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近年來,廣西扶綏縣總工會發揮文化宮主陣地作用,通過陣地煥新、機制革新、資源聚新、品牌出新的“四維改革”,構建起公益性服務與市場化運營有機統一的“兩性兩化”發展新生態。
在服務職工方面,以工人文化宮為核心載體,投資75.97萬元建成334㎡室外運動場、職工書屋、多元調解工作室、心理咨詢室等新型設施,構建“1+N”全域服務職工生態圈。同時,創新“共建共享共治”理念,整合縣科協、文明辦、教育局、婦聯等4個部門資源,打造了科普活動室、社區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指導中心、職工文化活動中心、志愿服務促進中心、未成年人活動室、母嬰室等7大共享空間,形成15分鐘文化服務圈。
在機制改革方面,創新公益與市場雙輪驅動的運營模式,推行“工會場地+企業合作”模式,吸引7家專業機構入駐。通過合理規劃場地功能分區,為入駐企業提供辦公場地、設備支持等基礎條件,要求企業每年提供一定時長的免費提供技能培訓、書畫培訓、健身、舞蹈、瑜伽等公益服務,滿足職工多樣化需求。2024年以來,縣總工會累計開展各類公益課近300個課時,服務職工3000多人次,形成了以工人文化宮為運營主體、多方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良性發展格局。
舉辦健步跑活動。扶綏縣總工會供圖
在資源聚新方面,聯合縣工商聯、婦聯等群團組織,聯動打造服務同心圓。構建“黨建+大群團”資源共享職工文化服務平臺,與縣工商聯、婦聯等10個部門建立長效協作機制,實現跨部門“活動聯辦、資源聯用、數據聯享”。近年來,縣總工會聯合各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利用工人文化宮陣地資源,累計開展各類活動80余場次,惠及職工群眾3萬多人次。
縣總工會還多維矩陣激活職工文化磁場,打造了“普惠服務—素質技能—文化引領”立體化職工文化品牌體系。其中,普惠服務方面,聯合縣婦聯、扶南東亞有限公司工會等單位開展“玫瑰書香”閱讀會、“送書法進萬家”、心理健康講座、送健康等“工惠萬家”普惠活動。素質技能方面,舉辦多場次、多行業、多工種技能比武大賽,常態化開展氣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拔河、健康走(跑)等全縣性職工文體活動。文化引領方面,打造“非遺傳承講堂”勞模工匠進校園等特色項目;聯合縣委宣傳部等單位舉辦“‘千村唱 萬人和’送文化進園區”文藝晚會。通過三維品牌聯動,構建起“全域覆蓋、全時響應、全齡適配”的文化服務新格局。
通過“四維改革”,扶綏縣總工會實現了從單一陣地到生態矩陣的空間重構,從行政供給到市場反哺的機制突破,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創造的三個躍升,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切實讓工會牌子“亮起來”、服務陣地“用起來”、職工群眾“笑起來”。(李色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