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跟大家分享了《夏利特醫院》,發現還是有不少人對二戰題材感興趣,今天要推薦的這部同時期電影,還因為各種立場問題差點被禁播。
整部作品幾乎沒有槍戰,卻是那么的震撼。
《無主之作》
故事開始在納粹德國。
年幼的庫爾特,是個沉默的孩子。
他唯一的快樂,是跟著姨媽伊麗莎白畫畫。
姨媽是個瘋子。
她崇尚藝術、自由,在所有人批判畢加索時,她會貼著庫爾特耳朵輕聲說:“我喜歡這幅畫。”
她會聽公交車同時鳴笛,說那是世界上最美的音符。
她會用煙灰缸敲自己的額頭,感受靈魂的震顫。
她被貼上精神病的標簽,送進了療養院。
被帶走前,姨媽望著庫爾特說:“不要移開你的目光,所有真實的都是美好的。”
這句話,成了庫爾特一生的信仰。
后來,醫生卡爾判定她沒有優質基因,任憑姨媽如何哀求,卡爾都要對她絕育。手術后不久,姨媽就被丟進了毒氣室。
戰爭結束后,庫爾特的家庭也四分五裂。
父親因不愿充當體制的走狗,被開除、羞辱,最終在掛著納粹徽章的西裝下吊死。
庫爾特站在父親尸體下,眼眶干澀。他不懂國家、政治,只覺得這個世界越來越不像樣子。
打工時,他依舊偷偷畫畫,畫那些明令禁止的自由形象。
他考上了德累斯頓藝術學院。在這里,他遇到了艾莉,她和姨媽的眼睛是如此相像,他們相愛了,火熱又純粹。
但庫爾特并不知道的是,艾莉的父親就是醫生卡爾。
更殘忍的是,艾莉懷孕后,卡爾騙她說她的子宮出了問題,強制給艾莉墮了胎。
真正的理由是他根深蒂固的優生學執念,他不允許女兒和一個出身劣等的窮畫家生下后代。
沒人知道這背后的惡意,艾莉不知道,庫爾特不知道。
只有卡爾,背負著這個秘密,繼續活在人道主義醫生的光環下。
東德越來越封閉,創作也越來越乏味。
庫爾特無法忍受,拉著艾莉逃往了西德。
在前衛藝術風潮下,庫爾特從頭開始,三十歲重新考進藝術學院,摸索一條屬于自己的創作道路。
他畫了很多畫,被教授斥為沒有靈魂。
直到有一天,他在舊報紙上看到了一張納粹戰犯的模糊黑白照。
于是他開始畫照片,先是姨媽和童年的自己,那張被禁止存在的合影。
然后是艾莉、艾莉的父親、自己的父親、姨媽…
看到這幅畫的卡爾,崩潰了。
他意識到,自己犯下的所有罪,竟以一種近乎宿命的方式,被這個“無意中娶了他女兒的窮畫家”畫了出來,被全世界注視。
這不是控訴,不是審判,而是一種更高的懲罰。
哪怕到最后庫爾特都不知道卡爾的身份,但他終于找到了面對自己、面對過去的方式——別移開目光。
面對歷史,面對痛苦,面對你心里的恐懼,不要移開目光,唯有看見,才有自由。
「點擊卡片即可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