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峽通訊》記者 王媛媛
“最難的是村財增收,還有就是每天要面對的各類矛盾糾紛!”南平市松溪縣委書記張行書下沉農村開展工作調研,問及鄉村振興試點村什么工作最難,松溪縣茶平鄉茶平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得旺如是回答。村里的工作難做,這幾乎是全民共識,究竟什么才是這個問題的癥結所在?我們該如何理解“到群眾中去”?幫助解決村民的急難愁盼能夠助力村財增收嗎?記者以松溪縣茶平鄉茶平村“吃茶話事”的生成與實踐為觀察對象,嘗試解答這一系列問題。
“天然的話題場”
2021年的夏天,茶平鄉茶平村作為松溪縣最大產茶區的核心區域,垅垅茶山盡是墨綠,它并不知道自己即將迎來一位省派駐村第一書記應俊,將使茶平村的名氣因一項制度的推行而擲地有聲。
來到村里不久,駐扎在村部的應俊就發現了一個奇特現象:白天村部門可羅雀,自己主動走村入戶常常也找不見村民,只有農忙結束后的晚上時間,村民才會三三兩兩聚集在村中學對面的茶香小院喝茶、聊天、休閑、娛樂。“要了解村情民意,這不就是天然的話題場嘛!”應俊心想。
借助這一場所先天的便利性,他經常在晚飯之后走進茶香小院,同村民共享一張茶桌、同喝一泡粗茶,介紹自己的同時也對接村民訴求,既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也不忘因勢利導下沉各類資源。久而久之,聚集在茶香小院的村民都認識了這位沒什么“官架子”的駐村第一書記。直到三年任滿結束回榕,依然還有許多村民不時地給應俊發來村里的消息。
“如果村兩委要幫助村民協調某件事情,村民不愿意來村部,我們一般是去當地群眾基礎較好的黨員戶家里,把村民叫到黨員戶家里化解矛盾?!标惖猛硎咀约簭?009年擔任村委會主任以來,一直秉持著這樣的工作方式?!安杵酱逑螺牭?個自然村分布較散,我和村組委就到每個自然村,去大家常聚的場所召集黨員進行‘三會一課’的學習。應俊來了以后,他就把這項工作做了系統的總結提升?!?/p>
陳得旺口中的總結提升便是“茶香小院365”鄉村治理工作機制,這也是“吃茶話事”的雛形。其中的“3”是指“三夜”模式,即根據村民生產生活規律,建立“夜訪解難題、夜議謀發展、夜學提素質”模式?!?”是指“六項制度”,包括“黨員三亮、網格雙聯、常態活動、民事民議、動態反饋、監督評議”?!?”是指“5個茶香小院”,從茶平村的5個自然村中各選一戶黨性覺悟高、群眾口碑好、引領作用突出的黨員農家庭院,打造茶香小院,并由5位村支委擔任各自然村的“小院掌事”,黨員戶為“小院管家”,依照“就近就便、全面覆蓋”原則,建立縣鄉干部、村兩委、黨員代表、群眾四級網格治理體系。
2022年,松溪縣委組織部進一步深化總結這一經驗做法,在全域推行“吃茶話事”工作機制,打造171個“吃茶話事”活動場地,它也成了南平市委書記袁超洪“把茶泡開,把話說開,把心結解開”的閩北基層治理工作名言,此后這項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得到了南平市的大力推廣。
“走到群眾身邊去”
“吃茶話事”為何如此頂用?從應俊提到的兩個生動案例或許能夠管中窺豹。
2022年,茶平鄉正在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工作,茶平村仰坑自然村恰好有一家農戶在通往萬畝茶園的路口處搭建了一座存放農具的屋棚,影響村容村貌。無論村兩委如何上門協調,該農戶都不愿拆除。
事情在幾天后的一個晚上有了轉機。當時村兩委與聚在茶香小院的村民一起喝茶,謀劃村子的發展。其間談及萬畝茶園要如何規劃,該農戶也積極地提出各種想法。此時,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陳得旺順勢對他說道:“你不要在這里吵吵,前幾天讓你拆除一個棚子都不答應,現在卻在這里指手畫腳!”被村書記當場批評,該農戶瞬間漲紅了臉。當天晚上,該農戶私下和村書記商量拆除之事。第二天村兩委入戶協調,第三天屋棚順利拆除。從一開始說就算有賠償都不干,到后面主動要求拆除,甚至不再提賠償之事,動機呢?
“一是村里這些年給大家做的事情得到了村民的認可,他可能感受到了村里正在發生的變化。二是面對面的討論激發了他的主人翁意識,為村里的發展獻計獻策。三是在這種集聚的場合有來自左鄰右舍、親戚朋友的輿論壓力?!睉〗忉尩?。
第二個案例是為村集體謀發展。應俊表示:“在外面做茶葉生意的人,只要有松溪人,十有八九就有茶平人。”近年來,松溪縣大力推廣九龍大白茶。統計數據顯示,全縣九龍大白茶的種植面積從2019年的2400余畝改植換種至1.2萬余畝,直接帶動600多戶茶農增收,茶平鄉也在此期間改植換種至2200余畝。因茶樹有其生長規律,改植九龍大白茶的茶農要面臨兩到三年時間的無收益期,起初茶農并不愿意。怎么辦?
“利用過年過節茶商返鄉的時機,我們有意識地把在外從事茶葉生意的鄉賢邀請到‘吃茶話事’點上,讓他們給村民們講解市場上的茶葉行情,解釋改植九龍大白茶的種種好處。如此一來,茶農思想上的負擔逐漸卸下,改植的意愿也會更強?!睉⊙a充道。
透過這兩個案例,記者一方面佩服村書記推動鄉村工作之經驗老到,另一方面也體會到農村作為基層的重要組成部分,村兩委若想部署實施任何一項真正惠及民生的工作,一個“上接天氣,下接地氣”的抓手平臺必不可少,而“吃茶話事”就是這樣的載體。
“點位的選擇很重要,一定要選村民平日里常去的地方,不能是為表面形式而特意打造的場所,哪怕只是家門口、板凳上都可以。”應俊強調“吃茶話事”的精髓不是把群眾“叫到身邊來”,而是干部要積極主動地“走到群眾身邊去”。
“閉環管理起到了關鍵作用”
2024年12月,處于農閑時節的茶平村又迎來了南平市派駐村第一書記蘭宇,從她的手中,記者接過民情日記。小小的一本日記,不同于常規的臺賬設計,本子里簡簡單單地記錄著待辦事項的反饋時間和具體內容。“本子里記錄的事項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本村內靠村兩委就能解決的,一種是需要上級及各部門共同協調才能解決的。”蘭宇解釋道。
走進茶平村的茶香小院,墻面上陳列著醒目的展板,清晰地展示著“吃茶話事”工作機制的流程、規則和成效。在“吃茶話事”工作機制的設計中,閉環管理起到了關鍵作用。從問題的收集,到問題的分類與處理,再到問題的反饋和監督,村民并不十分關注問題的處理過程,但他們極其看重問題的處理結果。村民反饋的各類事項,或瑣碎的鄰里矛盾糾紛,或重要的茶山道路開墾,都能在這里得到村兩委的回應和解決。
“村里的農閑時節一般是12月份至來年的3月份,蘭宇到來的這幾個月正是村民最有時間反饋問題的時候。”陳得旺笑著夸贊蘭宇為村里的事業走街串戶、辛勤付出。
在應俊看來,村民對村干部的要求并不過分,“只要我們用心地幫助他們,他們就能感受到。哪怕有些事情一時解決不了,只要我們把情況和他們解釋清楚,他們也能理解,村民最怕的是他們反饋的問題我們沒有回應!”得益于“吃茶話事”工作機制的良好運行,茶平村兩委班子培養了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其在村民心中的威望也得到了提升。如今,村集體的整體面貌愈發積極向上。
談及“吃茶話事”還需注意什么時,應俊表示要發揮村里老干部、群眾意見領袖、家族族長等群體的作用?!耙环矫嬖撊后w在村里的影響力相較于普通村民更為顯著,另一方面他們對黨的施政方針有著更為深刻、透徹的理解,如能充分借用他們的能量開展群眾工作,‘吃茶話事’這一交流溝通方式將會迸發更強勁的助推力?!?/p>
2024年的夏天,應俊結束了為期三年的駐村工作,綜合考慮當地鄉賢建議的他,為村里帶來了茶葉物流倉儲項目。也正是這一年,該項目順利實現投產運營,直接給村里帶來了7.5萬元的村集體收入。此后的每一年,這筆收入將持續不斷地留存在村集體經濟的賬本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