蘭確實用巷戰拖住了俄軍,但解放軍和俄軍完全不是一回事。解放軍有機器狗,有各種先進的無人機,根本不需要跟你在巷子里玩躲貓貓。
這位教授的話很直白:如果真的打起巷戰,那就是把整個臺灣往火坑里推。可惜的是,島內真正聽得進這些話的人并不多。
就在各方還在觀望的時候,大陸商務部出手了。對臺灣8家涉軍企業實施兩用物項出口限制,這個消息像一顆炸彈,在島內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這些企業都是臺灣軍工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了大陸的相關物資供應,他們的生產將面臨嚴重困難。很多臺灣專家都明白,這只是個開始。大陸的工具箱里,還有很多手段沒有拿出來。
島內的反應很有意思。有人驚慌,有人裝作若無其事,還有人在暗中盤算著自己的小九九。但誰都知道,這個信號的分量有多重。
今年的漢光軍演規模不小,最引人注目的是把模擬巷戰當成了重點項目。街道、建筑、地下通道,所有能夠用來打巷戰的地形都被納入了演練范圍。
參與演習的官兵們心里都清楚,這種訓練的針對性很明顯。但私下里,不少人都在嘀咕:真要是打起來,這些訓練管用嗎?
演習的場面確實很熱鬧。坦克在街道上轟鳴,士兵在建筑物間穿梭,各種武器裝備都拉了出來。但懂行的人都看得出來,這更像是一場表演,而不是真正的戰爭準備。
軍事準備只是一方面,政治上的動作同樣引人注目。針對國民黨的大罷免行動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這種要把其他政治力量一網打盡的做法,讓島內的政治生態變得更加緊張。
國民黨的反應相對克制,但黨內的不滿情緒在積累。一些資深黨員私下里表示,這種做法是在撕裂社會,對臺灣沒有任何好處。
普通民眾對這些政治斗爭已經感到厭倦。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己的生活,是物價,是工作,是孩子的未來。但在當前的氛圍下,這些民生問題似乎都被政治議題所掩蓋。
島內的氣氛變得越來越壓抑。理性的聲音被淹沒,極端的言論卻大行其道。這種狀況讓很多有識之士感到擔憂,但他們的聲音在喧囂中顯得格外微弱。
時間在一天天過去,各方都在進行著自己的布局。美國在算計,大陸在準備,而臺灣島上的某些人還在做著不切實際的夢。這場看不見硝煙的較量,正在朝著一個未知的方向發展。
臺海的天空上,烏云正在聚集。有人在忙著搭建避雷針,有人在準備雨傘,還有人在祈禱暴風雨不要來。但天氣的變化從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當真正的考驗來臨時,那些建在沙灘上的城堡,終究會被海浪沖垮。留給各方思考和選擇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