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邢東偉 翟小功
近日,海南省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首次將中英雙語要素式示范文本應用于先行調解環節,在三亞國際商事調解中心選派的外籍調解員的協助下,成功調解了一宗從基層法院提審的涉外離婚糾紛案件,為中外當事人提供了精準、細化、高效的優質司法服務。
2021年,中國公民汪某與俄羅斯籍V某在海南省三亞市相識相戀并登記結婚?;楹螅p方在生活習慣、文化差異、子女教育等方面常常發生矛盾。V某心灰意冷,攜帶未成年女兒M某離開中國三年未歸。
汪某認為雙方感情已然破裂,遂訴請離婚。因案件涉及子女撫養權、財產跨境執行、當事人跨國往返訴訟成本高昂等問題,V某擔心案件處理結果對其不利,有意躲避訴訟,矛盾化解一度陷入僵局。
考慮到該案對類案處理具有示范效應,三亞中院決定提級管轄該案。
鑒于V某因語言不通而對跨國訴訟存有疑慮,海南自由貿易港第二國際商事法庭將案件推送至三亞國際商事調解中心,由一名法官,一名書記員及一名中國籍調解員,一名精通中、英、俄三種語言的外籍調解員共同組成“1+1+2”的先行調解團隊。
依托海南國際商事訴調裁三位一體平臺,外籍調解員將汪某以中文填寫的起訴狀示范文本內容在線實時翻譯告知V某,V某通過回答英文版答辯狀示范文本中一個個細致的問題,將零散、瑣碎的個人意見有條理地歸納為表格中的規范抗辯理由,也使得其口語化表達得以轉化為格式化、規范化的答辯狀。
同時,先行調解團隊專業、細致的解答也使得V某逐漸打開“心結”,愿意直面糾紛。拉扯僵持多年的訴、辯雙方終于“化繁為簡”,建立起了一座高效溝通的橋梁。
據了解,通過梳理雙方填寫的訴、辯狀示范文本,先行調解團隊明確了原告、被告的各自訴求,對無爭議事實予以確認,將在案證據分類固定,由此精準歸納出爭議焦點。
由于調解員指導填寫示范文本的過程中已經適時向當事人釋法析理并引導雙方換位思考,汪某、V某對訴訟結果有了合理司法預期,均同意選擇調解這一柔和解紛方式,在承辦法官主持的在線視頻調解中簽署了調解協議,心平氣和地結束了這段跨國婚姻。
承辦法官于同日制作出民事調解書及中英雙語離婚證明書,并向雙方當事人電子送達了相關文書。至此,一宗劍拔弩張的涉外離婚訴訟在30個工作日內定分止爭,當事人雙方“屏對屏”握手言和。
“Fast and fair!”V某發來這句好評,由衷地向先行調解團隊表達其對本案處理兼具公平與效率的滿意之情。
起訴狀和答辯狀,可以是當事人維權的“攔路虎”,也能成為司法便民的“連心橋”。本案系三亞中院積極對下指導,巧用中英雙語要素式示范文本,以兩張表格降低涉外離婚糾紛的訴訟門檻、快速鎖定爭議焦點;通過外籍調解員發揮“以外調外”作用,增加先行調解的親和力和公信力,彌合文化差異所致的誤解與隔閡;運用科技賦能司法,讓身處兩個不同時區的跨國訴訟當事人依托“指尖訴訟”減輕訴累,傳達出中國司法的溫度與速度。
下一步,三亞中院將加大要素式示范文本在案件調處環節的應用,及時將符合條件的案件導入先行調解的“快車道”,積極探索和創新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涉外民商事審判領域的生動實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