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看見有很多網友在吐槽今年夏天格外的熱,甚至有網友說自己一向節儉的爺爺、奶奶都受不了要開空調了。
今年確實感覺有些熱,但是在歷史上,還曾有一年也有過很熱的天氣,那就是清朝乾隆八年那場熱災。
不僅是熱得難受,北京城的石板能煎蛋,墻壁能融錫,可能有的老百姓睡覺睡著睡著就中暑離世了,那年夏天,被歷史學家稱為“地獄重演”都不過分。
有人在家中中暑身亡,有人跳進護城河也沒能逃過一死,囚犯甚至沖出牢房,跪著求官兵給他們個痛快,寧愿被斬首也不想再像蒸籠里的包子一樣活著。
到底熱成什么樣?那年京城地表溫度65℃,人能活著走在街上算奇跡,這不是段子,也不是小說,這是清朝官方、法國傳教士、地方縣志共同記錄下來的歷史。
一場從五月末就開始的“焚城”
如果你翻開《清實錄》,能看到一句話——“天氣亢旱且酷熱蒸騰,甚于往歲”,說白了,就是熱得不像話,連皇帝都覺得不對勁。
時間是乾隆八年,也就是1743年,農歷五月還沒過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這片地方就像被架在火上烤。
天上不下雨,地下不冒水,空氣都是干的,風像是煤爐子里吹出來的,到了1743年公歷7月13日,京城正式進入“高溫煉獄”模式。
法國傳教士哥比在當天寫下:“炎熱已難于忍受”,然后,最恐怖的時刻來了,連續六天超過40℃,頂點是44.4℃。
1743年7月20日到25日,北京連續六天白天氣溫超過40℃,到了7月25日那天,哥比用酒精溫度計測出了35.5度的拉謀氏溫標。
經過現代科學家張德二換算,那天真實氣溫是44.4℃,這是15世紀到19世紀中國的最高溫,在沒有空調、沒有電扇、連井水都干涸的年代,人類的生存變成了一場拼命。
石板路能煎蛋,地面溫度65℃,連狗都不敢趴地上,京城不是唯一的煉獄,天津的房瓦開始融化,河北高邑的墻壁都像火灼一樣燙手。
有人躲在屋子角落,結果“墻壁重陰亦炎如火灼”,根本無處可逃,7月14日到25日,北京市內和近郊官方統計熱死了11400人,而這還只是登記在冊的。
那些沒有戶籍的、流動的、窮得沒人管的人,根本沒算進去,護城河里漂滿了尸體,有的已經腫脹,有的還穿著舊衣,等人來認領。
但那年夏天,沒人有空哭,沒人有力氣葬人,染坊的老板一家三口,試圖挑水潑布降溫,結果全家中暑死在染缸邊。
山西的商人王德福記下,車里放的錫器全化成了銀漿——那是車廂內溫度超過了鉛錫熔點,甚至在刑部,有囚犯發瘋一樣沖出牢門,跪在地上求官兵:“給我個痛快吧,別再讓我活著蒸了。”
樹木枯死,莊稼絕收,水比銀子貴
這場極端高溫,不只是殺人,它還殺樹、殺莊稼、殺經濟,樹的枝葉全被熱風烤干,尤其是西南向的枝干,全都焦黑。
莊稼全軍覆沒,蝗蟲趁機肆虐,秋收直接減產四成,水價一路飆升,到了“斗水百錢”的程度,換句話說,一盆水要百元人民幣才能買到。
而冰?別想了,有錢人買得起,窮人只能忍著,北京城甚至流傳一句順口溜:“有錢求涼棚,無錢掉頭發”。
北京變成巨大的火爐,乾隆皇帝也坐不住了,他下了一道罪己詔,承認“朕躬闕失”,意思就是他自己沒做好,讓老天用這種方式警告他。
接著,乾隆下令:撥出內帑銀1萬兩,設九門涼棚,分發冰塊和祛暑藥,開23處官窖,調出20.5萬塊冰,供百姓免費取用。
調40萬石糧食,防止糧價繼續瘋漲,率群臣穿龍袍祭天求雨,求得小雨降溫,這一套動作看起來很到位,但底層百姓并沒感覺到太多涼意。
因為系統性的問題很快暴露出來,冰塊被貪官私吞,涼棚只顧城里人,雖然乾隆撥了冰、撥了銀子、撥了藥,但到了百姓手里,幾乎什么都沒剩下。
有官員把冰全藏起來,拿去和富人換錢,涼棚只設在城區,鄉下人連個遮陽的地方都找不到。
有人排了一夜隊,最后只分到一碗涼茶,有人走進涼棚,被趕出來:“沒票不準進。”所謂“緊急賑災”,最后成了“杯水車薪”。
這場災難,早就被天象預警了
哥比每天用酒精溫度計記錄氣溫,張德二后來驗證,他的記錄完全準確,44.4℃的高溫,直到1942年中國才再次接近(42.6℃)。
氣候學家指出,這場災難并非偶然,那幾年,人口激增,生態被破壞,水利系統失修,河道干涸,再疊加早期全球變暖的趨勢,這場極端高溫就像倒計時炸彈一樣準時爆炸。
1743年這場熱浪,后來被列為“18世紀全球極端氣候事件”之一,是地球進入工業化前最嚴重的熱災之一。
你以為現在的熱浪是新鮮事?乾隆八年早就告訴我們,熱浪能毀一個城市、能奪走成千上萬條命。
那年夏天,北京不止是熱,它是活生生的修羅場,而我們現在回望這一切,不是為了感慨,而是為了記住——人與自然息息相關,如果不懂得提前應對極端氣候,下一次“44度”還會來。
而且我們也要懂得善待自然,這樣才能和自然更好的相處,而在高溫天氣的情況下,也要多多注意防暑。
信息來源:44.4℃有多熱?回顧中國“15—19世紀最嚴重的高溫事件” 北京日報客戶端2025-06-23 13:52
乾隆八年被稱為史上最熱夏天?夏日炎炎,古人納涼有妙招 上觀新聞 2020-08-08 13:4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