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7月9日,藍思科技(300433.SZ/6613.HK)在港股上市。十年前,藍思科技在深交所上市,就此,藍思科技成為A+H上市的果鏈企業。
招股書顯示,以2024年收入計,藍思科技在全球消費電子精密結構件及模組綜合解決方案行業中排名領先,在全球智能汽車交互系統綜合解決方案行業中也排名領先,市場份額分別為13.0%及20.9%。
在招股書中,藍思科技表示,募資中約48%將用于豐富與擴展產品及服務組合,并探索產品的其他應用場景;約28%用于擴大全球業務布局,提升全球產能;約14%用于提升垂直整合智能智造能力;以及約10%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近年來,藍思科技逐步減少對蘋果的依賴,但目前蘋果對藍思科技的收入貢獻仍在50%左右。2022年-2024年,藍思科技分別收入466.99億元、544.91億元、698.97億元,其中藍思科技對蘋果的銷售額占比分別為71.0%、57.8%和49.5%。
完成港股上市的藍思科技能否加快豐富自身業務布局,以進一步降低對蘋果的依賴風險呢?
01
蘋果收入仍占近50%
資料顯示,藍思科技是全球的消費電子玻璃蓋板龍頭。最初專注于手機玻璃蓋板,逐步拓展業務至玻璃、藍寶石、陶瓷、金屬等領域,成為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核心供應商,并在全球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
藍思科技的創始人周群飛也被稱之為“玻璃女王”。1970年,周群飛出生在湖南湘鄉一個貧困山村。15歲,周群飛輟學打工,第一份工作便是在生產手表玻璃的澳亞光學工廠流水線上,進行切割、打磨玻璃的工作。在此期間,周群飛自學掌握了絲網印刷技術,晉升為工廠的主管,還在工作之余讀夜校,學會計、電腦。
1993年3月,23歲的周群飛和幾個親戚在深圳寶安租了套三室一廳的民房,靠著2萬塊的啟動資金,開始了艱難的創業之路,做的絲網印刷和手表玻璃加工。2001年,周群飛承接了TCL一批生產翻蓋手機面板的訂單,嘗試將其掌握的手表玻璃工藝運用到手機面板生產上,用玻璃代替有機玻璃。一年后,全球第一款玻璃屏幕手機TCL 3188問世。周群飛的嘗試,讓她迅速打開市場,接到了中興、康佳等品牌的訂單。
2003年,周群飛成立深圳藍思。2006年,周群飛又在湖南瀏陽成立藍思科技(湖南)有限公司,即如今藍思科技的前身。
一年后,蘋果公司在為初代iPhone尋找屏幕供應商時,原合作伙伴因技術不過關而告吹。而周群飛帶領著藍思科技通過了蘋果的認證標準,成為了蘋果首批核心屏幕供應商之一。
2015年,藍思科技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周群飛也憑借500億元身價登頂《2015胡潤女富豪榜》,成為榜單有史以來第四位登頂的中國女性。
這一年的財報顯示,藍思科技收入172.27億元,同比增長18.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42億元,同比增長31.09%。其中,蘋果作為第一大客戶的銷售額為82.52億元,占總銷售額的48.4%。
如今,藍思科技也依舊對蘋果有著較大的依賴。
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藍思科技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額分別為388.78.3億元、452.82億元和567.07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83.3%、83.1%和81.1%。其中藍思科技對最大客戶(即蘋果)的銷售額分別為331.36億元、315.12億元和345.67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71.0%、57.8%和49.5%。
同時,蘋果還要求供應商在蘋果購買用于制造其產品的原材料和組件,以便其對采購過程進行總體控制,并更好地控制原材料的成本和質量。這在業內通常被稱為買售模式。除作為藍思科技的最大客戶外,蘋果亦是2022年及2023年的最大供應商,并于2024年為第二大供應商。對蘋果的采購額分別占藍思科技2022年、2023年及2024年銷售成本總額的16.2%、16.7%及14.5%。
02
新業務仍在起步階段
藍思科技曾在財報中表示,消費電子產品防護面板及蓋板行業是一個資金、技術、人力密集型行業,固定資產投入、研發投入巨大。
2015年上市時,藍思科技就計劃將募集資金用于中小尺寸觸控功能玻璃面板技改項目、大尺寸觸控功能玻璃面板建設項目。后一年,藍思科技通過定增募資31.68億元,用于藍寶石生產及智能終端應用項目和3D曲面玻璃生產項目。
財報顯示,藍思科技的固定資產規模從2015年末的108.49億元增長至2024年末的363.79億元。
而作為果鏈企業,如果被砍單就將面臨巨額的資產減值。
2020年3月,歐菲光(002456.SZ)被蘋果剔除供應鏈名單后,連續3年進行巨額的資產減值,2020年-2022年分別計提資產減值準備27.71億元、11.70億元、21.48億元。由于資產減值影響,歐菲光2020年-2022年分別虧損19.45億元、26.25億元、51.82億元。
2022年,由于蘋果耳機訂單調整,歌爾股份(002241.SZ)計提資產減值17.83億元,凈利潤同比下滑59.08%至17.49億元。
因此,藍思科技也在布局其他業務線。除智能手機與電腦類外,藍思科技還布局了智能汽車與座艙、智能頭顯與智能穿戴以及其他智能終端的結構件、模組及組裝。
2021年,藍思科技成功定增150億元,用于投資長沙(二)園智能穿戴和觸控功能面板建設項目、長沙(二)園車載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建設項目、長沙(二)園3D觸控功能面板和生產配套設施建設項目、工業互聯網產業應用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彼時,藍思科技在公告中表示,隨著5G、AI、AR/VR、IoT技術的進步及應用范圍的拓展,新的產品形態和應用場景將會為3C重要組件企業的發展帶來新機會,公司必須抓住5G帶來的市場發展機遇,鞏固和提升行業地位;智能汽車作為國家戰略產業方向之一,公司加快落實該業務戰略布局,利用已有的技術優勢、資源優勢,將提升公司智能汽車零組件產能,開拓更多市場,更好的服務客戶,提升在該領域的地位。
但從收入來看,藍思科技依舊依賴智能手機與電腦類收入。2024年,智能手機與電腦類的收入577.54億元,同比增長28.63%,占總收入的82.63%;智能汽車與座艙類、智能頭顯與智能穿戴類、其他智能終端分別收入59.35億元、34.88億元、14.0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8.73%、12.39%、754.23%;分別占收入的8.49%、4.99%、2.01%。
盡管藍思科技在布局多元化,但智能手機與電腦類的收入占比仍在八成以上,新業務仍在培育階段,對藍思科技的收入增長拉動有限。對于藍思科技來說,在港股上市募資后,也將有更多的資金用于布局,以加快自身轉型,進一步降低對蘋果的依賴。
作者丨五仁
來源丨征探財經(ID:teccj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