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引言
1949年春,中國大陸的戰局已經十分明朗,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國民黨反動政權潰敗在即。
后面的史實眾人皆知,以蔣介石集團為首的國民黨敗退臺灣,妄圖與我黨分庭抗禮,只是其“反攻大陸”的妄想終究未能實現。
只是細細思索這段歷史過程,便會發現一個問題。
以地主官僚為代表的國民黨各派系權力斗爭素來十分激烈,寶島臺灣之天時地利,國軍將領豈能不知?為何老蔣一過去就立馬能接手掌管呢?
在老蔣敗逃之前,到底是誰在管理臺灣?
一、老蔣的末日預演
1949年元日,我黨解放區內百姓載歌載舞,張燈結彩賀新年,國統區卻一片陰沉,軍士官僚還在四處搜刮民脂民膏準備“跑路”。
國民黨政權已然瀕臨崩潰,蔣介石亦深知己方時日無多,便提前謀退路,做了一系列的預演。
其實早在1948年底,老蔣就在準備退守臺灣了。
從1948年底至1949年,蔣介石集團陸陸續續將銀行里庫存的黃金、白銀、美元等資產分批運往臺灣,以之作為退守臺灣維持其統治的基礎。
據史料記載,僅49年1月至5月,就有超277萬兩黃金、1520萬兩白銀被其轉運。
與此同時,老蔣還下令讓上海、南京等地的官僚資本企業把生產設備與技術人員全部轉移至臺灣,同時還要求軍政要員大量搜刮民間物資。
如此,更加印證了國民黨反動政權的腐朽。
在給自己留后路的同時,蔣介石卻還想在大陸搏一搏,妄圖依靠長江天險“劃江而治”。
但見1949年4月百萬雄師過大江,4月23日南京隨即解放,渡江戰役的勝利徹底粉碎了蔣“劃江而治”的虛妄構想。
至此,蔣介石才明確要將臺灣島作為最后退守的目的地。
當年蔣介石雖然“下野”,可依然還是國民黨的總裁,他既決定要敗逃臺灣島,便自然不是要去寄人籬下的。
故在逃亡前夕,蔣介石對國民黨內部進行了大規模的人事調整,以確保抵達臺島后能繼續穩坐總裁之位。
二、臺灣光復后的三位話事人
1945年抗戰勝利后,被日本侵占半個世紀的臺灣得以光復,當時第一個接過管理大權的是陳儀。
陳儀是早年就加入光復會的辛亥革命元老,也是在大陸官場摸爬多年的老將,被任命登島之后決心要治理好臺灣。
可他確實沒有這個能力,所作所為還是國民黨那一套高壓且腐朽的管理政策。
當時的臺灣剛從戰爭中走出來,糧食短缺、工廠停工,民眾最關心的是溫飽問題。
可陳儀團隊不僅沒解決民生,反而搞起了官僚腐敗,連基本的物資分配都成了少數人的斂財工具。
于是在1947年,臺灣“二二八事件”爆發,民眾當街抗議卻被陳儀用武力鎮壓,平民百姓死傷無數。
這件事的惡劣程度非同凡響,陳儀因咎被撤職,成了戰后臺灣省治理的一個失敗者。
其后接盤的魏道明,走了條完全不同的路。
由于陳儀的前車之鑒,魏道明在管理臺灣時采用了懷柔手段:讓臺灣當地的精英參與到管理中,從而緩和了矛盾。
并且他把精力放在修橋鋪路、恢復農業上,慢慢讓島內的物價穩定了下來。
就這么兩年時間,臺灣的局勢總算是穩住了,至少表面上看,社會秩序在有序恢復。
按理說魏道明有足夠的政治才能,可最后讓位給老蔣的人,卻并不是他。
原因就在于,他并不是蔣介石集團“嫡系”。
所以真正給老蔣鋪好路,且在其敗逃臺灣后就立馬拱手讓位的,便是1948年上臺的陳誠。
陳誠在黃埔軍校時期便追隨老蔣,無論是出身還是和蔣家的關系都令蔣介石十分信賴,乃其心腹之將。
哪怕是在后期,國民黨干部已經作鳥獸散的情況下,他依然對蔣忠心耿耿。
故于1948年末,蔣介石勒令本在臺灣養傷的陳誠上臺,為其退守臺灣做事前安排。
三、親信鋪路,順利退守
得令之后,陳誠立馬開始著手辦了三件大事。
一是搞“三七五減租”,把地主的地租壓下來,讓農民得到實惠,一下子就爭取到了當地基層的支持。
二是用從大陸運到臺灣的資本儲備來穩定新臺幣,金融穩住了,島內經濟便有了基本盤。
三是嚴格控制從大陸去臺灣的人,只讓那些對蔣絕對效忠的人員過去,任何潛在的反對者全被擋在了門外。
等陳誠把這三件事辦好,臺灣省的社會和政治環境,便成了蔣介石最需要的樣子。
1949年末,蔣家父子乘專機飛往臺北,1950年蔣介石接手執管,作為心腹陳誠主動讓位,并擔任其副手。
按理來說,陳誠完全有能力割據一方把蔣逼上絕路,可他卻沒有那么做,這是為何呢?
除了他本人對蔣絕對忠誠外,還有國民黨內部的派系規矩。
陳誠是蔣介石的嫡系,屬于黃埔系核心圈子,他能坐到那個位置,本身就是蔣介石授權的。
且在國民黨體系里,上下級的等級非常分明。
正如同一家公司的經理,權力本身來自于老板,老板如果要親自來管,那經理讓位就是必然的。
可見哪怕是已經敗逃,蔣介石及其集團依然還是大地主官僚主義作風,其獨裁統治不得民心,必然被淹沒在人民戰爭和歷史潮流的汪洋大海中。
其所謂的“光復”也好,“反攻”也罷,種種口號說到底都是為了支撐其搖搖欲墜的反動政權,可其政權本就腐朽,又談何支撐呢?
“反攻”終究成為泡影,這個歷史遺留問題,我們也終究能夠徹底解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歷史發展之必然趨勢。
參考資料:
中國青年報 2019-10-06 你可能不知道的1949:改變歷史的8天
新京報 2013-07-13 蔣介石與國共內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